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2009年卷三
⑴ 麻烦讲解一下司法考试2009年试卷三83题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据此可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是法定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因此,A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3条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据此可知,当事人的举证时限不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根据上述规定可知,B项命题存在瑕疵,命题者可能忽视了法条关于举证时限可以申请延长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因此,C项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法律没有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可以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作出规定。因此,D项错误。
⑵ 司法考试2006年卷三51
朋友,司考题做多了,已经陷入误区
这是多选题,A项和B项根据合同法专74条和属合同法52条很明显正确
C项合同法意见一12条规定、专属权利禁代位
D项 说法过于绝对了和主观,你自己也说了,瑕疵包括权利和物的瑕疵;你只考虑该赠与物的权利瑕疵而没考虑赠与物物的瑕疵。该房若安全质量问题造成丙的人身伤害,而甲又明知而不告诉。丙是有权因因受赠房屋瑕疵造成的损失请求甲赔偿的。不能否定这种情况可能性
⑶ 司法考试2008年试卷三第59题
《担保法解释》第84条规定,出质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产出质的回,不知出质答人无处分权的质权人行使质权后,因此给动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由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甲将电动车出质于丙的时候,实际上甲就是出质人,其不具有所有权但是合法占有动产,因此丙基于善意取得享有质权,A的说法正确,当选;《物权法》第217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由此,C的说法正确,当选;因此,丙是该电动车的实际占有人,在丙的手里电动车毁损、灭失的,丙是实际侵权人,因此,乙可以向丙索赔。D项说法正确。
⑷ 债的履行(09司法考试卷3)
首先要明白: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债的履行就是法律行为,怎么能举出事实行为的例子?债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法律行为。
⑸ 司考09年卷3第63题
不需要。
下面是一个司考复习计划。请阅读。
2014年司考考试时间为:2014年9月13、14号两天。
1、第一阶段:全面备考阶段,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3月30日止。
2、第二阶段:重点备考阶段,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1日止。
3、第三阶段:查漏补缺阶段,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4年8月25日止。
4、第四阶段:冲刺检测阶段,自2014年8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止。
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你可以去新华考资查阅你需要的资料,附带对司考真题的训练,新华考资有自己的一款司考真题软件,司考真题通,直接网络新华考资即可,司考真题通是一款集合历年真题的司考软件,不仅有完备的试题,还可以模拟考试场景。
你要是准备考14年司考的话,现在可以开始准备了。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可以考虑去新华考资听听课,我想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是零基础,不建议你自己散乱的看资料,要有步骤的来。
首先,要有三大本,无论是电子版还是书籍,都可以。但是不能没有。第二,要有对症的资料,如刑法、刑诉、民法、民诉等等,要看专业老师的教学课件,你要是之前对导师没什么了解,那我建议你直接去新华考资看看,让老师为你指导一下,推荐一些名师。第三:在复习,在复习一般就是处于冲刺了,那样的话,对真题来说,是你最大的资料库,你到新华考资下载真题通,对你一定有很大帮助。
附对于你复习司考,作为一个专业的司考人事,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把基础知识巩固牢固,这就需要诸多的练习题。去新华考资找找,有一个很不错的练习方式。会对你有帮助的。
第二,努力掌握法条的所有知识,这是司考的关键,你可以到新华考资与大家交流一下司考的经验,会让你受到很大的启发。
第三,视频音频资料,这样的资料,是提升资料,不可缺少,有的人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去年或者以前的,但我不建议你看盗版的,更不建议看之前的,因为每年不仅有变化,而且盗版的质量太差。你也可以到新华考资去,那里有最新的资料。嗯,暂时就这么多,如果疑问,可以继续追问。
祝司考顺利。
⑹ 07年司法考试卷三94题
本题考察返还请求权。可以参考2007年第6题,几乎是同一个知识点。
王某与丁某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丁某支付价款,王某交付房屋,但是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此时房屋所有权转移并未发生效力(物权法第9条),王某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此时,王某是否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研究王某的请求权是否成立,必须考察王某的请求权基础,即他依据哪一项法律规范,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请求权根据其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可以区分为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就返还请求权而言,也在物权和债权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在物权法上,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在债法上,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请求权主体为所有权人;(二)请求权相对人为无权占有人;(三)物并未灭失(物权法第34条)。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所有权的占有权能发生的请求权,只有所有权人,才能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自不必言。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能向无权占有人行使,倘物在他人的有权占有下,则有权占有这一事实就构成对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有效抗辩,并排除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效力(史尚宽认为对有权占有人,仍得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是有权占有人得为有效抗辩。是为请求权成立说与抗辩权发生说的区别,但这基本上是法律观念上的讨论)。物如果已经灭失,则物权因失其客体而归于消灭,所有权人的返还请求权将转化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应适用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规范。本题中,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不难满足以上(一)(三)要件,但是应注意到,丁某取得对房屋的占有,并非无权占有。该占有的合法权源,为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有效合同,以及已经完成的有效交付。根据王某与丁某之间的合同,王某负有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其中交付义务已经履行,使丁某取得了对标的物的有权占有,而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登记义务)尚未履行,不影响丁某之占有为有权占有的事实。丁某得以有权占有为抗辩,以对抗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使之不生请求效力。即,由于要件(二)不成立,故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我国合同法第235、377条等规定了返还请求权,这是一种独立的返还请求权类型,称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同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为有效合同产生的债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存在有效合同;(二)合同约定了当事人的返还义务;(三)请求权相对人为合同当事人;(四)物并未灭失。由要件(二)可知,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一般产生于租赁、借贷、保管、运输等合同类型。对于买卖合同而言,当事人并不在合同下负有返还义务。本题中,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王某负有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但尚未履行;丁某并未在合同下负返还义务。因此,要件(二)不成立,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题外的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由于其请求权基础不同,有时会发生竞合的关系,比如租赁合同到期后,作为出租人的所有权人即可以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也可以行使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此时两个请求权竞合,出租人可以择一行使。
综上,王某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相反,他有义务向丁某转移房屋所有权(办理登记)。拒不履行这一义务将产生违约责任。A对,B错。
小王是否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也可以通过上面两个返还请求权基础的分析加以判断。
小王为王某的继承人,根据物权法第29条,自继承开始时(王某死亡时)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小王为所有权人。他对丁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则完全与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做同样分析。简言之,由于丁某并非无权占有,王某对丁某并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小王继承了王某的全部遗产,此为对遗产的概括继承,在遗产价值范围内继承人有义务清偿被继承人之债务(继承法第33条)。故,就王某与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小王作为继承人须概括承受,他可以将已支付的价款作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继承,也须负担合同下的给付和移转所有权之义务。小王作为买卖合同的概括承受人,对丁某是否得主张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则与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权分析完全相同。简言之,由于买卖合同有效,丁某并无返还义务,小王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综上,小王亦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C对,D错。
⑺ 司法考试卷三考什么
⑻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参51题
呃,看来我答错了。丢分。。。
⑼ 司法考试08年卷三60题
60.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版时间。下列哪些选权项是正确的?
A.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女儿死亡
B.推定王某和李某同时死亡
C.王某和李某互不继承
D.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
答案:ABCD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本题中,王某、李某和女儿是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他们相互之间都是彼此的继承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王某和李某是其女儿的长辈,应该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其女儿死亡,其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A和D正确;又因为王某和李某是同一辈分,所以推定二人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关系,B和C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⑽ 司法考试09年卷三第8题
你自己也写抄出来了:办理了抵押合同的预告登记,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抵押该不动产的,仍可发生抵押权设立效果,只是顺位靠后。
注意是抵押合同的预告登记,才有顺位靠后的情况,而题目中是买卖合同,按照物权法20条的规定,不发生物权变动,甲无权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