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先民法律

先民法律

发布时间: 2025-09-01 04:55:11

① 概括先秦时的立法特点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先民遵从的主要是习惯法。夏代的法律总称“禹刑”,商代的法律总称“汤刑”,西周的立法包括制“礼”和作“刑”两个方面,“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赎刑性质的《吕刑》。夏、商、西周时期立法的主要特点是国法与宗法的统一,中华法系的雏形开始形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成文法在各国陆续出现,法律制度的大变革引发剧烈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立法是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最重大的事件是商鞅变法。

夏朝实行“天罚”制度,商代有“神判”制度,西周在审判中强调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论心定罪”是西周审判的一个重要特点,“疑罪惟轻”也是西周的审判原则之一。刑罚严酷是先秦时期的司法特点,墨、劓、
剕 、宫、大辟“五刑”是这一时期的主刑。

法家思想萌芽于春秋末期,代表人物有管仲、子产、李悝、商鞅等人。法家倡导“法治”,主张“事断于法”,“刑无等级”,与儒家的“仁”、“德”、“爱”、“礼”等针锋相对。法家还倡导“重刑”,主张“以刑去刑”。

http://dydyqfy.sdcourt.gov.cn/dydyqfy/367792/367794/622169/index.html

② 先民后刑原则

“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对其处理是否先审刑事部分,后审民事部分,取决于是否会影响对刑事犯罪追究,若刑事部分不构成犯罪,案件仍将进入民事审理程序。
经济或民事案件涉嫌犯罪,并不意味着原告的诉讼请求必须以查清犯罪问题为条件,当原告的民事请求正当,同样有法律支持的时,法院应当就经济或民事案件进行审理。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认为该案件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有经济犯罪嫌疑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将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的,接受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审查,并在十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应当及时告知人民法院。
正确把握“先刑后民”的适用,观念上,我们应认识到刑事与民事并无绝对的先后顺序。从法律体系整体而言,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作为两大部门法,在位阶关系上平等,在刑民交叉案件的适用上并无绝对的先后顺序。因此实践中要防止机械适用“先刑后民”,以刑止民,又要防止过于刻板地固守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独立性,一概排斥“先刑后民”的适用。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过程中,认为该案件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有经济犯罪嫌疑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将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的,接受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审查,并在十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应当及时告知人民法院。

热点内容
约定账户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1 08:47:04 浏览:722
国内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5-09-01 08:47:03 浏览:583
江苏法治十年 发布:2025-09-01 08:43:20 浏览:43
农村集体资产法规 发布:2025-09-01 08:42:33 浏览:477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 发布:2025-09-01 07:57:31 浏览:950
合同法六十二条解释 发布:2025-09-01 07:57:30 浏览:833
民法典都出来了 发布:2025-09-01 07:53:19 浏览:286
民法法源翻译 发布:2025-09-01 07:52:27 浏览:677
新婚姻法是否有事实婚姻一说 发布:2025-09-01 07:51:54 浏览:708
民间的手写的借贷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1 07:12:04 浏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