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和总则
A. 刑法分则对总则的变通规定有哪些
从当今世界各国刑法体例安排来看,均由总则与分则两部分组成。其中,总则规版定犯罪权与刑罚的一般原则、原理,分则规定具体的犯罪及其法定刑。
对于刑法总则与分则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一种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进而认为既然总则规定的是一般性规定,那么理应适用于所有分则条款,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总则条款的滥用,司法人员动辄以总则规定来排除分则条款的适用。
事实上,由于总则的许多规定并没有抽象出分则的全部内容,或者说没有全面抽象分则的规定,因此,一些总则条款无法适用于全部分则条款。当刑法分则中存在着不同于总则条款的例外或者说特别规定时,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基本原理,应当排除总则规定的适用,优先适用分则特别条款,这就是所谓“刑法分则对总则排除适用现象”。
该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在重视总则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分则作为特殊性的一面。为此,对于分则规定的特殊与例外情形,有必要予以仔细甄别寻找,防止对总则规定的盲目适用,这对于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B. 刑法分则关于共犯的特别规定应当什么于总则共犯规定试用
如果刑法分则对某种共同犯罪行为有明确规定,则应当适用分则条文,不适用总则。你可以把总则和分则理解成一般法和特殊法的关系,特殊法也就是分则优先
C. 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刑法总则与抄分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袭,是结合起来的。
编:
我国刑法将总则和分则列为两编,把各种刑法规范科学而系统地纳入总则和分则之中,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刑法总则是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以及关于犯罪和刑罚一般原理的规范体系,这些法律规范是定罪量刑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及其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这些法律规范是定罪量刑的具体规则。
(3)刑法分则和总则扩展阅读:
刑法不仅按照编分为刑法总则与分则,还有附则,附则不另立一编,但性质上与总则、分则并列。
刑法分则包括: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渎职罪;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D. 刑法总则和分则哪个难
如果是过关考试
重点是总则
分则了解常见罪名,有些转换的要注意,如盗窃转为抢劫罪
E. 指南刑法分则为什么都是从十二章开始前面的呢
前面的叫刑来法总则,是讲述关于犯罪源、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等规范体系的, 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关系。总则统率分则,指导分则;分则是总则原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分则不得与总则相抵触。刑法总则是刑法分则扩张事由。为分则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规定。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认定犯罪,碗定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刑罚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明确了对各类、各种具体犯罪定罪量刑的标准。总则指导分则,分则是总则所确定的原理原则的具体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把总则和分则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定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china.findlaw.cn/
F. 拐卖妇女儿童罪总则与分则的异同
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犯罪对象的限制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仅指妇女和儿童。妇女,是指已满14周岁的女性,既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妇女,也包括具有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妇女。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 按照现行刑法分则规定,拐卖其他“人口”,如拐卖年满14周岁的男性,双性人等,则不构成拐卖人口类得犯罪。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黑砖窑事件”中,对于人贩子(黑中介)诱拐成年男劳动力进行出卖的犯罪行为,以及法院认定有拐卖9名智障男性在内的诸多未成年人的事实,法律竟然无法以拐卖人口罪处罚。这仅仅是因为现行刑法分则,将拐卖人口类犯罪的对象限制为妇女和儿童。
而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中第4 条明文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因此,作为人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他们的权利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拐卖人口的犯罪中,拐卖妇女、儿童行为固然应该受到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拐卖其他“人口”(如拐卖年满14周岁的男性,双性人等)就可以视而不见,不加惩罚了。
二、是否构成数罪的冲突:
我国《刑法》第240条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情节中的第三条规定: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不论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 、胁迫手段,也不论被害人是否有反抗行为,均视为拐卖妇女情节严重,不再单独定强奸罪。
事实上,奸淫被拐妇女的行为,从主客观要件上足以构成独立的犯罪,与拐卖行为既不存在牵连关系,也没有吸收关系,但是却作为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情节一罪处理,不符合我国刑法总则关于一罪与数罪的规定。
我国刑法理论通行的观点是以犯罪构成作为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犯罪构成可分为具体要件和共同要件,凡是基于一个确定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过失)实施一个危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为一罪;基于数个犯罪故意,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为数罪。拐卖妇女过程中发生的强奸行为是行为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临时起意,产生新的犯罪故意而实施的强奸行为。其强奸行为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拐卖行为符合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两种行为触犯了不同的罪名,但强奸行为不是拐卖行为的发展所必经的阶段,拐卖行为也不是强奸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因此,两个行为之间不存在吸收关系。同时,其强奸行为与拐卖行为不是出于同一个犯罪目的,从目的与行为的角度来看,奸淫行为与拐卖行为没有任何牵连关系,而是在拐卖妇女、儿童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犯罪意图,其意图支配下的行为足以成立独立的犯罪构成。因此,两个行为之间不存在牵连关系。从社会危害性看, 强奸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要大于拐卖行为, 即便是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 也应该是强奸的重罪行为吸收拐卖的轻罪行为,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或许立法的本意是为了平衡法定刑, 并且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数罪并罚和一罪处罚都是死, 但是其结果在刑法理论上却找不到立法依据。
G. 集团犯罪在刑法总则和分则中都有规定,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问题
集团犯罪,是从犯罪的角度给出的说法吧,是诸多形态各异的犯罪中的一种。这种犯版罪的实施者就是犯罪权集团。也就是说,集团犯罪之所以被称为集团犯罪,是因为它的犯罪人是个犯罪集团。
犯罪集团是共同犯罪的一种法定形式。
犯罪集团包括一般犯罪集团和特殊犯罪集团。
一般犯罪集团就是刑法总则第26条规定的,特殊犯罪集团就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的犯罪集团。对于别的罪来说,只要符合总则的规定,就是犯罪集团了,他们这些人实施的犯罪就是集团犯罪。但是对于特殊犯罪集团所能从事的罪行来说,必须还要符合分则特殊犯罪集团的具体规定才能被认为是犯罪集团,并成立集团犯罪。
举个例子吧,刑法第294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这就是一个集团犯罪,黑社会组织就是一个犯罪集团。要成立该罪,不仅应该符合刑法第26条的规定,还应该符合刑法第294条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定。
H. 刑法考研,分则跟总则的区别在哪总则是更侧重理论么
刑法考研的话,总则要比分则重要,总则主要内容包括了犯罪构成;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内犯与身份等问容题,都是刑法的难点,复习时应该以总则为主。分则主要规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不需要都复习,挑重点罪名看看就行,具体可以参照司法考试的刑法部分复习。
建议看看张明楷的《刑法学》,当下三要件说已经成为流行趋势,为理论界所接受,因此不建议看以四要件为主的刑法学教科书。
I. 刑法总则和分则分别指的是什么
总则,介绍的是基础概念,基本原理,让人了解刑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对分则起统帅作用。
分则,介绍的是具体的罪名与罚则,让人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是总则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