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发布时间: 2025-10-12 13:12:53

民法典起草过几次

法律分析:四次。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说明。5月28日,该法案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权益、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也是权利的保障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无论大小,如签订合同、公司设立、缴纳物业费、离婚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等部分组成。全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并规定了侵权责任,明确了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❸ 民法典立法历程四个阶段

法律分析:1、1954年起一直到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均因不同因素,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

2、1962年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1964年7月,民法草案“试拟稿”出炉,但是由于遭遇历史原因,立法工作再度被搁置。

3、1979年逐步修缮民法草案,最终确定制定单行法律。

4、2019年“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行政法是各种行政法规的总称 发布:2025-10-12 16:16:33 浏览:278
江苏法律服务机构人员 发布:2025-10-12 16:16:27 浏览:921
中央巡视条例最新 发布:2025-10-12 16:13:00 浏览:13
合伙建房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2 16:06:05 浏览:255
刑法一百六十四 发布:2025-10-12 16:04:20 浏览:697
刑事诉讼法111 发布:2025-10-12 16:00:25 浏览:323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解读 发布:2025-10-12 15:52:18 浏览:806
行政法规是指什么 发布:2025-10-12 15:46:28 浏览:865
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发布:2025-10-12 15:38:51 浏览:577
当事人会见法官 发布:2025-10-12 15:34:23 浏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