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侵权
① 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该怎么判罚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该罪名定义明确,即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处罚。这里的“其他严重情节”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数量众多、对知识产权权利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市场秩序产生恶劣影响等情况。
处罚力度的设定旨在对侵权行为形成有效威慑,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对于侵权复制品的界定,往往基于权利人提供的证据,如原创作品的版权登记、商标注册证明等。权利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发现侵权行为后,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理。在诉讼过程中,权利人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销售的商品与原作品的对比、销售记录、购货渠道等。
对于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一旦被认定构成犯罪,犯罪人除了面临上述刑事责任外,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权利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赔偿金额通常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复制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对权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因素综合计算。
总的来说,针对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我国法律体系通过刑事处罚与民事赔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有效打击此类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权利人和司法机关应紧密合作,通过证据收集、法律诉讼等途径,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② 商标侵权以侵权为业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商标侵权的刑事责任是情节严重的处3~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在刑法当中商标侵权的罪名包括伪造注册商标标识,或者不经过商标所有权人的同意,就在同一商品上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商标。如果是以商标侵权为业的话,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商标侵权以侵权为业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事实上,商标侵权这种状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有很多不合法的企业,经营方法主要是在虚拟的平台上进行,这些企业实际上就是以侵犯他人的商标权为主要的经营业务的企业所取得的这些收入也全部都是不合法的。
③ 商标侵权100万判几年呢
商标侵权犯罪,如涉及 100 万元人民币以上金额,将属情节特别严重;
依据我国《刑法》,通常量刑范围为三年至七年,并罚款。
但是实际量刑还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犯罪者主观过错、侵权方式、以及对受害者的损害程度等等。
例如,如果犯罪者自愿承担责任、积极赔偿受害者并获得其谅解,或有立功表现等,都可能减轻刑罚。
相反,如果存在多次侵权、拒绝接受法律制裁等恶劣行为,则可能加重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