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王利明民法视频

王利明民法视频

发布时间: 2025-10-04 06:34:58

A. 如何评价王利明教授在上政学报上对梁慧星教授的回复

针对“如何评价王利明教授在上政学报上对梁慧星教授的回复”这一问题,从法学生角度,可以提供以下几点见解。

首先,梁慧星教授与王利明教授之间的争议始于2015年,当时梁教授在一次内部讨论会议上,对持人格权法独立成编观点的王教授提出了批评。这一事件导致了杨立新教授表示对梁教授的民法世界不再有认同。梁教授在次年发布的演讲中,对人格权法独立成编提出了严厉批评,其中涉及了对乌克兰颜色革命、肢解侵权责任法、以及某些教授想要留名青史的观点。

在2015年11月的民法学研究会年会上,王利明教授作为民法学会会长,在会上明确表示,人格权编是否独立是一个学术问题,民法学界赞同者和反对者都可以讨论,但不应该在学术争论上使用过激手段。他的态度表明了对于独立成编的看法并非非此即彼。

然而,梁教授的文章一出,导致了在后来公布的民法典各分编安排中,没有人格权编。但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人大法工委迅速出台了人格权编草案,最终人格权成为我国民法典中的独立一编。

梁教授在争议中一直积极反对人格权法独立成编,而王利明教授在回应中,集中回答了争议焦点,如乌克兰民法典中的人格权与我国的比较、双重适用问题以及“自卫权”的问题,其回应显得有理有据。

至于王利明教授打电话消除处分的事,尽管有人认为不妥,但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王教授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法学者的学术生命,值得称赞。梁教授当时的处境,与若干年前某民法大佬因为政治风波险些失去博士学位的情况相似,当时也是得到了梁慧星教授等人的帮助。

关于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的问题,认为独立与否对保护人格权的实际影响不大。大陆法系国家中,其他国家的人格权保护通常比我国更为完善。将学术争议上升到政治层面的言论,过于偏激且不妥。

总体来看,王利明教授的回复在学术层面回应了争议焦点,表现出了理性与客观的态度。在处理学术争议时,应更多限定于学术领域,避免政治化。《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法治的一大进步,尽管存在不足,但未来法治事业将继续向前发展,为新中国民法事业作出贡献的各位教授将被历史铭记。

热点内容
法院上下级关系是 发布:2025-10-04 08:03:17 浏览:742
抓好民法典的实施 发布:2025-10-04 07:59:38 浏览:859
列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发布:2025-10-04 07:57:22 浏览:706
云南德范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4 07:55:11 浏览:762
口头offer录音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4 07:55:11 浏览:754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04 07:55:11 浏览:901
琴行需要哪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04 07:54:59 浏览:21
法院五个发动 发布:2025-10-04 07:48:39 浏览:664
婚姻法继承题 发布:2025-10-04 07:41:22 浏览:113
司法厅小区 发布:2025-10-04 07:40:37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