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我国的刑法的时间效力

我国的刑法的时间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13 15:32:45

『壹』 我国《刑法修正案》在时间效力上应采用哪个表达方式最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作为当代刑法基础性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其所要体现的实质和根本精神都是有利于内被告人,从容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可以说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其不仅符合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要求,更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罪刑法定原则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从旧”表明了对行为时不受处罚的行为,不能适用裁判时的法律给予处罚,而对行为时应受处罚的行为,应按照行为时的法律进行处罚,这体现了对行为人定罪量刑应以行为时有法律明文规定为限的思想,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要求;“兼从轻”则表明当适用裁判时法有利于行为人时,则应适用裁判时法,这表明了对行为人定罪量刑时应体现有利于被告人的精神,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根本精神的要求。

『贰』 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参考 家老人家喝了肯定得食物中毒,所以说这就是一糊弄人的东西。”

『叁』 刑法时间效力

首先,在来本案中可以明自确的是,在97.9月底法院的判决已生效,死刑判决的生效我认为应以核准之日生效。
其次,新的刑法的溯及力虽然原则是从旧兼从轻,但只能是针对在97.9.30之后发生的犯罪行为或是持续到新法之后的行为和当时正在审理,尚未审理完毕的案件。
根据刑法第12条的精神和司法解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适用行为时的法律。(见张明楷刑法学)

不过确实因盗窃而判处死刑的好少。

『肆』 关于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用最简单的话理解就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准回则。

刑法的该规定主要答是针对我国1979年旧刑法和1997年现行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

“从旧兼从轻”原则具体举例说明:

首先,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旧)。

其次考虑,如果是适用新的刑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处罚较轻的话,则应该对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其次,如果是适用旧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旧法规定的刑罚更轻时则对被告人适用旧法。

最后,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适用旧法还新法,既所谓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处理各种法律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除了刑法适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都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

(1)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

(2)从新原则。即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 ,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我国修订的《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使用当时的法律;

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按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5)我国的刑法的时间效力扩展阅读:

一、属人管辖权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使身在国外,也仍然受我国法律的保护 。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按照当地法律是否认为是犯罪,也不论其所犯罪行侵犯的是何国或何国公民的利益,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中国公民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不予追究。

二、保护管辖权

《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三、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陆』 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颁布代替了同类旧法的内容,或者由于原来立法的特殊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关于溯及力的原则有:(1)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2)从新原则,即对于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新法一律具有溯及力;(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是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当按照旧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应按照新法处理。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问题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刑法施行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法定最高刑较轻;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刑法分则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主要是罪名、罪状和法定刑。

『柒』 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

第八十七条抄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
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
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
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
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
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
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
之日起计算。

『捌』 刑法时间效力规定的一道题

BCD。
A在行为时事适用旧法的,在新旧法规定相同的情况下从旧。
B属于继续犯,犯罪结束的时间为以最后的行为结束为节点。
C从旧兼从轻,可以适用,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从轻兼从旧。
D为连续犯。

『玖』 请教刑法的时间效力是什么含义呢

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两种方式:一是公布之日起生效,这通常是一些单行刑法法律的做法。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在施行。刑法的失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基本上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四个原则:(1)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2)从新原则。即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 ,则要按照新法处理。我国修订的《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使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按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与刑法时间效力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刑法的时间效力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新、旧刑法如何 选择使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行为人有利还是不利。从旧兼从轻原则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行为人,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保障人权精神是一致的。

『拾』 刑法时间效力

刑法的生效时复间,一般制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颁布代替了同类旧法的内容,或者由于原来立法的特殊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热点内容
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程序 发布:2025-10-09 21:20:18 浏览:500
仲裁调解书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9 21:11:32 浏览:911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09 21:11:30 浏览:386
劳动法36至44条 发布:2025-10-09 21:00:52 浏览:282
民法由罗马 发布:2025-10-09 20:31:03 浏览:631
朝阳法院强制执行法官电话多少 发布:2025-10-09 20:29:11 浏览:892
八闽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9 20:22:47 浏览:223
环保处罚条例全文 发布:2025-10-09 20:05:38 浏览:300
道德经朗诵全文 发布:2025-10-09 20:05:38 浏览:102
行政法mp3 发布:2025-10-09 19:57:28 浏览: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