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司法现状
❶ 中国司法是独立运作的吗
中国司法不是独立运作的。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解释:
1. 司法独立的概念: 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确保司法公正不受其他权力干扰。
2. 中国司法的现状: 在中国,由于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司法并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独立性。 中国的司法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服务于人民,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3. 中国司法的特点: 中国的司法机构在行使职权时,需要遵循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司法活动既符合法律要求,又体现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 同时,中国的司法机构也注重加强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家法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司法并不是独立运作的,而是在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框架内,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❷ 司法审查的国内现状
根据中国的政体、国情、体制、观念、宪法原则等种种情况,中国制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司法审查制度,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特点,下面分述如下:
1、在普通法院内设立专门法庭实施司法审查。
世界各国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的两种模式已如前所述。一种是专门的行政法院模式,盛行于大陆法系;一种是普通法院模式,广见于英美法系。这两种模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起源,并各有利弊。但可以说,凡是没有专门行政法院的国家,都面临着行政审判组织专门化的问题,而大陆法系的一些没有专门行政法院的国家如瑞士等,在普通法院内设置了专门行政审判法院。
中国采用的也是普通法院设立行政审查法庭的模式。但是中国采用的这种模式,是根据中国的宪法体制和现实情况所作出的决策,与别国不同。各国采用什么模式的司法审查制度,都不能不从本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中国亦不例外。
2、在中国的行政诉讼中,既审查法律问题,又审查事实问题。
审查法律问题既是审查行政机关的认定和裁决在法律上是否成立,审查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和适用是否错误,而审查事实问题就是审查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是否成立,并可以以法院自己对事实的判断来取代行政机关的主张。一些英美国家只审查法律问题,不审查事实问题。而我国法院与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既审查法律问题,又审查事实问题,若只审查法律问题,与中国行政诉讼的另一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相抵触,同时也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
3、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渊源以代表机关制定的法律为主。行政诉讼法规定,规章及其以下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在判案时可以参照,主要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审理依据。但十多年来,各种新型案例层出不穷,而法律又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司法实践,针对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上所不明确的问题,适时作出不抵触法律的司法解释,以弥补法律和行政法规不足,并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也可以认为是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