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确立婚姻关系
发布时间: 2025-08-07 09:55:27
Ⅰ 民法典结婚证办理的规定有哪些
结婚证办理需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年龄限制:
- 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禁止近亲结婚:
- 民法典禁止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以维护婚姻的伦理性和道德性。
亲自申请:
- 结婚双方需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申请,确保婚姻意愿的自主性和合法性。
自愿原则:
- 结婚必须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原则,禁止任何一方以强迫或他人干涉的方式影响结婚意愿。
完成登记确立婚姻关系:
- 完成结婚登记后,即正式确立婚姻关系。若未办理登记,应补办登记手续。
家庭融合:
- 登记结婚后,依据双方约定,女方可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男方可成为女方家庭成员,实现家庭融合。
Ⅱ 在民法典中是如何认定事实婚姻的
在民法典中,对于事实婚姻的认定,明确指出1994年2月1日后共同生活的个体已不再被视为事实婚姻,而是同居关系。法律依据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一千零四十九条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民法典规定的,将予以登记并发放结婚证。完成登记后,双方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登记的,应当补办。
进一步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条指出,登记结婚后,男女双方可根据事先约定,女方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男方成为女方家庭成员。这条规定强化了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明确了婚姻关系的确立方式,以及通过婚姻登记实现的家庭成员关系。
综上所述,民法典对事实婚姻的认定与处理,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款,从婚姻登记的必要性、登记后的婚姻关系确立,到家庭成员身份的约定,为婚姻关系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框架。这一框架不仅避免了事实婚姻的认定,更强调了婚姻登记的法律意义,为维护婚姻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