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回避
① 最高人民法院重审回避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对人民法院将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的,对同一案件,只能发回重审一次。第一审人民法院重审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仍有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同一案件进行再审的,只能再审一次。
上级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只能指令再审一次。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再审判决、裁定需要再次进行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提审。
上级人民法院因下级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而指令再审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三条 同一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对同一案件只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一次。
前款所称“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一次”不包括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审查后用通知书驳回的情形。
②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
应该这样理解,传递关系,本来国人的关系都复杂。建议不代理避嫌啊
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有效吗
已经失效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内规定
第十五条容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2000〕5号)即行废止;本规定施行前本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④ 怎样理解最高院关于审判人员执行回避规定的第三条。
最高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三条是:回 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答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具体案例情况是 1 原告三次起诉,同一个案由。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审判的都是同一个审判员。 2 同一个审判人员在离婚纠纷中参与了审判,后,又是这个审判员参与了与离婚纠纷中财产分割有争议的抚育费纠纷,即:离婚判决是这个审判员参与,后面的抚育费纠纷涉及到离婚判决财产处理争议问题,也是这个审判员参与。
⑤ 我国的审判制度是什么
1、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
即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刑专事诉讼法》第属十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2、我国保留了死刑制度。
《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任职回避制度的实施方案,还有效么
你好!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内》已经废止,新的是容2011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7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2000〕5号)即行废止;本规定施行前本院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如果对我的解答还算满意,请采纳答案并给好评吧,有什么法律问题还可以进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询,您的肯定是对我的最大鼓励!
⑦ 法院能否对已履行完毕的民事调解书进行再审
我现在来回答您的问题,希望为您解忧:
首先您看看再审是怎么回事: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的再行审理,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属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的特点是:
1、提起再审的主体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或本院院长
2、提起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3、提起再审的时间是判决或裁定生效以后,没有截止时间限制
那么,现在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1、可以再审。民诉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2、如果法院认为冒充法人代表身份参加诉讼的行为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民诉第一百七十九条)
民诉第一百七十九条,修改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3、是执行问题。属于非诉范围。如果再审中翻案的话,执行庭会根据新的判决书执行回转。
即法院可以将您说的“履行完毕多年的民事调解书,即以物抵债 (已经过房管土地部门过户)且权利当事人(原告)又有偿转移给另一公司的资产裁定返还给债务当事人(被告)。”还回去。
4、给您的建议尽快请相关律师商谈此事,研究对策。我国审判监督制度,不同于一审二审。
以上为我的意见,仅供参考。最后愿你早日摆脱诉累。
⑧ 法院的审判委员会是干嘛的什么人有资格可以进入这个委员会呢
1、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主要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2、审判委员会的委员:
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2)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3)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
4)审判委员会的会议由法院院长主持,成员由院长1人,副院长、庭长、资深审判员若干人组成,组成人数是单数
(8)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回避扩展阅读
审判委员会不同于合议庭,它不直接开庭审理案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以下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才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1、拟判处死刑的
2、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
3、检察院抗诉的
4、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
5、其他需要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6、独任审判的案件,开庭审理之后,独任审判员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应当在合议庭审理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应当充分听取合议庭成员关于审理和评议情况的说明。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如果有意见分歧,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笔录。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的判决书和裁定书,应当以审理该案件的合议庭成员的名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