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物权编草案
1. 民法典看点全解读
1、物权编:明确居住权,破解业主维权与维修难题
草案物权编的一大亮点,是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代表对此表示,这一制度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在涉及房屋的债务追溯、银行拍卖等时,居住权的确立也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2、人格权编:
加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关注性骚扰与基因科研,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草案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3、婚姻家庭编:
设立离婚冷静期,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这项制度适用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不涉及家庭暴力等适用诉讼离婚的情况。
草案吸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将“有其他重大过错”增加规定为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 继承编:扩大遗赠扶养协议范围,增加新遗嘱形式
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规定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删除了现行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新的遗嘱形式让立遗嘱人的表达方式尽可能不受客观条件限制,也是社会民事活动更具活力的体现。
此外,为确保遗产得到妥善管理、顺利分割,草案还增加规定了遗产管理人制度,更好维护继承人、债权人利益。
5、侵权责任编: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防止“自助行为”被滥用
在强化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草案侵权责任编兼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生活提供行为规范。
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草案多管齐下: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针对此类事件处理的主要困难是行为人难以确定的问题,强调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2. 民法典草案的内容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草案制定
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在今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提出的民法典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顾昂然对这部草案进行了说明。据悉,民法典草案共分为九编:第一编为总则,第二编为物权法,第三编为合同法,第四编为人格权法,第五编为婚姻法,第六编为收养法,第七编为继承法,第八编为侵权责任法,第九编为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其中,总则、物权法、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五编是在现有法律基础上重新起草的。
顾昂然表示,民法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世界上没有一部民法典可以涵盖所有民事规范。未编入民法草案初稿的民事法律及其他法律中有关民事规范的规定,继续有效。已编入民法草案初稿的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法律,在依法进一步完善之前仍然有效。
据悉,民法典草案共有1200余条,规模相当于一般单行法律的二三十倍,成为中国最庞大的法典草案。该草案将在此次常委会会议上进行审议。专家表示,这样一部民法典要最终获得通过,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根据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民法典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