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作弊

司法考作弊

发布时间: 2025-10-06 11:24:00

❶ 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2008)

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司法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保证考试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司法考试报名人员、应试人员、考试工作人员。第三条司法行政机关根据本办法对国家司法考试报名人员、应试人员、考试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

根据本办法规定由监考人员对违纪行为进行处理的,监考人员应当依照规定进行处理,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第四条处理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适用规定准确。第五条报名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以其他形式骗取报名的,由其报名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作出报名无效的决定;已经参加考试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给予其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已经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由司法部撤销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决定,并收回、注销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第六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考场场内监考人员给予口头警告,并责令改正;经口头警告仍不改正的,由场内监考人员报考点总监考人决定给予其责令离开考场的处理,并报考区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决定取消其本场考试成绩:

(一)违反规定随身携带书籍、笔记、报纸、稿纸、电子用品、通讯工具等物品进入考场的;

(二)考试开始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后继续答题的;

(三)考试开始三十分钟后仍未按规定在试卷、答卷(答题卡)标明的位置填写、填涂姓名、准考证号或者不粘贴条形码的;

(四)考试期间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

(五)在考场内喧哗、走动或者有其他影响考试秩序行为的;

(六)未在与本人准考证号相符的位置就座答题的;

(七)答题用笔不符合规定的;

(八)抄写试题或者本人答案带出考场的;

(九)考试期间违反规定擅自出入考场的;

(十)有需要给予相应处理的其他违纪行为的。

有前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在给予相应处理的同时,应当责令应试人员将有关物品交由场内监考人员统一保管。第七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考场场内监考人员报考点总监考人决定给予其责令离开考场的处理,并报考区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决定给予其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一)抄袭、查看、偷听违规带进考场的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视听资料的;

(二)考试开始后被查出携带电子作弊设备的;

(三)以讨论、互打手势等方式传递答题信息的;

(四)与他人交换试卷、答卷(答题卡)的;

(五)偷看、抄袭他人答案或者同意、默许、协助他人抄袭本人答案的;

(六)在答卷(答题卡)上作提示标记或者在非署名处署名的;

(七)故意损毁试卷、答卷(答题卡)、条形码或者将试卷、答卷(答题卡)带出考场的;

(八)有需要给予相应处理的其他违纪行为的。第八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决定给予其当年考试成绩无效、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处理;当场发现的,由考点总监考人决定给予其责令离开考场的处理,并经考区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前述规定处理:

(一)由他人冒名顶替或者互以对方身份参加考试的;

(二)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工具、电子用品接收或者发送与考试内容相关信息的;

(三)故意妨碍监考人员或者其他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

(四)威胁、侮辱、殴打监考人员或者其他考试工作人员的;

(五)有其他严重作弊或者严重扰乱考场秩序行为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第九条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决定给予其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处理;当场发现的,由考点总监考人决定给予其责令离开考场的处理,并经考区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前述规定处理:

(一)有第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情节严重的;

(二)指使、组织考试作弊或者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作弊行为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❷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新规定:作弊将被终身禁考

司法部对《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了修改,细化了对考试违纪行为的认定,加强了对考试违纪行为的惩戒力度,堵塞修补了以前可能存在的疏漏,将行政处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的衔接了起来。《决定》对《办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九条共四条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细化考试违纪作弊情形

将实践中发生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参加考试”等违纪行为纳入处理范围,规定在《办法》第八条第一款中。同时,鉴于原《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行为,有可能涉嫌构成犯罪,为加大对这两类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将该两项内容调整至《办法》第九条第一款之中,对实施这两类行为的应试人员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处理。

加强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套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将“组织作弊,或者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行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获取考试试题、答案或者向他人非法出售、提供考试试题、答案的;代替他人考试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规定于第九条第一款中。考虑到实施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违规行为,既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也可能涉嫌构成犯罪,因此在第二款中增加相关规定,对应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加强考生信息安全管理

注重加强对考生信息的保护,有效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对《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二)项进行了修改,将考试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提供、泄漏应试人员有关情况、数据”的违纪行为纳入处理范围。

明确诚信档案记录要求

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是背信失信行为的具体体现。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诈等背信行为多发,社会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决定》第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司法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报名人员、应试人员诚信档案,记录司法考试违纪人员信息及处理结果档案,建立报名人员、应试人员信用记录披露和查询制度,并与其他部门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发挥《办法》对考生行为价值取向的引领推动作用,形成不想作弊、不敢作弊、不能作弊的制度机制。

❸ 考试舞弊的法律认定

法律分析:国家考试仅指依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所确定的国家层面的考试(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司法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热点内容
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与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6 14:27:23 浏览:15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指哪些 发布:2025-10-06 14:26:30 浏览:3
2拖18立法 发布:2025-10-06 14:19:12 浏览:196
顺德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10-06 14:11:51 浏览:302
伪造法官 发布:2025-10-06 13:57:16 浏览:168
员工法律知识专题有哪些 发布:2025-10-06 13:49:00 浏览:563
劳动法关于工伤期间工资待遇 发布:2025-10-06 13:39:27 浏览:558
内衣厂员工福利管理规章 发布:2025-10-06 13:18:33 浏览: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 发布:2025-10-06 13:18:24 浏览:9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司法解释 发布:2025-10-06 13:12:47 浏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