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释民法知道或应该知道

司法解释民法知道或应该知道

发布时间: 2025-08-09 13:20:36

『壹』 撤销权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撤销权为实体法上的权利;撤销权为附属于债权的示意权利;撤销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性质。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向法院起诉。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所以行使撤销权必须向法院起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法律扮链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厅野孙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脊陆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贰』 《民法典》全文+司法解释(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点击标题阅读相应章节内容)
《民法典》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章 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七章 代理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十章 期间计算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分编 所有权
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 相邻关系
第八章 共有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分编 用益物权
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十五章 地役权
第四分编 担保物权
第十六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十八章 质权
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五分编 占有
第二十章 占有
《民法典》第三编 合同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二分编 典型合同
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十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十六章 保理合同
第十七章 承揽合同
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十九章 运输合同
第二十章 技术合同
第二十一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二章 仓储合同
第二十三章 委托合同
第二十四章 物业服务合同
第二十五章 行纪合同
第二十六章 中介合同
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三分编 准合同
第二十八章 无因管理
第二十九章 不当得利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四章 肖像权
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结婚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四章 离婚
第五章 收养
第六编 继承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七编 侵权责任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四章 产品责任
第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六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七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第八章 高度危险责任
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章 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附则
民法典配套司法文件
_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的通知【法〔2020〕346号】
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
一、单独发布
二、 集中发布-民事类27件【法释〔2020〕17号】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迹轮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姿尘信干规定(试行)(6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0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兄笑解释》(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有土地开荒后用于农耕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0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7处修改要点+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9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集中发布-商事类29件【法释〔2020〕18号】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移交、撤销企业和与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相关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7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被终止的民办学校如何组织清算问题的批复》(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6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6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处修改要点+新版全文)
四、集中发布-知识产权类18件【法释〔2020〕19号】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
_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叁』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其中的“知道或应该知道”法律上有什么具体解释

“诉讼时效期间”才能进行诉讼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的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也是为了防止时间太久造成双方举证困难,诉讼时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3年诉讼时效,一种是20年的长期的诉讼时效。

一、普通诉讼时效与长期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例如:甲要求乙还钱,乙说现在过了诉讼时效,这钱我不还了,乙的做法在法律上是成立的,法官是会支持乙的主张,这就是上述条款中的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又例如:甲要求乙还钱,实际上过了诉讼时效,但乙仍然同意履行义务,也就是答应还钱,然后乙就不能再以已过了诉讼时效为由反悔这个承诺;或者甲没要求乙还钱,但乙主动把钱还了,此时乙就不能以自己还钱时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甲再把这笔钱还回来。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关于企业员工加班的规定的 发布:2025-08-11 21:47:15 浏览:993
刑法司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08-11 21:38:04 浏览:719
吉州区法院 发布:2025-08-11 21:34:10 浏览:657
金牛区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11 21:33:08 浏览:444
支架引起脑出血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21:32:34 浏览:641
2012年初级经济法真题 发布:2025-08-11 21:05:22 浏览:273
劳动法大学生打工 发布:2025-08-11 21:04:33 浏览:627
bt电影网站违法规避 发布:2025-08-11 21:02:50 浏览:905
天津合同律师 发布:2025-08-11 20:43:21 浏览:433
成立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团 发布:2025-08-11 20:38:47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