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则合同无效

民法通则合同无效

发布时间: 2025-09-07 04:49:03

⑴ 《民法通则》中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中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利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合同,这样的民事行为将被视为无效。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乘人之危,相关合同或协议将不具备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无法通过该合同获得预期的权利和义务。

而在《合同法》中,对于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法律的态度则有所不同。尽管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一方利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但合同本身并非必然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受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进行审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变更或撤销合同。

需要指出的是,乘人之危在法律上的界定相对严格,受害方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对方确实存在欺诈、胁迫或利用了其困境,使得自己在签订合同时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此外,受害方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变更或撤销合同的请求,否则将丧失这一权利。

实践中,乘人之危的情况较为复杂,涉及的利益关系也相当微妙。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签订时的具体背景、双方的真实意图以及合同内容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应当谨慎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自己的真实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乘人之危的判定标准较为严格,通常要求受害方证明对方存在明显不当行为,且该行为直接导致其违背了真实意愿。此外,受害方还应关注合同签订后的救济途径,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以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中关于乘人之危的规定,都强调了保护弱势一方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避免因乘人之危导致的不利后果。

热点内容
诉讼法博士点 发布:2025-09-07 08:51:04 浏览:97
用法治思维解决学校绩效 发布:2025-09-07 08:50:27 浏览:931
单位篮球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7 08:50:21 浏览:882
人民法院评估机构 发布:2025-09-07 08:32:50 浏览:620
依法治国是基本国策吗 发布:2025-09-07 08:26:21 浏览:487
2014司法考试劳动法 发布:2025-09-07 08:22:48 浏览:343
昌平法律援助中心电话 发布:2025-09-07 07:44:11 浏览:501
2015安全规章制度考试答案 发布:2025-09-07 07:42:53 浏览:563
法律援助党员工作述职 发布:2025-09-07 07:42:52 浏览:919
司法考试监考老师 发布:2025-09-07 07:24:53 浏览: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