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义务
1. 民法典中的告知义务条款
1、通知义务 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将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告知对方的义务。
2、说明义务 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负有向对方说明的义务。
3、协助义务 协助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以使合同目的能顺利实现的义务。
4、照顾义务
5、保密义务
6、保护义务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 民法典规定合同必须的履行义务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合同必须的履行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全面履行义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即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时间、方式等全面、准确地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遵循诚信原则: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诚实守信,不欺诈、不隐瞒,确保合同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可能需要履行通知义务,如及时通知对方合同进展情况或重要事项;
协助义务,即根据合同需要,为对方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保密义务,即对于合同涉及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当事人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积极履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