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
❶ 建工司法解释二即将出台,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保护何去何从
实际施工人主张工程价款的法律途径与权利保护
实际施工人主张工程价款的正常处理方式是基于施工合同向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提出。在建筑行业早期,实际施工人通常组织临时施工队伍,可能导致农民工工资的拖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也可能因发包人未支付工程款而无力向实际施工人支付。为保护实际施工人背后的农民工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认实际施工人有权向发包人主张欠付工程款。然而,实际施工人如何突破合同相对性,向发包人主张权利?发包人在何种范围内承担支付责任?最高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已原则性通过,实际施工人还能直接向发包人主张欠付工程款吗?
一、实际施工人的法律定义
实际施工人的法律概念源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实际施工人包括无资质借用有资质建筑企业名义、转包或违法分包情况下施工的人。具体定义可参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
二、向发包人主张欠付工程款的权利基础与条件
实际施工人直接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的权利依据为《建工合同司法解释》。若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依法受理。若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法院可追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为当事人。发包人仅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支付责任。
三、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的限制与条件
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的条件越来越严格。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实际施工人可以向发包人主张权利。个别高院个案审理中,对于要求发包人直接向实际施工人支付工程款的请求,持否定态度。此外,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存在倾斜,与合法总分包关系下的分包人相比,在欠付工程款方面,实际施工人享有更多救济途径。
四、发包人的责任范围
发包人欠付工程款的具体数额由发包人承担举证责任。在转包关系中,款项往来容易厘清。但在肢解分包中,若发包人直接支付工程款且未区分项目,则需要明确发包人是否欠付工程款。若发包人与总承包人已完成结算,应以结算款扣减已付工程款确定欠付金额。若未结算,应以合同约定的工程结算款扣减已支付工程款确定金额。若存在争议,应留待发包人与总承包人间的施工合同纠纷案中解决。
五、违约金的处理
实际施工人案中,若发包人与总承包人间的施工合同已确认违约金并在结算时扣减,则以扣减后的结算款作为基数计算欠付工程款。若存在争议,则应以未扣减违约金的结算款作为基数。
总结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实际施工人取得工程价款提供了特殊途径,有效保护了农民工权益。然而,这一规定也因突破合同相对性与权利保护倾斜而受到批评。随着最高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的通过,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欠付工程款的权利未来走向如何,仍需拭目以待。
❷ 最高法院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二
为正确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二)》
第一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另行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与中标合同不一致,一方当事人以该合同背离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当事人以发包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发包人在起诉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手续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