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8-31 11:56:08

司法考试《民法》检测卷及答案(卷三)(2)

5、下列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的有:( )

A、某甲误将某乙的一颗钻石加工成钻石戒指,某甲补偿某乙料钱后取得戒指的所有权

B、国家取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所有权

C、王某将左邻李某委托看管的一匹瘸腿马直接卖给右邻赵某,赵某因善意取得该马的所有权

D、农民收割自家责任田中的庄稼,并因此取得收获物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包括:添附、先占、国家或集体取得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所有权、没收、罚款、国有化、善意取得、劳动等故本题答案为ABCD项

6、下列案件,哪些适用返还原物?( )

A、张某借了王某的手表并把它卖给刘某,刘某以为是张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之,王某要求刘某返还

B、宋某偷了李某的金项链送给女友王某,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李某要求王某返还

C、贺某借给宋某一支金笔,宋某谎称丢失,贺某要求宋某返还

D、赵某向钱某购羊两只,钱某将羊交付赵某后,赵又将羊卖给孙某,赵某得款后迟迟不付钱某的购羊款,钱某无奈要求赵某返还两只羊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返还原物请求权的适用问题本题A选项中,刘某因善意取得对该手表享有所有权,故王某无权要求刘某返还该手表,而只能请求张某赔偿损失,故A选项不正确本题B选项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王某不能取得该金项链的所有权,故李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该金项链本题C选项中,贺某的所有权并未丧失,故其可以请求宋某返还该金笔本题D选项中,赵某因买卖而取得了羊的所有权,因此,赵某有权将羊卖给孙某,孙某也因买卖而取得了羊的所有权,故钱某无权要求赵某返还该羊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C

7、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汽车买卖合同,甲将该车交付给乙,乙当即付清货款,但甲、乙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因汽车的相关证件在甲之手,甲因贷款又用该车的相关证件的办理了抵押。后因甲无力偿还贷款而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乙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交付已完成

B、乙未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未办理过户手续

C、乙的所有权可以对抗抵押权

D、乙的所有权不能对抗抵押权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要件和法律后果问题机动车等特殊动产以交付为物权变动要件,但未经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D

8、依据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下物权的取得不以登记为生效条件的是哪些?( )

A、法院执行生效判决将甲公司的房屋进行拍卖,王某拍得了一栋房屋

B、张某在自己承包的荒地上为李某设定抵押权

C、赵某在宅基地上盖了一栋房屋

D、孙某设立了一份遗嘱,孙某死亡后,孙某的孙子孙亮取得了孙某的房屋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物权取得的生效要件问题本题A选项中,法院判决将该房屋拍卖,王某通过拍卖取得该房屋,王某的所有权是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应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法院判决该房屋为王某所有,则王某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得房屋所有权,登记仅具确认效力而非生效效力本题B选项中,张某在自己承包的荒地上为李某设定抵押权,该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登记是生效要件本题C选项中,赵某自建房屋的行为,自房屋建好即取得所有权,登记仅具确认效力而非生效要件本题D选项中,孙某的孙子孙亮在孙某死亡后继承开始时即取得孙某的房屋所有权,登记仅具确认效力而非生效要件本题选项为CD

9、债务人张某因欠债权人王某20万元一直未能偿还,王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张某的一辆汽车抵债。该判决发生效力后,在交付该车和办理过户手续之前,该车被盗,保险费不足以弥补损失,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判决生效以后,该车的所有权已为王某所有

B、在判决生效以后,该车的所有权仍为张某所有

C、损失应由张某承担

D、损失应由王某承担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法院判决生效后的物权变动问题本题中法院判决已生效,即使未交付和办理过户手续,该车的所有权从判决生效时转为王某所有,但该车未交付,至于该车被盗的风险转移与否,可能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由该车的所有人承担,即风险转移;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由该车的控制权人承担,即风险未转移目前我国法律对此未有规定,但参照买卖合同风险承担规则,以风险未转移的认定为宜,故张某应承担该车被盗的风险责任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C

10、甲将自有的一辆汽车出售给乙,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乙交付了价款,甲将该车交付乙,但未办理过户手续。甲因向丙借款,将该车设定抵押于善意的丙,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乙在使用该车过程中,因丁违章行驶导致车辆毁损。因甲无力还款,丙欲行使抵押权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甲将汽车抵押于丙的行为无效

B、丙有权对汽车赔偿款主张抵押权

C、甲有权请求丁赔偿汽车损失

D、乙有权请求丁赔偿汽车损失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本题涉及机动车物权变动及抵押权问题根据《物权法》第24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权变更登记仅具有对抗效力本题中,甲将汽车出卖给乙,双方交车付款完毕,汽车所有权即转移给乙甲将已属于乙的汽车设定抵押属于无权处分行为,该行为因乙拒绝追认而无效,A选项正确甲抵押于丙的汽车虽然属于乙所有,但因未办理变更登记,乙不能以其所有权对抗善意第三人本题中,虽然甲将汽车抵押于丙的行为无效、但丙的抵押权已经办理登记,丙对汽车的抵押权可对抗乙的所有权因汽车已经损毁,故丙可对汽车的赔偿款主张抵押权,B选项正确乙的所有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并不包括不法侵害汽车的侵权人,故乙可基于所有权向丁主张赔偿损失,而甲已不为汽车所有权人,故无权主张该项权利,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D

三、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5题:

张某为养牛专业户,因遇大雨牛棚倒塌,张某饲养的5头牛走散,分别被甲、乙、丙、丁、戊拾得。依照相关法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拾得牛一后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张某找到甲返还牛一时,甲为此花去草料费50元。下别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请求返还牛一,可基于物上请求权

B、张某请求返还牛一,可基于不当得利

C、甲请求支付50元的草料费可基于无因管理

D、甲请求支付50元的草料费可基于不当得利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张某请求返还该牛可基于物上请求权也可适用不当得利甲请求支付50元的草料费是基于无因管理因为张某与甲之间形成无因管理之债,管理人享有垫付费用的返还请求权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2、乙拾得牛二后邻居王某前来探望丙捡回的牛三,牛二突然扬起前蹄将王某踢伤。此时,正好张某前来要牛三。对于王某所受损害应有谁承担:( )

A、张某

B、乙

C、王某

D、张某、丙、王某合理分摊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乙为无因管理人,张某为饲养人王某无过错而不承担责任,乙因无利益而不承担责任,张某作为所有人,因享有所有利益而承担责任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3、丙拾得牛三后,私下将其卖给了不知情的赵某,获得价款1000元。赵某又卖给了刘某,获得价款1100元。半年后张某偶然发现牛三在刘某处,刘某为牛三已支付草料费200元,张某要求刘某返还牛三,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有权要求刘某返还牛三,但应支付刘某所付牛款及草料费1300元

B、张某有权要求刘某返还牛三,但须向刘某支付草料费200元

C、张某无权要求刘某返还牛三,刘某因合同取得牛三的所有权

D、张某无权要求刘某返还牛三,刘某因善意取得牛三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对于遗失物失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2年内向买受人主张返还请求权,但应支付必要费用对于买受人支付的买价应向出卖人主张返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4、丁拾得牛四后,因向钱某借钱便将牛四质押给了钱某,质押符合形式要件。张某发现牛四在钱某处主张返还,遭钱某反对,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钱某因合同取得质权

B、钱某因善意取得质权

C、钱某可向丁主张违约责任

D、张某有权要求钱某返还牛四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更不能合同取得,故钱某不享有质权钱某可向丁主张违约责任,此责任为瑕疵担保责任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D

5、戊拾得牛五后,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不久牛五又被潘某偷走,一年半后戊和张某发现牛五在潘某处,潘某为牛五花去草料费400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戊对潘某享有牛五占有返还请求权

B、张某对潘某享有牛五占有返还请求权

C、张某行使占有返还请求权后应向潘某支付草料费400元

D、张某行使占有返还请求权后无需向潘某支付草料费400元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占有人的返还请求权为1年的除斥期间所有人的返还请求权不受1年限制侵权人不能因为侵权行为而获得侵权利益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D

② 司法考试刑法第三章犯罪构成试题及答案(单选)(5)

41、殡仪馆美容师甲某,一日见停尸房推进一满身酒气的年轻漂亮女尸,遂起歹意,于是美容师甲某半夜潜入停尸房,对女尸实施了**。不料当甲某起身时却发觉这个女尸悠悠醒来,并见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手机,拨通了110:“喂!110吗?我的丝袜不见了……”请问:对于甲的犯罪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侮辱尸体罪未遂

B.侮辱尸体罪既遂

C.强*罪未遂

D.强*罪既遂

正确答案:A

42、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是:()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票据诈骗罪

D.信用证件诈骗罪

正确答案:B

43、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C

③ 鍙告硶鑰冭瘯锛氭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璇曢樺強绛旀堣В鏋

涓銆 鍗曢」閫夋嫨棰

1锛庛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嬭皟鏁寸殑瀵硅薄鏄涓嬪垪鍝椤癸紵
A锛 娑堣垂鑰呬负鐢熶骇闇瑕佽喘涔帮紝浣跨敤鍟嗗搧鎴栨帴鍙楁湇鍔℃椂鎵鍙戠敓鐨勬硶寰嬪叧绯
B锛 鍚勫晢瀹朵负缁忚惀闇瑕佽屽彂鐢熺殑璐閿鍏崇郴
C锛 娑堣垂鑰呬负鐢熸椿娑堣垂闇瑕佽喘涔帮紝浣跨敤鍟嗗搧鎴栬呮帴鍙楁湇鍔¤屽彂鐢熺殑娉曞緥鍏崇郴
D锛 娑堣垂鑰呬负钀ュ埄鑰岃繘琛岀殑璐閿娲诲姩
绛旀堬細C
瑙f瀽锛氭秷璐硅咃紝鏄鎸囦负鐢熸椿娑堣垂闇瑕佽岃喘涔帮紝浣跨敤鍟嗗搧鎴栬呮帴鍙楁湇鍔$殑涓浜猴紝銆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嬫槸淇濇姢娑堣垂鑰呭悎娉曟潈鐩婄殑娉曞緥瑙勮寖鐨勬荤О銆

2锛 鍟嗗搧鎴栨湇鍔$殑缁忚惀鑰呭瑰伐鍟嗚屾斂绠$悊鏈哄叧鐨勫勭綒鍐冲畾涓嶆湇鐨勶紝鍙浠ヨ嚜鏀跺埌澶勭綒鍐冲畾涔嬫棩璧峰氬皯澶╁唴鍚戜笂涓绾ф満鍏充綔鍑哄嶈锛
A锛 10鏃ュ唴
B锛 15鏃ュ唴
C锛 30鏃ュ唴
D锛 3涓鏈堝唴
绛旀堬細B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51鏉°傝ユ潯瑙勫畾锛"缁忚惀鑰呭硅屾斂澶勭綒鍐冲畾涓嶆湇鐨勶紝鍙浠ヨ嚜鏀跺埌澶勭綒鍐冲畾涔嬫棩璧15鏃ュ唴鍚戜笂涓绾ф満鍏崇敵璇峰嶈锛屽瑰嶈鍐冲畾涓嶆湇鐨勶紝鍙浠ヨ嚜鏀跺埌澶嶈鍐冲畾涔︿箣鏃ヨ捣15鏃ュ唴鍚戜汉姘戞硶闄㈡彁璧疯瘔璁硷紱涔熷彲浠ョ洿鎺ュ悜浜烘皯娉曢櫌鎻愯捣璇夎笺

3锛 缁忚惀鑰呮彁渚涘晢鍝佹垨鑰呮湇鍔℃湁娆鸿瘓琛屼负鐨勶紝搴斿綋鎸夌収娑堣垂鑰呯殑瑕佹眰澧炲姞璧斿伩鍏跺彈鍒扮殑鎹熷け锛屽炲姞璧斿伩鐨勯噾棰濅负娑堣垂鑰呰喘涔板晢鍝佺殑浠锋炬垨鎺ュ彈鏈嶅姟鐨勮垂鐢ㄧ殑澶氬皯鍊嶏紵
A锛 1鍊
B锛 2鍊
C锛 3鍊
D锛 4鍊
绛旀堬細A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49鏉°傝ユ潯瑙勫畾锛"缁忚惀鑰呮彁渚涘晢鍝佹垨鑰呮湇鍔℃湁娆鸿瘓琛屼负鐨勶紝搴斿綋鎸夌収娑堣垂鑰呯殑瑕佹眰澧炲姞璧斿伩鍏跺彈鍒扮殑鎹熷け锛屽炲姞璧斿伩鐨勯噾棰濅负娑堣垂涔捐喘涔板晢鍝佺殑浠锋炬垨鑰呮帴鍙楁湇鍔$殑璐圭敤鐨1鍊嶃"

4锛 鐢插巶鐢熶骇涓绉嶆槗鎷夌綈瑁呯⒊閰搁ギ鏂欍傛秷璐硅呬笝浠庝箼鍟嗗満璐涔拌繖绉嶉ギ鏂欏悗锛屽湪寮鍚鏃惰缃愬唴寮虹儓姘旀祦鐐镐激鐪奸儴锛屼笅鍒楃瓟妗堜腑鏈姝g‘鐨勬槸鍝椤癸紵
A锛 涓欏彧鑳藉悜涔欑储璧
B锛 涓欏彧鑳藉悜鐢茬储璧
C锛 涓欏彧鑳藉悜娑堣垂鑰呭崗浼氭姇璇夛紝璇峰叾纭瀹氬悜璋佺储璧
D锛 涓欏彲鍚戠敳銆佷箼涓鐨勪竴涓绱㈣禂
绛旀堬細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35鏉$2娆俱傝ユ潯瑙勫畾锛"娑堣垂鑰呮垨鑰呭叾浠栧彈瀹充汉鍥犲晢鍝佺己闄烽犳垚浜鸿韩銆佽储浜ф崯瀹崇殑锛屽彲浠ュ悜閿鍞鑰呰佹眰璧斿伩锛屼篃鍙浠ュ悜鐢熶骇鑰呰佹眰璧斿伩銆傚睘浜庣敓浜ц呰矗浠荤殑锛岄攢鍞鑰呰禂鍋垮悗锛屾湁鏉冨悜鐢熶骇鑰呰拷鍋匡紝灞炰簬閿鍞鑰呰矗浠荤殑锛岀敓浜ц呰禂鍋垮悗锛屾湁鏉冨悜閿鍞鑰呰拷鍋裤

5锛 娑堣垂鑰呯帇鏌愬湪璐涔板晢鍝佸悗锛屽彂鐜板晢鍝佸瓨鍦ㄧ憰鐤垫椂锛屼笅鍒楄存硶姝g‘鐨勬槸鍝椤癸紵
A锛 鐜嬫煇鍙鑳藉悜璇ュ晢鍝佺敓浜ц呬富寮犺禂鍋
B锛 鐜嬫煇鍙浠ュ悜璇ュ晢鍝佺殑閿鍞鑰呬富寮犺禂鍋
C锛 鐜嬫煇鏃㈠彲浠ュ悜閿鍞鑰呰佹眰璧斿伩锛屼篃鍙浠ュ悜鐢熶骇鑰呰佹眰璧斿伩
D锛 鑻ラ攢鍞鑰呮湁璇佹嵁琛ㄦ槑璇ョ憰鐤垫槸鍦ㄩ攢鍞杩囩▼涓鍏朵粬閿鍞鑰呮墍鑷达紝鏈夋潈鎷掔粷璧斿伩
绛旀堬紱B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11鏉°傜35鏉°

浜屻 澶氶」閫夋嫨棰

1锛 娑堣垂鑰呭拰缁忚惀鑰呭彂鐢熸秷璐硅呮潈鐩婁簤璁鐨勶紝鍙浠ラ氳繃涓嬪垪鍝鍑犵嶉斿緞瑙e喅锛
A锛 涓庣粡钀ヨ呭崗鍟嗗拰瑙
B锛 璇锋眰娑堣垂鑰呭崗浼氳皟瑙
C锛 鏍规嵁涓庣粡钀ヨ呰揪鎴愮殑浠茶佸崗璁鎻愯蜂徊瑁佹満鏋勪徊瑁
D锛 鍚戞湁鍏宠屾斂閮ㄩ棬鐢宠瘔
绛旀堬細ABC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34鏉°傝ユ潯瑙勫畾锛"娑堣垂鑰呭拰缁忚惀鑰呭彂鐢熸秷璐硅呮潈鐩婁簤璁鐨勶紝鍙浠ラ氳繃涓嬪垪閫斿緞瑙e喅锛氾紙涓锛変笌缁忚惀鑰呭崗鍟嗗拰瑙o細锛堜簩锛夎锋眰娑堣垂鑰呭崗浼氳皟瑙o紱锛堜笁锛夊悜鏈夊叧琛屾斂閮ㄩ棬鐢宠瘔锛涳紙鍥涳級鏍规嵁涓庣粡钀ヨ呰揪鎴愮殑浠茶佸崗璁鎻愯蜂徊瑁佹満鏋勪徊瑁侊紱锛堜簲锛夊悜浜烘皯娉曢櫌鎻愯捣璇夎笺"

2锛 涓嬪垪璇存硶涓姝g‘鐨勬槸鍝浜涳紵
A锛 缁忚惀鑰呮彁渚涘晢鍝佹垨鑰呮湇鍔℃湁娆鸿瘓琛屼负鐨勶紝搴斿綋鎸夌収娑堣垂鑰呯殑瑕佹眰澧炲姞璧斿伩鍏跺彈鍒扮殑鎹熷け锛屽炲姞璧斿伩閲戦濅负娑堣垂鑰呰喘涔板晢鍝佺殑浠锋炬垨鑰呮帴鍙楁湇鍔$殑璐圭敤鐨2鍊
B锛 缁忚惀鑰呭硅屾斂澶勭綒鍐冲畾涓嶆湇鐨勶紝鍙浠ヨ嚜鏀跺埌澶勭綒鍐冲畾涔嬫棩璧30鏃ュ唴鍚戜汉姘戞硶闄㈡彁璧疯瘔璁
C锛 瀵瑰寘淇銆佸寘鎹銆佸寘閫鐨勫ぇ浠跺晢鍝侊紝娑堣垂鑰呰佹眰缁忚惀鑰呬慨鐞嗐佹洿鎹銆侀璐х殑锛岀粡钀ヨ呭簲褰撴壙鎷呰繍杈撶瓑鍚堢悊璐圭敤
D锛 鎷掔粷銆侀樆纰嶆湁鍏宠屾斂閮ㄩ棬宸ヤ綔浜哄憳渚濇硶鎵ц岃亴鍔★紝鏈浣跨敤鏆村姏锛屽▉鑳佹柟娉曠殑锛岀敱鍏瀹夋満鍏充緷鐓с婁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娌诲畨绠$悊澶勭綒鏉′緥銆嬬殑瑙勫畾澶勭綒
绛旀堬細C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49鏉°傜51鏉★紝绗45鏉★紝绗52鏉°

3锛 缁忚惀鑰呬镜瀹虫秷璐硅呯殑浜烘牸灏婁弗鎴栬呬镜鐘娑堣垂鑰呬汉韬鑷鐢辩殑锛屽簲褰撹礋涓嬪垪浣曠嶈矗浠伙紵
A锛 鍋滄渚靛
B锛 鎭㈠嶅悕瑾
C锛 娑堥櫎褰卞搷
D锛 璧旂ぜ閬撴瓑
绛旀堬紱ABC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逛咕鏉冪泭淇濇姢娉曘嬬43鏉★紝璇ユ潯瑙勫畾锛"缁忚惀鑰呰繚鍙嶆湰娉曠25鏉¤勫畾锛屼镜瀹虫秷璐硅呯殑浜烘牸灏婁弗鎴栬呬镜鐘娑堣垂鑰呬汉韬鑷鐢辩殑锛屽簲褰撳仠姝渚靛炽佹仮澶嶅悕瑾夈佹秷闄ゅ奖鍝嶃佽禂绀奸亾姝夛紝骞惰禂鍋挎崯澶便"

4锛 鐢熶骇鑰呭湪涓嬪垪鍝绉嶆儏鍐典笅涓嶅规秷璐硅呰礋璐h禂鍋匡紵
A锛 娑堣垂鑰呬粠閿鍞鑰呭勮喘涔扮殑鍖栧嗗搧涓嶅叿鏈夊寘瑁呬笂鏍囨槑鐨勪娇鐢ㄦ晥鏋
B锛 鏌愪汉浠庣敓浜ц呭勭洍绐冨叾寮鍙戜腑鐨勯珮鍘嬮攨鏍峰搧锛屽湪浣跨敤鏃惰鐐镐激
C锛 鍥犻攢鍞鑰呰串瀛樹笉褰撹嚧浣胯嵂鍝佸彉璐ㄨ屼娇鏌愭偅鑰呮湇鑽鍚庤繃鏁
D锛 娑堣垂鑰呬娇鐢ㄤ骇鍝佸悗鍙戠敓涓嶉傦紝浣嗙幇鍦ㄧ戝︽妧鏈鏃犳硶璇佹槑浜у搧涓庝笉閫備箣闂寸殑鍏崇郴
绛旀堬細ABC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2鏉★紝绗7鏉★紝銆婁骇鍝佽川閲忔硶銆嬬29鏉★紝绗30鏉°

5锛 璐惧皬濮愬彲閫氳繃涓嬪垪鍝浜涢斿緞瑙e喅鑷宸变笌璇ヨ秴甯傜殑浜夎锛
A锛 涓庣粡钀ヨ呭崗鍟嗚皟瑙
B锛 璇锋眰娑堣垂鑰呭崗浼氳皟瑙
C锛 鍚戞湁鍏宠屾斂閮ㄩ棬鐢宠瘔
D锛 鍚戜汉姘戞硶闄㈣捣璇
绛旀堬細ABCD
瑙f瀽锛氳併婃秷璐硅呮潈鐩婁繚鎶ゆ硶銆嬬34鏉°傝ユ潯瑙勫畾锛"娑堣垂鑰呭拰缁忚惀鑰呭彂鐢熸秷璐硅呮潈鐩婁簤璁鐨勶紝鍛嗕互閫氳繃涓嬪垪閫斿緞瑙e喅锛氾紙涓锛変笌缁忔垨鑰呭崗鍟嗚皟瑙o紱锛堜簩锛夎锋眰娑堣垂鑰呭崗浼氳皟瑙o紙涓夛級鍚戞湁鍏宠屾斂閮ㄩ棬鐢宠瘔锛涳紙鍥涳級鏍规嵁涓庣粡钀ヨ呰揪鎴愮殑浠茶佸崗璁锛屾彁璇蜂徊瑁佹満鏋勪徊瑁侊紱锛堜簲锛夊悜浜烘皯娉曢櫌鎻愯捣璇夎?quot;鏈妗堢殑娑堣垂鑰呰淳灏忓愪笌璇ヨ秴甯傜殑缁忚惀鑰呭崗鍟嗕笉鎴愶紝鍙浠ュ悜娑堣垂鑰呭崗浼氬弽鏄狅紝濡傛秷鍗忚皟瑙d笉鎴愶紝鍒欒淳灏忓愬彲浠ュ悜宸ュ晢琛屾斂涓荤¢儴闂ㄧ敵璇夛紝涔熷彲浠ョ洿鎺ュ悜浜烘皯娉曢櫌璧疯瘔銆傚彟澶栵紝濡傝兘涓庤ュ晢瀹惰揪鎴愪徊瑁佸崗璁锛屼篃鍙浠ユ彁璇蜂徊瑁佹満鏋勪徊瑁佽В鍐炽

④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侵吞和收贿行为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后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7、邢某与有夫之妇夏某勾搭成奸,后夏某因受丈夫责骂,与邢某中断了关系,邢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邢某将夏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夏某家将其丈夫杀害。邢某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A、为盗窃枪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C、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⑤ 谁能解答一道司法考试题,困扰我很久了。

【答案】A
【逐项解析】《合同法》第 15 条 规 定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 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 要 约 。”可见商业广告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构成要约。
正确答案是: A.甲构成违约
《合同法》第 14 条 规 定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本题中,甲在广告中说 明了汽车的型号、数量、价格,内容可谓具体确定;甲还声称广告的有效期为 10 天,其实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甲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因此,甲发布的该广告可以认定为要约。乙公司于该则广告发布后第5 天自带汇票去甲公司买车构成承诺,买卖合同成立。如今车全部售完,无货可供,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 A 项正确,BCD 错误。

⑥ 司法考试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

二、多项选择题

1、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2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A.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C.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D.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AB

2、甲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半年生还。法院根据本人申请撤销了死亡宣告。甲妻已另嫁,曾取得遗产房屋一间;甲父、甲子也分得遗产价值4000元、3000元。现甲请求返还财产。依照法律,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甲妻之一间房屋可不返还

B.甲子之3000元中有辆自行车,现被盗,价值200元,可不予补偿

C.甲父之4000元中有一彩电,由李某以1800元购得,李某可不予返还

D.甲子之3000元应予全部返还

【参考答案】CD

3、丁某因一次沉船事故下落不明,后被法院宣告死亡。此后,有人意外发现丁某依然生存。经其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请问: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丁某因宣告死亡而消灭的婚姻关系不能自行恢复?

A.配偶再婚

B.原配偶再婚又离婚

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

D.原配偶虽未再婚,但拒绝恢复婚姻关系

【参考答案】ABC

4、关于宣告失踪制度,下列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失踪人的利益

B.为了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C.在确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的时候,法院应根据利害关系人的顺序确定

D.财产代管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主张失踪人的债权

【参考答案】AD

5、甲与乙离婚并达成协议:婚生男孩丙(3岁)由乙(女方)抚养,如双方中一方再婚,丙则由另一方抚养。后乙在丙6岁时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抚养,乙不允。甲即从幼儿园将丙接回,并电话告知乙。为此,双方发生争执,诉至法院。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A.甲、乙均为丙的监护人

B.乙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C.甲欲行使对丙的抚养权,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D.甲、乙的协议违反了法律

【参考答案】AC

6、甲为一儿童影星,片酬颇丰,乙为甲的监护人。乙的下列哪些行为在征得甲同意时,属于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

A.因甲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用其片酬予以支付的行为

B.用甲的片酬赠与他人的行为

C.用甲的片酬为甲购买人身保险的行为

D.用甲的片酬为乙母购买房产的行为

【参考答案】AC

7、甲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半年生还,法院根据本人申请撤销了死亡宣告。甲妻已改嫁,曾取得遗产房屋一间;甲父,甲子各分得遗产4000元,甲请求返还财产,以下可以得到支持的是:()。

A.甲妻获得的一间房屋应当返还

B.甲子4000元中有自行车,已被盗价值200元,可不返还

C.甲父4000元中有一彩电,由乙花1000买走,因可不返还

D.甲子4000元应全部返还

【参考答案】ABCD

8、甲有二子乙和丙。乙离家出走,经法院依法判决宣告死亡。后甲病故,遗产由丙继承。甲病故3年后,乙返回并要求继承甲的遗产,请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丙均为甲的继承人,理由是甲与乙、丙之间是父子关系

B.只有丙为继承人,理由是继承开始后,乙被宣告死亡

C.乙无权要求继承甲的遗产,理由是遗产已由丙继承,该继承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D.乙有权继承甲的遗产,理由是乙为甲的继承人,且提出权利请求未超过诉讼时效

【参考答案】AD

9、刘敏因债务纠纷,为了躲避债务,离家出走到外省务工为生,一直未与家人联系。8年后因思念家乡回到家中,得知一年前其妻祝延已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并改嫁张华,刘敏与祝延的9岁女儿刘利已由安丽收养,闲置的住房被村办工厂占用。刘敏可以行使以下哪些权利并会得到支持?

A.申请法院撤销死亡宣告

B.请求法院确认祝延与张华的婚姻关系无效

C.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安丽对刘利的收养关系

D.要求村办工厂归还占有的住房

【参考答案】AD

10、刘秋天因与妻子感情不和,于1996年离家出去打工后就没有任何消息,下面哪些做法不合乎法律的规定?()。

A.如果刘秋天的父母要求人民法院宣告刘秋天死亡,而他的妻子不同意,人民法院不应当宣告刘秋天死亡

B.如果他的妻子也同意宣告刘秋天死亡,人民法院应当首先宣告刘秋天为失踪人,然后才能宣告刘秋天死亡

C.假如人民法院已经宣告刘秋天死亡后,一位打工的同乡告诉他的妻子,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看见刘秋天,但未同他打招呼,他妻子于是要求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宜告

D.假如人民法院已经宣告刘秋天死亡后,刘秋天寄了一笔钱回家,他的妻子正准备同他人结婚,不同意申请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而刘秋天父母要求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

【参考答案】BC

⑦ 2006年司法考试模拟测试题 卷三答案与考点解析 1

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答案:D考点:民法原则解析:《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宏喊:“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其中,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均应诚实,不作假,不欺诈,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正当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甲将平房售与丙而未告知乙将建高楼之事实,已违反诚信原则。

2.答案:B考点:形成权

解析: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权利,孙某表示同意的行为是行使追认权,追认权系形成权的一种。

3.答案:A考点:住所

解析:《民通意见》第9条规定:“公空丛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户籍所在地为住所。”故本题应选A项,其余选项均错。

4.答案:B考点:宣告死亡的撤销

解析:《民通意见》第37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根据此条,乙与丙的婚姻是有效的,法院应当予以确认。斗绝樱

5.答案:D考点:法人的责任能力

解析:《民通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题中办事处只是青岛某公司分支机构,并无独立责任能力,王某的职务驾车给他人造成损害,应当由该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6.答案:D考点:物

解析:我们要注意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物,其特殊性在于:占有权转移,所有权就转移。因此,在借贷中,转移的是货币的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A的说法错误。有价证券是设定并证明财产权的书面凭证,电影票虽然能证明顾客与影视城订立了一个合同,但不能说电影票是设定财产权的一个书面凭证,同样情形的还有飞机票等,它们都只是合同的证明,而不是有价证券,B的说法不正确。判断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我们要记住从物的两个基本特征:“非主物之成分,助主物之效用”,一般而言,矿藏被看成是土地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说矿藏是土地的从物。至于原物和孳息的区分,也有两个标准:孳息已独立为一物;孳息是原物所生之物。

7.答案:C考点:无效民事行为

解析:本题中孙某受邱某胁迫而害怕,由于害怕而实施了打欠条的民事行为。依《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三)项之规定,受胁迫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故选择C项。应当注意,本题不应适用《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固然《合同法》第52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修正了《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但是民事法律行为除了合同之外,尚有代理、单方法律行为、婚姻、遗嘱等形式。换言之,《合同法》通过之后,《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在合同效力范围以外仍然有效。本题之题干及选项只问及民事行为的效力,与合同无涉,故仍应适用《民法通则》第58条之规定。

8.答案:A考点:代理行为的效力

解析:《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本案中王某以立新学校的名义购买电教器材,该行为即为代理行为,故奖券及中奖所得的电视机均应归立新学校所有。

9.答案:C考点:诉讼时效的中断

解析:《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本案中,刘文向李玉写催款信即提出还款要求。因为李玉在2月10日收到这封信。说明其已知道李文的还款要求,诉讼时应在此时中断。

10.答案:C考点:共同侵权的责任承担

解析:本题涉及共同侵权的责任承担问题。按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甲的损失是由乙丙丁的共同侵权造成的,所以乙丙丁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甲既可以要求乙、丙、丁三人中的任一人主张赔偿,也可以向三人中的任两人或者三者主张赔偿。本题中,对于由侵权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甲与乙丙达成协议,则应当尊重尊重甲与乙丙之间的约定,且不妨碍甲要求共同侵权人丁承担余下的赔偿责任。

11.答案:A考点:建筑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解析:《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所以,建筑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只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即一旦发生建筑物致人损害的后果,便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有过错,除非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自己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

12.答案:B考点:精神损害赔偿

解析:本题中甲具有纪念意义的录像带被毁,其提出的赔偿请求属于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比较重要的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考生要加以注意。其中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可见,只有在侵权之诉中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该解释的这条规定是符合民法理念的。因为违约之诉的制度目的在于救济当事人的财产权利,精神损害赔偿是不适于在违约之诉中提出的。这也是当前民法界的通说。考生须牢记。考察选项,可直接排除A.D项。本题中甲委托乙对录像带进行加工,录像带被损后甲当然可以以录像带所有权受到侵害为由向乙提出侵权之诉。故C项错误,B项正确。

13.答案:D考点:隐私权

解析:本题涉及隐私权的保护和公共权力行使的平衡问题。隐私权属于私权,隐私权的保护经常与审判权、检察权、行政处罚权、言论自由权、监督权等公共权力的行使发生冲突,对此,如果属于正确行使公共权力而公开他人隐私的,不为侵犯他人隐私权。本题中,某大学对违纪学生的处分,并把处分决定传达到校属有关单位,是行使教育管理权的正当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

14.答案:D考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解析:《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题中,甲、乙没有订立合同,也没有明确约定,因此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乙享有。

15.答案:C考点:“作者”的内涵

解析:依《著作法》第11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而所谓创作是指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形成某种作品的行为,因而某一课题的协调、主持者,或为他人创造查资料、誊写及与创作者讨论的人均不能视为作者,因他们的行为不构成创作,故应排除A.B.D选项。请参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条的规定。在选项C中,尽管甲教授曾对丁讲师撰写的二章进行过修改,但丁讲师的撰写行为仍构成创作,故其应列为本书作者之一。本题应选C项。

16.答案:D考点:不视为专利侵权的行为

解析:《专利法》第63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权专利权:(一)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的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三)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17.答案:D考点:商标注册申请原则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可见,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采用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注册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本题中力达公司申请在先。

18.答案:D考点:物权的消灭

解析:抛弃是以消灭物权为目的的单方法律行为。抛弃只要权利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生效力。抛弃的意思表示不一定向特定人为之,只要权利人抛弃其占有,表示其抛弃的意思即生抛弃的效力。甲将3000元国库券无意间扔掉,并非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该抛弃行为不发生效力,甲仍拥有3000元国库券的所有权,乙应当予以返还。

19.答案:B.C.D考点:建筑物区分所有

解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包括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共有权和成员权。单元楼的楼顶属于全体区分所有权人共用部分,个别区分所有权人无权处分。张甲虽然是楼顶一套单元房的所有权人即区分所有权人,但是楼房房顶所有权并不归属于张甲一人,张甲无权独自允许乙公司使用房顶,其行为属于无权处分,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区分所有权人对共用部分,有权按照一定比例分享其产生的收益。所以,A项错误,B.C.D项正确,合题意。

20.答案:C考点:优先购买权

解析:《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因此,本题中乙享有优先购买权。《合同法》第230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从立法意旨上看,法律之所以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就是为了对实际使用房屋的承租人的利益予以保护,所以实际承租房屋的丁和房屋承租人丙都应享有优先购买权。故本题答案为C。

21.答案:B考点:居住权

解析:居住权是传统民法上的一种人役权,为特定人的利益而设。理论上,一般认为居住权是特定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房屋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人不得出租房屋,但是在居住权人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在居住权期限内出租房屋,本题中黄鹂的情形即属于这种情况。所以,B项不正确,合题意,而A.C.D项正确,不合题意。

22.答案:B考点:混合共同担保的担保责任

解析:考生面对本题,应该首先意识到考查的是混合共同担保。所谓混合共同担保,是指同一债权,既有保证担保又有抵押或质押的担保。根据《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则本题中作为保证人的丙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物的担保价值为16万元,故丙仅承担4万元的担保责任。这是对题干的初步分析。但是,担保期间内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即作为抵押物的汽车发生了毁损,仅获得3万元的保险赔款,此时抵押权转移到其代位物3万元赔偿金上。这样,物的担保的价值范围由原来的16万元降为14万元。而对此种情形,《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2款作出了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即此种情形下保证人需要承担相应减少部分的担保责任,所以此时丙承担的保证责任应为6万元。B项正确。

23.答案:B考点:抵押、质押合同的效力

解析:(1)《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本案中,丙的房屋就属于《担保法》第42条第(二)项规定的财产,所以以该财产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必须经登记才有效。所以本题中的抵押是无效的。(2)《担保法》第64条第2款规定:“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而本题中质权人乙并没有占有出质物,所以本题中的质押亦是无效的。(3)综上所述,选项B是正确的。

24.答案:A考点:所有权保留买卖、抵押权的设立和实现

解析:古画已经卖给了温方义,抵押权成立于买卖之后,尽管约定了所有权保留,但温享有对古画的所有权取得权,该权利优先于后成立的抵押。孙的行为表明其承认了古画上温所享有的权利,温付清价款后,取得古画的所有权,A项正确。B项错,因孙无权实现抵押权。C项错,因为抵押是有效的。D项错,因焦并未违约。

25.答案:B考点:债的分类

解析:特定之债是指债务人应给付特定的标的物或者给付特定的劳务、权利的债。本题中,“黑胡子”四人演唱组合所负的债务是要演唱自创歌曲,但合同标的并未特定化,故不是特定之债。故A项是错误的。单一之债,是指债权主体一方和债务主体一方都仅为一人的债。本题中,“黑胡子”四人演唱组合作为合同的主体一方表面是四个人,但对外其实是实质上的单一主体,所以是单一之债。所以,选项B正确。选择之债是按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债的履行行为或标的可供一方选择的债。法定之债是指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债。显然本题涉及的不是选择之债,也不是法定之债,故C.D项不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B。

26.答案:C考点:债的适当履行

解析:债的履行应遵守适当履行原则,即当事人应按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全面、正确履行债务。A选项甲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故应满足债权人全部要求;B选项王某作书画是专属于人身的行为,代为履行是无效的,也违反了合同的约定;D选项张某未满18周岁,不具有代理资格。综上,本题应选C项。

27.答案:A考点:董事、监事、经理对公司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的规定,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公司资金;(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公司同类的业务;(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八)违法对公司义务的其他行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欠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所以本题答案为A。

28.答案:C考点:股份转让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142条的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D项错误,注意这是修改了原公司法第147条的规定,把发起人转让时间的限制由三年改为一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B项错误。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在特殊情形下除外。公司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所以C项正确A项错误。

29.答案:D考点: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设立的程序

解析: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其设立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在募集设立中发起人应当认购公司应发行的股份,且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发起人只有在缴足所认购的出资后,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然后发起人应当制招股说明书并签订承销协议和代收股款协议,持有关法律文件申请批准募股。在所有上述活动完成后,公开募股,召开创立大会,申请设立登记。所有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进行,没有前一步骤就不可能进行下一步骤,否则即为违法。参照公司法第84.85.86.88.89.90、91.93条的规定。

30.答案:B考点:设立中公司

解析:根据公司法的理论通说,设立中的公司尚不具备法人资格,如果公司依法设立,则公司设立过程中的行为产生的权利义务由公司承担,如果公司未能依法设立,则公司设立过程中行为的权利义务由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31.答案:C考点:合伙利润的分配

解析:《合伙企业法》第32条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由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未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和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受益均为合伙企业的参产。合伙企业积累的财产是全体合伙人按份共有的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只是积累的财产而非合伙企业的财产。另外,这种按份共有比较特殊,表现为一种潜在的份额,即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不得以份额比例要求分割财产,也不得以份额大小来决定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权利以及合伙事务执行方面的权利,只有在分配合伙企业利润和退伙以及合伙企业解散时,份额比例才具有实际意义,作为各个合伙人分配利润和分割财产的依据。

热点内容
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1 03:34:30 浏览:782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1 03:34:20 浏览:522
经济法课本内容 发布:2025-09-01 03:32:00 浏览:355
比较家庭法学 发布:2025-09-01 03:31:53 浏览:36
项目管理法规试题 发布:2025-09-01 03:29:56 浏览:63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ppt 发布:2025-09-01 03:29:47 浏览:834
初会经济法营改增 发布:2025-09-01 03:05:53 浏览:467
可向当地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1 02:40:01 浏览:330
劳动法规定几号发工资 发布:2025-09-01 02:32:26 浏览:257
民法点颁布 发布:2025-09-01 02:26:48 浏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