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基本点

民法基本点

发布时间: 2025-10-16 17:53:44

Ⅰ 韩祥波:民法基本原则重点汇总

民法基本原则的重点汇总如下:

  1. 平等原则

    • 核心意义:强调每个民事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无论是权利能力还是协商过程,都应平等对待,确保公正无偏见的保护。
  2. 自愿原则

    • 核心意义:赋予民事主体充分的意志自由,以平等协商为基础,保障公民选择的自主性,尊重个人意愿。
  3. 公平原则

    • 核心意义:如同天平,弥补法律的局限,确保社会公平观念在民事活动中得以体现,对自愿原则进行监督,确保权益平衡。
  4. 诚实信用原则

    • 核心意义:民法的灵魂,要求民事主体在活动中秉持诚信,诚实告知,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是决定性因素。
  5. 公序良俗原则

    • 核心意义: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底线,确保民事行为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
  6. 合法原则

    • 核心意义:区分法律强制与道德约束,确保民事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7. 绿色原则

    • 核心意义:呼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民法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回应。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民法的基本框架,为民事立法、行为和司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Ⅱ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包括六个方面,平等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自愿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病假天数的规定 发布:2025-10-16 22:21:35 浏览:67
宁夏刑事律师 发布:2025-10-16 22:08:24 浏览:425
重庆法院公众网 发布:2025-10-16 21:38:30 浏览:17
揭东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16 21:32:45 浏览:816
美国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来访 发布:2025-10-16 21:26:16 浏览:253
作文道德素养 发布:2025-10-16 21:25:32 浏览:107
临床科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6 21:23:16 浏览:899
法官头像 发布:2025-10-16 21:23:16 浏览:453
2018司考行政法百度云 发布:2025-10-16 21:15:56 浏览:176
证券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6 21:07:17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