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刀刑法
发布时间: 2021-01-14 09:19:12
A. 推出午门,秋后问斩,古代的刑法处置是怎样安排的
(古代刑杖击图)
另外,行刑犯人的刀亦有讲究。罪轻的用快刀,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尽量让罪犯减轻痛苦;官做得大而且犯罪很严重的,就要用钝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半开刃的那种,这种刀在行刑时,刽子手还会故意不使出太大的力气,而且分别砍几刀,甚至数十刀之后罪犯才被砍死,这就等同于当着老百姓的面,告诫这群当官的,为官一定要清正廉洁,不要胡乱贪污,更不能坑害百姓,否则被杀头不说,死之前还要备受一番折磨。
因此,明朝的“廷杖”,是因为大臣触犯了逆鳞之罪,才被责罚的,这是以儆效尤的作用,只是被大明的“武世二帝”表现得过度了,出现了把大臣杖击而死的现象,遂有了“推出午门斩首”之传言。实际在明朝,重大官员犯罪会在“午门会审”,几层手续严批之后再予以定夺,如若最终被判定为死刑,则有指定的地点予以实施,一般是在西四牌楼执行,即:西市待命。而清朝则由西市挪到了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彼时,囚犯也是自东向西排列好,刽子手也是按照顺序,逐次执行。
因此,古代对于罪犯的惩戒以及斩杀都是有规矩的,在古人眼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天意,天人合一,不能与大自然相违背,更不能逆天而行。因此看完我的这篇拙文,想必大家对所谓的“秋后问斩”、“推出午门斩首”、“菜市口斩首”等词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