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民法硕
❶ 法律硕士报考哪个学校好
北京大学法学院以其强大的实力,可能是众多求学者梦寐以求的地方。北大和人大一样,每学期都会举办许多讲座,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律师来授课,非常吸引人。然而,北大法硕的学费对于广大低收入家庭来说确实较高。除了超过4万元的学费外,毕业论文答辩还需要额外付费,且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高。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北大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较低的学生会被安排到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其学费每年高达22000元,与本部及其他学校的收费差异很大。虽然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授课,但在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方面与本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有意在南方尤其是广州和深圳工作,选择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国人民大学在培养法硕方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首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人大每年的报名人数超过2500人,录取率相对较低。自2004年起,招生规模缩减,这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虽然学费不低,但往年有约20个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分左右。人大由于宿舍紧张,不解决住宿问题,但学校会尽力找到解决方案。人大每年在大运村安排部分住宿,环境良好,方便学习和生活。人大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每年法硕毕业生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广泛。03年就业形势虽因非典而受影响,但人大法硕的就业情况仍不错,优于法学总体就业情况。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去机关工作,留在北京的比例也较高。
中国政法大学由于提供大量公费名额和地处北京,吸引了众多学子,是该校难以考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其校友众多,就业情况良好,学费不高,性价比相对较高。因此,中国政法大学的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但政法大学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乘坐公共汽车需要约2小时,可能会错过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硬件设施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繁华的朝阳区,靠近CBD中心。学校宿舍条件良好,还提供凤凰卫视等电视节目。该校在涉外法律和国际贸易方面实力雄厚,是一个值得报考的选择。
吉林大学在2003年对法硕的宣传较多,法硕学生团结,学校对法硕的培养也较为重视。04年有2200人报考,这与其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密切相关。但吉林大学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地理位置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较为发达,但服务业较弱;就业信息获取有限,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吉林省工作;与原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所相比,其声誉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但近年来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其中有多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较强。但由于法律硕士仍属于新兴事物,一些任课老师对法硕存在误解。武大整体校风自由,校园环境优美,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之一。
华东政法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机构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经济中心上海,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使其颇具吸引力。上海有超过10家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但只有华政是“五院四系”之一,在法学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华政的法学教授和博导众多,法学博士点四个,是除了北京外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南政法大学历史悠久,学术特点体现务实。其法学科研实力强大,法学业绩辉煌,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是法学界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被降为“地方队”,其就业优势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吸引力有所下降。但其在法律系统中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厦门大学环境一流,经济发达,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学校,就业情况也不错。南京大学学费较低,就业情况良好,南大的声誉也不错。尽管南大法学院的实力可能不及人大和北大,但由于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的学习气氛特别刻苦,令人钦佩。
中山大学重视法硕教育,招生时广东省考生占多数。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其他学校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五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因此在学校硬件和资金投入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西北政法学院在业内有较高的声誉,其研究生宿舍条件良好,每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复旦大学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浙江大学给考生的感觉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在西湖边上,风景优美,伙食也不错。浙江大学的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等方面实力雄厚,在民商法方面也在不断提升。浙江大学的法硕教学非常重视,学习压力较大,但体现了其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等学校在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就业情况等方面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清华大学法学楼气派,资金雄厚,发展迅速,对法硕非常重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分院招收法硕,但情况并不理想。南开大学法硕可以选择任何法学的课程,师资力量雄厚,住宿条件良好。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等学校在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就业情况等方面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贵州大学、海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烟台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等学校在地理位置、法学实力、就业情况等方面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❷ 名校法硕考公务员的问题
一、您可以报考2012年国家公务元,考试时间是2011年12月份。
如果想考的话,现在就应该开始着手学习了。
二、学两门课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考也只考这两门课程。大都书店都有着很多两门课程的参考、辅导资料,很容易买到。
三、笔试、面试都很阳光、公平。关于说到考试公平性的问题,我想多说一点,现在我们国家进行的公务员考试只有两种,国家人事部组织招考和各省人事厅组织招考两种,就是为没有关系、没有“路子”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我周围通过招考考录的同事十有八九是普通的百姓子女,其它家庭条件好的也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家庭条件没有关系。考录的同事中一小部分是应届毕业生,一大部分是社会在职人员,有的在学校做老师,有的在工厂做技术工程师,有的在其他单位临时帮忙,可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包括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采用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也是给所有的有水平、有才能、有追求的公务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领导干部职位的机会和平台,您要相信自己,相信这个社会。
最后贴上一首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楼主共勉。
所以只需努力备考即可。衷心祝愿您2011年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❸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硕怎么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硕很一般,原因在于学校品牌实力一般,法学实力也一般,而且是处在法学院强校如林的首都。
❹ 青海民族大学法硕非法学调剂分数线
青海民族大学法硕非法学调剂分数线334分。根据查询相关启灶培信息显示,青海民族大学法硕非法学调剂人数105人,最低334分。青海民族大学的考研调剂来源数据是考研派团队整理汇总,考研调剂数据对准备调悄唯剂的同学非常有价值。青海民族大学位于青海省辩喊西宁市,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
❺ 法硕(法学)哪个学校相对好考呢不要政法这样的学校
法硕招生院校
第一批法硕院校 (18)
子版块: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吉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
第二批法硕院校 (1)
子版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山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第三批法硕院校 (3)
子版块: 山东大学, 四川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湘潭大学, 浙江大学, 郑州大学, 苏州大学, 复旦大学, 安徽大学
第四批法硕院校 (13)
子版块: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山西大学, 云南大学, 兰州大学
第五批法硕院校 (1)
子版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河南大学, 湖南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第六批法硕院校 (1)
子版块: 上海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福州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河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第七批法硕院校 (1)
子版块: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华侨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重庆大学, 深圳大学, 同济大学, 南昌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南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新疆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第八批法硕院校
子版块: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扬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 河海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第九批法硕院校 (1)
子版块: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燕山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渤海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政法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长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商学院, 广州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泸州医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天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西南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外交学院,河北科技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您好,法硕为全国联考,有指定的教材,各种参考资料都是一致的,比如大纲、大纲分析、指南、配套练习和真题等。详细的信息和经验您可以关注我的名字,前往官网浏览相关信息,里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辅导,而且高分学长学姐也会定期开展讲座。
❻ 法律硕士报考哪个学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