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的物具有哪些特征
『壹』 民法上的物的特征
民法上的物的特征:有形性、可占有性、可交易性、独立性、可消费性。
1、有形性:民法上的物必须是具有实体存在的有形对象,例如土地、房屋、动物、财产等。无形的权利或者精神上的东西不属于物。
2、可占有性:物必须是可以被人占有、支配和控制的。只有被合法占有的物才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护。
5、可消费性:物可以被使用、消耗或者转化为其他物。
在民法上物的优势
1、占有权:占有权是指拥有物品并对其行使支配权的能力。通过占有物品,个人可以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干扰,并允许他人的使用、取用或处置。
2、使用权:使用权是指占有物品的人可以合法地使用该物品,享受其所产生的效益,例如使用房屋、车辆或其他实物。
3、收益权:收益权是指占有物品的人可以从该物品中获得经济利益,例如出租房屋、收取车辆停车费等。
4、损害赔偿权:拥有物品的人有权要求他人对其物品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贰』 在民法上 物具有哪些特点
1、存在于人身之外
2、能够为人实际控制或支配
3、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
4、已能够独立成为一体的有体物为限
5、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叁』 下列选项那些能成为民法上的物
BD C戴上不是物,取下放在人身之外就是物。
物是人力可以支配并且控制的
『肆』 民法上物的特征
民法上物的特征有: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能为人所支配控制。
民法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同时废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一十六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