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个人博客
⑴ 罪刑法定原则 中的禁止类推解释
禁止类推解释不是禁止一切类推解释。它不禁止扩大解释。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都允许扩大解释但不允许类推解释。原则上不允许类推实务中也不允许类推解释。
禁止类推和类推解释不是一个概念。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类比解释,而类比解释与扩展解释的界限不仅仅是词语的使用问题。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生命,其理想基础是民主和尊重人权原则。合法性原则禁止类比解释,但并不禁止解释扩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扩大解释的结论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对区域分类的解读和拓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解释扩张和类比解释的限度来看,理论上可以列举很多:首先,在形式上,解释扩张所取得的结论不超过刑法的可能含义,而是在《刑法》的“范围”内得到解释。近似律和结论的类比超出了该术语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超越刑法的“范围”。
其次,从解释的角度来看,刑法解释的扩张侧重于刑法本身,它仍然是对刑法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侧重于刑法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
第三,从立法者的意义上看,扩大解释是为了使立法者的意思明确;类似的解释,除了立法者的意思之外,还主张解释者自己设定的原则。
第四,从理论上讲,解释扩张是刑法概念的扩张性定义,它使刑罚行为包含在概念中,类比是承认某一行为不是刑罚的对象,而行为则是刑罚的目的。基于与刑法规定的类似行为同样的邪恶性质。惩罚对象。
第五,实质上,解释的扩展不超过公民预测的范围;类比解释超越公民预测的范围。然而,类比解释和扩展解释之间的界限仍然是难以区分的。例如,“卖淫”是否包括同性之间的性,是否“同居”包括通奸,以及“财产”是否包括财产利益,这一点值得怀疑。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有些解释是类比解释或扩展解释。换言之,如果刑法处罚原则禁止了某种解释,则有必要通过权衡刑法的目的、刑罚的必要性、国家预测的可能性、协调CR的规定等来得出结论。刑法的解释结论与语言的核心意义以及刑法的发展趋势之间的距离。在许多情况下,它甚至不是一个措辞的问题,而是如何考虑法律的性质和行为的性质,以及如何平衡保护功能和保障功能。相同类型的行为可能被解释为犯罪,因为其处罚的必要性很小,不被解释为犯罪,或者因为其处罚的必要性。因此,类比解释与扩展解释之间没有绝对的固定界限。
拓展资料:
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指对于相类似的案件应作相同处理,其法理基础在于平等原则,也是正义的要求。目前理论界支持的广义说认为,类推解释是指在一个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情况相似,但根本不可能为该法条的字面含义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为援引某一法律规定为依据的解释方法。
⑵ 宣扬恐怖主义其他情形处几年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是指以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
1.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2.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行为,危害不特定人和物的安全而积极为之,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3.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客体。
二、以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定罪处罚:
1.编写、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散发、播放载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图书、报刊、文稿、图片或者音频视频资料的;
2.设计、生产、制作、销售、租赁、运输、托运、寄递、散发、展示带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标识、标志、服饰、旗帜、徽章、器物、纪念品等物品的;
3.利用网站、网页、论坛、博客、微博客、网盘、即时通信、通讯群组、聊天室等网络平台、网络应用服务等登载、张贴、复制、发送、播放,演示载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图书、报刊、文稿、图片或者音频视频资料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条 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