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商法不足

民商法不足

发布时间: 2025-09-14 17:53:09

『壹』 首都师范的民商法学研究生院怎么样

中规中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师资力量肯定比不了政法大学和北大了,不过在首师大政法学院算是最好的专业了,工作也还行。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凭实力就业,如果你有实力在哪里就业都吃香。首都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但是在北京还是挺有名气的和实力的,尤其是就业在教育行业。综合实力也不错。

『贰』 评价外国经济法学说

经济法可分为西方经济法和东方经济法两家,中国经济法属于东方经济法。东西方经济法由于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同,从而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总的来说,中西方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矫正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干预、协调、平衡和调节,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中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从而决定了中西经济法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法的生成背景看。我国经济法不是生成与于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经济法是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作为法制建设的一部分而主动的建立起来的,同时,经济法也是国家作为主体,在应对外部挑战与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所以,中国经济法不是在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是政府自觉地“从治理到不断放权的过程”,属于“政府推进型”。与中国相比,西方经济法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向垄断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开始,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这种情况用普通的民商法无法弥补,但是必须限制自由主义,由此,国家开始进行干预。可见,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实为“市场经济内部不断完善的产物”,属于“自然演进型”。

其次,从经济法生成的法制环境看。我国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及相应的自给自足封闭的经济形式,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扼杀市场经济的观念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横向经济关系萎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微观经济日渐放开,政府职能也在不断转变,民商法经济法等几乎同时上马”。回头看西方,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逐渐自然成熟的,所以与中国相对应,各种调控经济行为的“法律制度也经历了从孕育分离,到独立成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刑法民商法及行政法充分发展之后,经济法也自然分娩了”。西方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产生是为了弥补民商法行政法调节经济关系的不足,走的是一条“反民法”“异民法”的道路。而中国经济法是民商法缺位下发展起来,其产生并非为弥补民商法不足,而是与民商法同生同荣、共同发展。

最后,从经济法生成的路径看。在中国经济法体系中,最先产生的是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是在经济法得到初步发展后才产生的。而在西方经济法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规制法先于宏观调控法产生,市场规制法产生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宏观调控法产生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两者社会本位形成路径完全不同,体现在:“西方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在个体本位上发展起来,是对个体本位的扬弃;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由国家本位发展而来,是对国家本位的修正”,另外,中国经济法产生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政府干预经济行为;西方经济法产生于自由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叁』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区别

1、二者规定内容之别

从规定内容上分析,民事诉讼法为程序法,是有关法院司法程序的法律;民商法是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二者表现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民事诉讼法要以民事实体法为依托,民事实体法又需要民事诉讼法来保障。

2、二者规定内容有实体与程序之别

(1)民事实体法无需所谓辩论原则、监督检查这类偏于程序意义上的原则;

(2)民事诉讼法由于其程序法的刚性也不适于适用公序良俗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在二者中的适用存在差异,民事实体法中,其重在补充法律漏洞,弥补成文法的不足,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诉讼的严格性决定了诚信原则应该改力求具体化。

3、二者基本原则之别

民事诉讼法可调解民事纠纷、纠正相悖于民事实体法精神、目的的个案,可视作民事实体法的延伸:民事实体法律崇尚平等、诚信、意思自治,民事诉讼法中也分别有诉讼地位平等、诚实信用、处分原则与其相对应。

(3)民商法不足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

从功能实现角度探究,二者能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对公民民事权益保护、维护社会秩序的终极目标。

一方面,民事诉讼法是民事实体法内在生命力的表现,诉讼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最终、最有效、最权威的方式,当民事实体法规定的内容没有得到实施,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个案纠正以保证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有效落实。

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以民事实体法规定为基础,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民事实体法的一些规定也有助于民事诉讼的进行。

『肆』 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法律发展的问题

【摘要】大数据时代带给商务交易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电子商务依托于信息大数据环境存在,因此也会受到更多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务交易的主要形式,而民商法作为商务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础,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和新形势。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民商法;消费行为
民商法在电子商务交易领域,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进行不断完善,净化交易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护,防止消费者在商务交易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
一、大数据时代对商务发展与民商法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售后法律规则欠缺
电子商务售后与普通商务售后的根本区别在于,大数据环境是虚拟的,销售方与购买方并不是面对面交易的,因此售后也保持一种非见面形式,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环境当中,更多地需要销售方有较好的信誉保证,因为消费者不能像线下交易那样,对于商品质量、性能等有直观的认知和接触,所有的商品信息都来自于销售方的信息描述。消费者完成交易行为后,收到的商品可能与预想的不一致,从而就会出现售后行为[1]。但是商家信誉缺失时,消费者无法及时有效地联系商家完成售后,影响了消费者的商务交易体验,甚至部分商家为了获利,不能及时处理退货退换事宜,最终导致消费者承担经济损失。电子商务交易售后,需要有民商法作为法律保障,民商法规则目前对于电子商务层面的研究和完善还较为欠缺,法律规则不完善或者针对性不足,使得电子商务售后跟不上时代进步。
(二)电子商务交易凭证难以获取
大数据环境下,所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凭证都是以数据信息形式存在的,与传统商务交易凭证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交易凭证都是纸质媒介,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可以直接获得收据、发票等,这些凭证可以作为消费依据,当出现商品质量或者其他问题时,可以作为法律依据,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由于大数据与互联网形式的特殊性,交易凭证难以直接被获取。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后,无法直接获得发票或者收据等,当出现商品问题时,如果消费者到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和投诉,无法拿出有效的凭证,证明自己与该商家有商务交易往来,也无法证实该商品是从某商家处购买的,因此相关部门无法进行立案调查,消费者很多时候无法对自己的正当消费权益进行维护[2]。民商法中对于商务交易的法律保护条例,主要停留在原有的实地商务层面,很多法律条文和内容也都是基于消费者能够获取交易凭证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民商法的适用范围就被大大限制,很多时候会在法律应用中感觉到力不从心或者无所适从,这也是民商法在电子交易环境中,应当进行重点探究的方面。
(三)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安全薄弱
大数据时代,商务交易更加依赖于互联网环境,网络安全也必然会影响到商务交易安全。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会造成消费者信息的暴露,被不法商务交易者窃取和倒卖等,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不确定的隐患。电子商务的特点,就是从商品展示到交易完成,整个过程都是依赖于网络环境的。互联网这个虚拟环境,给商务交易带来便捷的同时,安全保证也成为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环境是开放的、共享等,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参与,因此更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在目前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经常出现信息被盗取的情况,这就使得民商法在商务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了明显的不足[3]。民商法的法律更多地倾向于现实商务环境的安全管理,对于网络虚拟环境的安全情况实践不足,造成消费者注册的个人信息,如地址、电话、姓名等被窃取,这对于消费交易隐私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二、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发展与民商法的创新路径
(一)基于民商法完善电子商务售后管理
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要将售后作为交易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在民商法内容中,增加专门针对于电子商务售后的法律条文,约束商务交易的行为。在民商法条例中,要对电子商务产品描述信息进行约定,如描述信息内容必须符合商品真实情况,杜绝夸大 宣传或者误导性描述。对于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的一些售后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法律约束[4]。如商品质量问题必须无条件予以退换货,在发生交易退款时,商家的退款期限必须在民商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如24小时退款或者48小时退款等,如果商家未按时间约定完成退款审批,则应当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退款垫付,然后再从商家缴纳的保证金中予以扣除,这样可以有效约束商家的售后管理行为,提高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
(二)基于民商法维护电子商务维权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民商法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电子凭证作为有效的交易凭证进行明确,当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维权情况,消费者可以出示电子交易凭证,证明交易存在以及出现的问题[5]。相关部门可以依据民商法补充的新条例,对电子交易行为予以认定和处理。在商务法的规定中,需要将电子凭证与实物凭证放在同等位置上对待,其法律效力是平等的,从而给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维权提供支持。
(三)基于民商法促进电子商务安全管理
民商法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时,依托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要注重交易安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电子商务过程中,需要基于民商法来优化相关的安全措施,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安全技术,完善交易模块以及安全保护模式,当商务交易中存在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时给予消费者必要的提醒,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交易支付的中止和阻断,避免消费者遭受损失。
结束语:
电子商务发展中,受到大数据环境改变的影响,出现了很多涉及到商务交易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民商法领域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伍』 试比较分析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差异

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法回不答是在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是政府自觉地“从治理到不断放权的过程”,属于“政府推进型”;西方经济法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向垄断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开始,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这种情况用普通的民商法无法弥补,但是必须限制自由主义,由此,国家开始进行干预。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实为“市场经济内部不断完善的产物”,属于“自然演进型”
(2)西方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产生是为了弥补民商法行政法调节经济关系的不足,走的是一条“反民法”“异民法”的道路。而中国经济法是民商法缺位下发展起来,其产生并非为弥补民商法不足,而是与民商法同生同荣、共同发展。
(3)两者社会本位形成路径完全不同,体现在:“西方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在个体本位上发展起来,是对个体本位的扬弃;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由国家本位发展而来,是对国家本位的修正”,另外,中国经济法产生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政府干预经济行为;西方经济法产生于自由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热点内容
苏州吴江基层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14 19:55:41 浏览:869
中国刑法起源 发布:2025-09-14 19:28:36 浏览:660
我自愿遵守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19:05:50 浏览:586
柳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4 19:02:22 浏览:385
公司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发布:2025-09-14 18:47:22 浏览:637
民法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发布:2025-09-14 18:34:48 浏览:557
刑法案撤案 发布:2025-09-14 18:27:44 浏览:596
民商法考试案例 发布:2025-09-14 18:08:54 浏览:177
在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发布:2025-09-14 18:06:47 浏览:177
法官法的重要法条 发布:2025-09-14 18:05:04 浏览: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