扈纪华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1-12 08:00:36
A. 我国“信访法”为什么制定不出来
迟迟60年《民法典》起草屡次失败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被视为缩略版的《民法典》,于1986年制定。扈纪华介绍,此次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是《民法典》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制定完成与民事法律相关的《合同法》、《物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这些法律在完善、修订之后,与《民法总则》一起,将最终形成一部法典,即《民法典》。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但不同于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的通常做法。其他国家将千余条法律条文汇总在一起,经过若干年的讨论,最终完成一部法典。“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一部《民法典》?”这成为60多年来的遗憾和疑问。新中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从1954年开始,因反右斗争中断。1962年第二次编纂,因文化大革命夭折。梁彗星认为,前两次《民法典》的失败归因于“计划经济是靠行政手段管理的经济,不需要民法。”1978年,梁彗星还是研究生,开始接触民法,此后参与了多个相关法律的制定。1979年第三次编纂《民法典》。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民法典》的经济基础,只有搞市场经济,才需要民法。”梁彗星说。虽然这一次也失败了,但梁彗星认为,这一次编纂《民法典》延续至今。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农村包产到户都刚刚施行,不具备条件制订一个完整《民法典》的条件。1982年,全国人大草拟了4个《民法》草案,因条件不成熟,都没有通过。意识到这一点后就改变了民法的形式,决定先制订单行法。哪种关系成熟了,并且急需法律,就先制定谁。较早先制定的就是《合同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