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皇权干预司法

皇权干预司法

发布时间: 2025-10-19 07:27:51

❶ 唐朝皇帝是否干预司法

皇权下,你问是否干预,多少都会有的啦。而且干预应该是中性词,有好的干预,也有坏的。

唐代是我们伟大的历史时期,已经做的非常让人佩服了,甚至有很多值得现代借鉴的地方。在当时可是世界领头羊哦。


一、中央司法机构与职官

(一)大理寺

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职掌与审理中央百官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徒、流以上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判决后须直接奏请皇帝裁决后方能生效。同时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疑案有重审之权。

大理寺之职官,《新唐书·百官志》说:“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掌折狱详刑。”下设有:大理正2人,从五品下;丞6人,从六品上;大理司直6人,从六品上;评事20人,从八品;主薄2人,从七品上;狱丞4人,从九品下;录事2人,府28人,史56人,狱史6人,亭长4人,掌固18人,问事100人等及其他属吏200余人。

(二)刑部

刑部为尚书省所属六部之一,是唐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除主掌司法行政事务之外,并参与比大理享有更高的审判权。具体职掌复核大理寺流刑以下案件及州县徒刑以上案件。如复核中发现疑点,流徒以下案件可驳令原审机关重审或自行复判,而死刑案件则移交大理寺重审,上奏皇帝核准。其职官设置,《新唐书·百官志》载:“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可见尚书、侍郎乃为刑部主官,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刑部司职权高重,人员较多,以郎中、员外郎为主官,并有主事,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等属官;都官司以都官郎中、员外郎为主官,并有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属官;比部司以比部郎中、员外郎为主官,并有主事、令史、书令史、计史、掌固等属官;司门司以司门郎中、员外郎为主官,并有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属官。

(三)御史台

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它始自秦汉。由于李唐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使御史台监察机构与制度更趋完备。

唐代的中央三大司法机关,平时各司其职,如遇特别重大案件,须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形成最高审判组织,叫做“三司推事”制度。如审理中意见分歧,则上奏皇帝裁决。另外,如有地方上的重大案件不便解送中央审判的,则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寺司直、评事等官为“小三司使”,代表“三司使”前往审判。有时还由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共同组成特别法庭,负责审理所谓的申冤案件,叫做“小三司”。


二、地方司法机构与职官

(一)州

州是唐代地方行政机关,也是司法机关。在今陕西境内有岐州、华州、同州、京兆府、彬州、泾州、陇州、绥州、延州、庆州、鄜州等。

州设刺史1人,察冤滞,听狱讼。而州又分上州、中州、下州。上州(户满四万以上为上州)剌史1人,从三品。属官有司户参军2人,从七品下。佐3人,史7人,司法参军事2人,从七品下。佐4人,史6人;中州(户三万以上)剌史1人,正四品上。属官有司户参军事1人,正八品下。佐3人,史5人。司法参军事1人,正八品下,兼掌司士事。佐3人,史6人;下州(户不满三万者)刺史1人,正四品下。属官有司户参军事1人,从八品下,兼掌司兵事。佐2人,史5人,帐史1人。司法参军事1人,从八品上,兼掌司士事。佐2人,史4人。

剌史主管一州行政与司法。司户参军受理民事案件。据《唐六典》卷30载:“剖断人之诉竞。凡男女婚姻之合,必辩其族姓,以举其违。凡井、田利害之宜,必止其争讼以从其顺”。而司法参军(亦称法曹参军),则受理刑事案件。《唐六典》卷30载:“法曹司法参军事,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督捕盗贼,纠逖奸非之事,以究其情伪而制其文法。赦从重而罚从轻。使人知所避而迁善远罪”。此有民刑分理之意。当然,参与审理诉讼案件的属吏还有许多。

(二)县

县,是唐代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也是司法机构。

县设县令(长)一人,职掌一县之行政与司法,下设若干属吏,分管狱讼。而唐代之县,又分京县、畿县、天下诸县等。《唐六典》卷30载:“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之疾苦。……诉讼之曲直必尽其情理……。”又据《旧唐书·职官二》载:“凡三都之县:在内(京城内)曰京县,城外(京城之外毗邻地区)曰畿,又望县(历史上有名的大县)有八十五焉(如华阳、合阳、郑……等县)。其余则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不满一千户皆为下县。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里正为唐代受理人民诉讼之基层,但仅限于民事纠纷,对刑事诉讼,里正则无审理权,须送报县官审理。

(三)府

府是州的别名,设于首都和陪都。唐代的“三都府”,即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京城长安为京兆府,地位最为重要,所谓“京兆尹天下取则之地”,被视为全国之楷模。府各设牧一人,从二品;尹一人,从三品。职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疾苦…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其贪秽、谄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若狱讼之枉、疑,甲兵之征遣”。属吏有司录参军事2人,正七品上;户曹参军事2人,正七品下;法曹参军事2人,正七品下;典狱十八人;问事十八人等。

(四)都督府和都护府

唐朝在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分设都护府与都督府,其司法管理机构大抵相当于州制。

都督府分为大、中、下三等。据《文献通考》卷60职官考15说:“唐武德五年,以洛荆并幽交五州为大总管府;七年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太极初以并益荆扬为四大都督府,开元十七年加潞州为五马;其余都督定为上中下等(上都督府五,中都督府十三,下都督府十六)。”据《唐六典》卷30载:“大都督府都督1人,从二品;长史1人,从三品。”“中都督府都督1人,正三品。别驾一人,正四品下。”下都督府与中都督府相同。

都护府:《文献通考》载:“唐永徽中于边方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后,又加单于北庭都护府。”《唐六典》说:“大都护府大都护1人,录事参军事1人,户曹参军事1人,法曹参军事1人。”


注:
岐州统扶风、眉、普涧、麟游4县。
华州统郑、华阴、下邽3县。
同州统冯翊、合阳、白水、澄城、韩城、夏阳6县。
彬州统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泾州统安定、灵台、良原、临泾、潘原5县。
陇州统千源、千阳、南由、吴山、华亭5县。
京兆府统万年、长安、蓝田、渭南、昭应、三原、富平、栎阳、咸阳、高陵、泾阳、云阳、兴平、户、武功、好畤、周至、奉先、奉天、华原、美原、同官22县。

❷ 为什么说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皇帝拥有的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因为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皇帝可以任意没收臣民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任意制定税种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或皇帝及皇族成员的个人消费,可以通过立法或其他法外手段,直接干预国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通过命令垄断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皇帝还被看做意识形态的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对意识形态内部的分歧做出权威性裁决,以维护意识形态的统一。他可通过暴力手段确定国家宗教,可以任意对臣民行使生杀大权。从现代国家政治理念来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集最高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于一身,还掌握着最高的决定权和监督权以及国家最高军事力量指挥权。虽然国家内部也分设了许多机构分管司法及行政和其他国家事务,但从制度的构架来看,这些都只是办事机构,一切权力都操纵在皇帝手中。以血统关系维系的世袭制成为简便易行的国家权力转移形式。“中国古代,国家一直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皇帝的‘家’,另一方面又是臣民的‘国’,因而整个官僚体系——包括最高的官吏宰相在内,都无法逃脱双重身份,他们既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官吏又是执行皇帝个人意志、实现皇帝个人和家族利益的家奴。”

热点内容
经济法主体表述中正确的是 发布:2025-10-19 10:36:07 浏览:289
音调标法规则 发布:2025-10-19 10:35:00 浏览:541
私自修改刑法 发布:2025-10-19 10:34:47 浏览:380
道德经朗诵mp3 发布:2025-10-19 10:34:44 浏览:240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10-19 10:34:43 浏览:47
法治考核登记表内容 发布:2025-10-19 10:33:52 浏览:981
江平民商法学奖学金 发布:2025-10-19 10:33:05 浏览:169
没证据证明共同诈骗法官一般 发布:2025-10-19 10:13:19 浏览:33
运营规章 发布:2025-10-19 10:01:41 浏览:18
南京柯南法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2025-10-19 09:54:19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