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民法要点
㈠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除了行测,申论.还需要考民法吗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报考广东省监狱局的岗位,只进行公共科目笔试,考试时间和内容如下:
2018年4月15日 上午
08︰00—09︰3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0︰30—12︰30 《申论》
㈡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会出现哪些法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法律常识常见考点:
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人身关系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三)民事法律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四)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物权法
(一)物权及其种类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大类。
(二)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1.动产交付。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民事诉讼法
(一)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是指确定不同级别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各个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民事诉讼法结合我国审判实践,规定了下列几种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
1.级别管辖 :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第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第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2.一般地域管辖及其例外:
(1)一般地域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3)专属管辖
(4)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二)诉讼参加人
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三)保全与先予执行
1.保全保全分为:诉前保全,诉讼保全。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办法。
2.先予执行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追索劳动报酬的;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㈢ 你好,行测考了75.5,申论考了75.5,民法考了111。百分比是62.83请问能够
这个具体的需要看岗位竞争对手的分数是多少,没办法根据分数来判定到底能不能进面试的
㈣ 公务员行测考试类比推理中,钢笔,铅笔,文具。答案中一个选项是民法,刑法,宪法。为什么这个答案不对呢
钢笔、铅笔是并列关系,与文具是被包含关系。而民法、刑法是并列关系,可宪法与它们却不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所以不对。
㈤ 政法干警行测申论 民法各科分数比例,怎么计算呀
你好:
总成绩=(行测分数+申论分数)/4+民法/3
㈥ 政法干警考试复习行测真题,申论,民法真题,谁有法我邮箱,跪求,谢谢 Word最好 我要下载 打印
真题在卓博公考网上的首页就能看到下载
㈦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法律常识:个人信息权
《民法总则》自2017年10与1日正式施行。其中,关于个人信息权,第一百一十一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是《民法通则》没有规定的,这种全新的,和现实生活也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相信之后的事业单位或公考中,也会有所体现。
什么是个人信息权呢?首先从权利主体的角度来说,享有个人信息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是指依据自然规律出生的人,其存在时间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这个概念和“公民”一词在考试中是个易混点,后者是指享有某国国籍的人称之为某国公民,其是以国籍为标准来定义的。所以,我国《民法总则》中个人信息权的享有主体不仅包括在我国的中国人,还包括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其次,从义务主体的角度说,除了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主体都是义务主体,《民法总则》当中所说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具体指的就是任何的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如,有限公司、社会团体、合伙组织,甚至刚出生的婴儿。再次,从权利内容的角度说,个人信息权是一种绝对权。其义务主体是除权利主体以外的任何人。从《民法总则》的规定来看,权利内容是“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为义务主体提供了一个行为的确定性的立法指引,即一,应当保护权利者信息安全;二,不得非法侵犯权利者个人信息。如,对于相关职业资格的许可单位,应当妥善保管资格申请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等重要信息。不论其有无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都不得不经其同意,就将其报名时的个人信息卖与第三方以谋取私利。再如,对于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权力主体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传播个人信息,侵扰个人生活安宁。像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单位,装修公司、家具厂等,买房者一旦实施完成了买卖房屋的手续,就会频繁接到很多家装公司的来电,这对于个人生活安宁带来了很大的侵扰。综上所述,《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规定中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私法理念为个人信息权的立法发展和个人信息的实际保护起到很深远的作用。
㈧ 司法考试里的行测、申论、民法和公务员考试里的怎么不一样!
你考试考蒙了啊。。。。。司法考试哪来的申论什么的。
司法考试靠的全是法律
㈨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民法和刑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会有刑法和民法方面的内容。
公共科版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权论两科。考试没有指定教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而刑法和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国考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基本都有刑法和民法的内容,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
至于报考与国家司法相关联公务员职位的,刑法和民法试题肯定是少不了的。
㈩ 公务员考试有没有民法和刑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会有刑法和民法方面的内容。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内职业能力测验和容申论两科。考试没有指定教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而刑法和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国考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基本都有刑法和民法的内容,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罢了。
至于报考与国家司法相关联公务员职位的,刑法和民法试题肯定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