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失踪人民法

失踪人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1-14 14:54:35

㈠ 宣告失踪民法总则有哪些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6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公民失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必须有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

所谓下落不明,是指公民最后离开自己住所或居所地后,去向不明,与任何人都无联系,杳无音讯。认定公民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应当从公民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地或居所地之日起,连续计算满2年,中间不能间断,如有间断,应从最后一次出走或最后一次来信时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登报寻找失踪人的,从登报之日起计算。
必须是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利害关系人,是指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人身关系或者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包括失踪公民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与之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债权债务关系)的人。
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申请

申请书应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申请人的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其他有关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以外的能够证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机关。
宣告失踪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财产,指定诉讼期间的财产代管人。

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6条的规定,宣告公民失踪的案件,由失踪人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样便于受诉人民法院就近调查被申请人下落不明的事实,便于人民法院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也便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公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公告期间是寻找该公民、等待其出现的期间。公告寻找失踪人,是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必经程序。因为宣告失踪是一种推定,而这一推定又将给被宣告失踪的公民带来重大影响。所以,为了充分保护该公民的民事权益,使判决建立在慎重、准确的基础上,人民法院必须发出公告。

判决

公告期满,该公民仍然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应确认申请该公民失踪的事实存在,并依法作出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的判决。如公告期内该公民出现或者查明下落,人民法院则应作出判决,驳回申请。

㈡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几年构成失踪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专踪人。

自然人属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根据《民法总则》第四十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失踪人民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民法通则既规定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也规定了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知识产权,民事责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等具体内容。民法总则基本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

民法通则规定的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民事责任等具体内容还需要在编撰民法典各分编时作进一步统筹,系统整合。因民法总则施行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在此之前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规定不一致的,根据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已依据民法总则制定了关于诉讼时效问题的司法解释,而原依据民法通则制定的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只要与民法总则不冲突,仍可适用。

㈢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多少岁的可以申请宣告当事人失踪

下落不明,没有年龄限制。
民法总则
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内一的,利害关系人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㈣ 人走丢了已经报警了,我们该怎么找

1、回忆是否身上有特殊定位装置,告诉警察已知失踪人最后后出现的位置,有监控就调监控,没监控让警察协助走访周围的人。

2,去平常经常去的地方询问周边人群,是否见过,派亲朋好友从最后走失的地方周围的人,小店,报摊,环卫工等。

3,如果时间超过一天,就马上张贴寻人启事,在获得老人去的方向,大路小路的去贴,超市,酒店,饭店,菜市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张贴。

4,如果走失了有三五天,如果是在大城市,或是二线城市,可以去寻求环卫公司的帮助,每天每条路都有清洁工上班,可以在他们公司贴悬赏告示,让其中的人给你联系所有清洁工。

5、没有别的办法以后,可以上微博微信朋友圈寻求帮助。

(4)失踪人民法扩展阅读: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应当查清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财产,指定临时管理人或者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半年。公告期间届满,人民法院根据被宣告失踪人失踪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或者终结审理的裁定。如果判决宣告为失踪人,应当同时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财产继承程序

第二十一条 【失踪人财产代管】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人民法院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指定。没有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代管人,或者他们无能力作代管人,或者不宜作代管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公民或者有关组织为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即为财产代管人。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中的"其他费用",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和因代管财产所需的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拒绝支付失踪人所欠的税款、债务和其他费用,债权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代管人列为被告。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向失踪人的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的,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参考资料:网络—失踪人口

㈤ 民法关于失踪的认定

1,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亲属及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其住所地法院申请宣告为失踪人。

2,申请人应当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失踪的时间及相关请求。
3,法院公告三个月,期间如果下落不明人本人或者利害人未申请的,公告期满法院即宣告其为失踪人。
4,相关规定:
(1)《民法通则》规定:
第二十条 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第二十一条 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第二十二条 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的下落, 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
(2)《民通意见》规定:
24.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3)《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八十三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第一百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

㈥ 宣告失踪后,失踪人若还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有效。失踪只是法律推定的一种事实,可能和实际情况并不一样,此时失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仍然是存在的,其作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有效的。

㈦ 去报警警察说人在外地失踪的你要去他失踪的地方去报警才可以,现在我要怎么办,那人是我爸爸,怎么办

人在外地失踪的家属可以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就近报警是原则,不论在当地或在外地。

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应该在你父亲最后出现的地方报案,这样警方在查找时才会有迹可循。

异地人口失踪报案流程: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

二、办理失踪人口报案流程:

1、失踪人近期照片二张。

2、户口簿。

3、填写失踪人口案件登记表。

根据《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2年,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

(7)失踪人民法扩展阅读

《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

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

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民法通则》第二十二条

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的下落,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

㈧ 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被宣告为失踪人后,可以作为其财产代管人的有( )。

公民被抄宣告为失踪袭人后,可以作为其财产代管人的有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 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㈨ 人口失踪案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是民事案件。失踪超过2年以上可以宣布为法律认可死亡。
知道原因了比如发现尸体,或者接到勒索电话就是刑事案件。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及实物 发布:2025-10-09 17:46:18 浏览:921
行政法日期问题 发布:2025-10-09 17:36:32 浏览:981
司法部发检 发布:2025-10-09 17:33:35 浏览:456
经济法题目拟写合同 发布:2025-10-09 17:29:19 浏览:154
小学生道德讲堂体会 发布:2025-10-09 17:18:49 浏览:75
新编经济法教程2019年 发布:2025-10-09 17:09:13 浏览:768
园林公司法律分析 发布:2025-10-09 16:37:01 浏览:685
则依法治国 发布:2025-10-09 16:28:25 浏览:846
法官执业环境 发布:2025-10-09 16:23:48 浏览:932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峰上海 发布:2025-10-09 16:10:50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