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志
A. 琦君一生在大陆、台湾和美国各生活多少年
年份事迹1916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小名春英,童年在农村度过,上有兄长一位,因亲生父母早逝,兄妹俩就过继给伯父,由伯父潘鉴宗与伯母叶梦兰扶养长大,潘父与潘母即是琦君文章中所提到的父亲与母亲。1921年开始受教于家庭教师叶巨雄,研读诗经、唐诗、孟子、论语、唐宋古文等中国古典文学数年。1927年唯一的亲哥哥在北京因病过世。1928年举家迁居杭州。1930年考入弘道女中。1935年发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黄》于“浙江青年”杂志。1936年进入之江大学中文系就读(之江大学后来历经整并,最后并入现在的浙江大学),大学期间,受业于词学大师夏承焘门下,饱读中西文艺作品。“琦君”笔名的由来,是因夏承焘老师取“希世之珍琦”的“琦”字来称呼她,再加上“君”字的敬称。中日战争期间,父亲潘鉴宗与母亲叶梦兰接连因病过世,琦君遂成潘家支柱。1941年大学毕业,任教于上海汇中女中。1943年返乡任教于永嘉县中(今温州二中)。1945年抗战胜利回杭州,任教于母校之江大学,兼任浙江高院图书管理员,而后转入苏州法院担任机要秘书,开始了往后数十年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担任高检处书记官,之后转任台湾当局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同年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除了从事司法工作,这几十年间,琦君也在学校兼课教授国文,如淡江英专(今台湾淡江大学)、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中兴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1969年自法院退休。1976年写出作品《桂花雨》,并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7课。1977年随夫留居美国。1980年自美返国,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1983年再随夫留居美国。1999年以《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三十”。2001年返回故乡-浙江永嘉,参加“琦君文学馆”开馆典礼。2004年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2006年6月7日凌晨4点45分病逝于台北市和信医院,享寿90岁。琦君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山学术基金会文艺创作散文奖、台湾当局新闻局优良著作金鼎奖、“国家文艺奖”散文奖。琦君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小说《橘子红了》曾被台湾的公共电视台改拍为电视剧。其散文《春酒》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
B. 市政府机关有哪些部门
1、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是指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称为局、委员会、科、办公厅等。
2、 市政府办事机构1个:办公室;市政府组成部门27个: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局、科学技术局、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建设委员会、交通局、农业委员会、水利局、林业局、商务局、文化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环境保护局、物价局、城市规划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外事办公室。
3、其中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宗教事务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文化局与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容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4、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7个:广播电视局、体育局、统计局、粮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小企业发展局、法制办公室。
5、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6、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人民防空办公室。
(2)司法行政志扩展阅读
市政度具体表现:
1、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向上级人民政府提出的请示、报告,以及向下级人民政府发出的指示、命令等,均由市长签署。
2、市长全面领导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对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全面负责,副市长协助市长开展工作,或受市长委托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
3、市长召集和主持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的重大问题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由市长集中正确意见,最后做出决定。
4、市长有权就市政府的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等市政府组成人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