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
『壹』 选择题: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
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 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供参考。
『贰』 多项题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对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采取不同的原则,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从旧原则,即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
(2)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依照旧法处理。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溯及力
『叁』 下列情形中,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是( )
A/B/C.刑法中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属于量刑的情节。量刑的情节是指刑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必须考虑的,决定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刑罚的各种情况。
所谓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重的刑种或者处以相对较长的刑期。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从重处罚情节如: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以及累犯等;刑法分则规定的从重处罚情节如: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他人的;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等等。总之,从重处罚的情节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所谓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处以较短的刑期。从轻处罚的情节是刑法明确规定的,如犯罪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的、犯罪后有自首、立功情节的等等。
所谓减轻处罚,是指在犯罪分子应当适用刑罚的法定刑幅度以下判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可以或者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有: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立功的等等。凡是具有法律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根据刑法的具体规定,可以或者应当对犯罪分子在法定刑最低限度以下判处刑罚。如某罪犯因盗窃应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但因其有自首立功情节,人民法院对其判处2年有期徒刑,即在法定刑幅度最低限度以下判处刑罚。
对于具有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对犯罪分子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不得超出法定刑限度的最低刑和最高刑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