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140条

民法140条

发布时间: 2025-08-01 14:59:26

民法通则第14o条第一款是什么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内要求或者同意履行容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1)权利人之请求,指的是权利人于诉讼外向义务人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权利人提出请求,使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消除,诉讼时效也由此中断。

(2)义务人的同意,是指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义务人的同意,亦即对权利人之权利的承认,故与请求发生相同之中断时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对此法律未有限制,口头或书面、明示或默示,均无不可,而且也不问义务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断时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则上应为义务人本人,义务人的代理人于授权范围内而为同意的,亦发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证人等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对主债务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对人,原则上亦为权利人或权利人之代理人,对第三人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② 民法140条该怎样理解说白了是什么意思举例。。。。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举个例,你和别人发生民事纠纷,2年内你可以起诉他,2年就是诉讼时效;如果2年中,比如纠纷发生1年后,你们和解了,2年的诉讼时效就中断了;再因此产生纠纷,还是2年内你可以起诉他,就是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③ 【法条分析】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方式

《民法典》第140条指出,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也可以视为意思表示。此条文主要论述了意思表示的三种方式:明示、默示以及沉默。

明示方式是指行为人通过口头、书面方式直接向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直接了解到意思表示的内容。如口头协议、书面合同等。

默示方式是指行为人没有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作出意思表示,而是通过其特定行为间接推知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如乘客乘坐公共汽车的刷卡行为,足以表明其与公共汽车公司订立了旅客运输合同。

沉默方式是指行为人既未明示其意思,也不能借其行为推知其意思。在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沉默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沉默视为意思表示的情形包括: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如《民法典》第638条中关于试用买卖的规定。

沉默视为意思表示的后果是发生相应的表示后果。如一方沉默是因相对人或第三人欺诈、胁迫所致,沉默的一方应可撤销其被视为意思表示的沉默,尽管并无表示行为可以撤销,但可以类推适用《民法典》关于法律行为撤销的规定。

④ 【法条分析】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方式

《民法典》第140条详细阐述了行为人可以通过明示、默示、沉默三种方式作出意思表示。明示表示是行为人直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作出,使相对人能直接了解到其意图。默示表示则是行为人通过其特定行为间接推断出其意图,这种表示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沉默则是一种纯粹的消极不作为,仅在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符合交易习惯的特定条件下,才能被视为意思表示。

明示表示中,行为人直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明确表达其意图。例如,甲口头告知乙,愿意以50元购买《民法总则》;或甲向乙发出信函,解除双方的合同关系。这种直接表达使得相对人能够明确理解行为人的意图。

默示表示则是一种通过行为间接推断出行为人意图的方式。例如,乘客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刷卡,这种行为可以推断出乘客与公共汽车公司之间存在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而乘客并未直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意愿。此外,法律还允许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通过默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如《民法典》第503条对无权代理人追认合同效力的规定。

沉默在法律中通常被视为非意思表示,因为其本身是一种消极不作为,没有作出任何表示。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沉默可以被视为意思表示。《民法典》第140条第2款列举了三种情况下沉默可以被视为意思表示: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以及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例如,法律规定试用买卖中,买受人在试用期内未作表示视为购买;当事人共同约定沉默具有特定含义,如在合同中明确表示沉默视为认可;或在特定交易习惯中,沉默被视为双方达成的合意。

沉默被视为意思表示的后果是发生相应的表示效果。如果沉默是因欺诈、胁迫等不当手段导致的,沉默的一方可以撤销被视为意思表示的沉默,尽管没有实际的表示行为可以撤销。例如,在试用买卖中,胁迫买受人不得拒买,导致买受人因恐惧而未作表示,买受人有权撤销被视为购买的法律效果。

总之,《民法典》第140条对于意思表示的方式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行为人的表示行为,确保法律关系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通过明示、默示和特定条件下的沉默,行为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其意图,而这些表示方式在法律实践中具有不同的效力和后果。

热点内容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学制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590
会签名却只盖章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690
商法的程序 发布:2025-08-11 17:56:15 浏览:569
有没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发布:2025-08-11 17:48:44 浏览:608
瓯海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11 17:47:15 浏览:243
寻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1 17:36:59 浏览:12
离婚律师艳艳 发布:2025-08-11 17:36:20 浏览:199
个体工商户的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1 17:35:07 浏览:434
上海交大法律硕士2011年分数线 发布:2025-08-11 17:34:54 浏览:301
法院和检察院职权 发布:2025-08-11 17:19:17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