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印度司法体系

印度司法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1-17 05:49:18

㈠ 发文回应印度法院传唤一事的,是阿里巴巴官方吗

7月26日报道,阿里巴巴创始人被印度法院传唤,原因是阿里巴巴旗下UC览器遭印度前雇员起诉。该前雇员诉称,因对公司应用程序上审查制度和虚假新闻提出反对意见,结果遭到解雇。阿里方面回应表示,目前只是UC收到了传票,阿里总裁没有收到,也不应该成为被诉对象。

㈡ 印度昌迪加尔法院的介绍

印度的旁遮普省是印度从英国殖民地统治下获得独立后,本世纪50年代印度政府在喜马拉雅南麓山脚下称为昌迪加尔的一片干旱的平原上重新建立的印度最重要的一个省。

㈢ 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是因为什么

一名阿里巴巴旗下 UC Web 的前雇员,Pushpandra Singh Parmar,控诉该公司在对华不利的内容中进行审查,并且还在版 UC Browser 和权 UC News 展现假新闻,值得一提的是,该员工还狮子大开口,向阿里巴巴索赔 26.8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88 万元),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卫星城 Gurugram 的一家地方法院发出文件,文件显示:该法院向阿里巴巴公司、马云本人和大约十几名个人和企业发出传票,要求他们在 7 月 29 日出现在法庭,或者通过律师出庭。

㈣ 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具体是曾任职阿里巴巴印度公司一名雇员,他因对公司uc网站应用程序上的“审查制度版”和“虚假新闻”内容权提出反对,结果遭到解雇,所以把公司十几位高管全部起诉了。

㈤ 印度法院传唤马云,这样符合法律程序吗

印度法院传唤马云,存在符合法律程序的情况。

在印度法律中起诉人可以指定任何人为被告,但需要由法庭决定其是否符合法律标准。若法院认为起诉被告的理由无法成立,则不会对其发出传票。

本案是由印度法院受理,在法律程序上应适用印度的法律,即原告可以指定马云作为被告,然后由印度法院对马云作为被告的资格进行审查,若认为有正当理由,印度法院是有权传唤马云出庭的。

(5)印度司法体系扩展阅读:

根据《印度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原告按照传票通知的日期按时出庭,而被告没有按时出庭之情形下,如果印度法院认为传票合法送达,则法院可以下达裁定进行缺席审判。基于该规定,即使中国公司或个人不去应诉,印度法院也会缺席开庭并作出判决的。

本案中,若双方当事人已正式并合法收到传票,但被告仍然没有亲自出庭或通过其律师出庭,则法院可以通过“不发表意见”(No Say) 或“不予书面陈述” (No Written Statement) 的命令,该命令将影响被告今后提交书面陈述进行辩护的权利。在实操中,法院会严格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若任何一方未出庭,都会额外发送 3 - 4 次的通知/传票要求其出庭。

但若一方无论如何都坚持不出庭的情况下,法院才会颁发上述“不予书面陈述”的命令。但该等命令可通过向上级法院上诉的程序进行申诉要求驳回。当然,若一方无任何充分理由不应诉,不出席听证会,法院可依据法律缺席审判并做出法律判决。

㈥ 印度昌迪加尔法院的现代经典建筑

柯布西埃的主要出发点是不依赖机械的空气调节,而利用建筑本身的特点来解决当地烈日和多雨的气候所造成的困难。法院建筑地上4层,它的主要部分用一个巨大的长10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顶篷罩了起来,由11个连续拱壳组成,横断面呈V字形,前后挑出并向上翻起,它兼有遮阳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屋顶下部架空的处理有利于气流畅通,使大部分房间能获得穿堂风,这样以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当地的日晒和雨季问题。
法院的入口没有装门,只有3个高大的柱墩一直支承着顶上的篷罩,形成一个高大的门廊,柱墩表面分别涂着绿、黄和桔红3种颜色,门廊气势雄伟,空气畅通。从入口进去就到了法院的门厅,进入门厅以后是一个柯布西埃经常在建筑中心采用的横置的大坡道,人们可以顺着坡道登楼。一层有一间大审判室和8间小审判室,楼上也有一些小审判室,办公室。另外还有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和餐厅。它的平面形状是一个简单的L形。
法院建筑的正立面上满布着大尺度的垂直和水平的混凝土遮阳板,做成类似中国的博古架形式。到了上部,它们逐渐向斜上方伸出,使和顶部挑出的篷罩有所呼应。整个建筑的外表都是裸露的混凝土,上面保留着浇捣时模板的印痕。柱墩及遮阳板的尺寸特别大,使人感到十分粗犷,像是一座经过千百年风雨侵蚀的老建筑。门廊内部的坡道上也满是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孔洞,在其他地方,经常有一些奇怪的孔洞的凹龛;有的还涂上红、黄、蓝、白等特别刺眼的色彩。 法院的建成曾引起各国建筑师的广泛关注。这种巨大尺度的建筑构件,粗壮的入口柱廊,对比色块的处理,粗糙的混凝土饰面,大胆的抽象图案设计所形成的特殊建筑风格,被人们称之为“粗野主义”建筑。

㈦ 路印度一法院传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们有这个权利吗

7月26日,印度新德里一法院传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12人,在月29日前出庭。这件事的起因是一场劳务事件,一名UC印度公司的员工称自己因反对公司将不利于中国的信息屏蔽从而被开除,要求UCWeb赔偿。在此案的基础上,发生了上述传唤马云事件。但问题是,印度法院有权传唤吗? 那么印度难道真的这么糊涂?不一定,传唤马云这一行为的目的更可能是莫迪政府为了打压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而故意这么做的。毕竟UC印度浏览器在印度是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浏览器,使用者非常多。最近印度一直强制下架中国APP,所用手段称得上无耻,显然是学了美国那一套。但是使用这种转移民众注意力的方法最后只会得不偿失,从印度如今180万、美国确诊人数400万就可以看出,所以有时间莫迪政府还不如多想想怎么处理国内疫情。所以,传唤马云不过是印度政府一厢情愿的假把戏,其实他们并没有权这样做。

㈧ 印度的法律制度

古代印度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法律的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掌握古印度奴隶制法律的渊源,基本特点、基本制度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古代印度法律的发展和渊源
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纪以前整个南亚次大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各奴隶制法的总称。
一、产生
1、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后,印度有了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
2、前7世纪,原始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推崇并维护种姓制度。
二、发展和演变
1、由于奴隶制的发展和劳动群众反抗斗争的加剧,前6世纪,佛教以反对婆罗门教而登上历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广泛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
2、公元4世纪左右,由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以及民间信仰演化为印度教(新婆罗门教)。印度教是融合法经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则而成。
三、渊源
(一)吠陀
“吠陀” 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
(二)法经
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附属于吠陀。
(三)法典
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
以《摩奴法典》为最著名。
注、什么是《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它较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该法典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传播到东南亚及远东地区。
(四)佛教经典
总称:三藏(经藏、论藏、律藏),佛教法的中心内容为“五戒”。
(五)国王诏令。
第二节 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制度
一、种姓制度
注、1、什么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根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截然不同的。最高种姓为婆罗门,即祭司种姓,掌握宗教祭祀大权;第二种姓为刹帝利,即武士种姓,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种姓为吠舍,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属平民种姓;第四种姓是首陀罗,从事低贱职业,多数为奴隶。婆罗门教法所推崇和维护的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基本制度。
2、法典举例
二、注重保护高等种姓的所有权
三、高等种姓的债权受到特别保护
四、婚姻被认为是神意的结合,严格维护种姓内婚制,高等种姓一夫多妻,而低等种姓则一夫一妻
五、不同种姓同罪异罚
六、诉讼制度上缺乏统一而固定的法院组织,神明裁判
第三节 古代印度法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古代印度法律的特点
(一)与宗教密不可分
印度宗教众多,影响印度法律的结构、体系,使它异常复杂;法律与宗教密切联系,宗教教义依靠法律的力量贯彻实施,法律又依赖教义和信仰得以执行;
(二)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将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种姓制度。是“种姓法”。
(三)汇合法律、伦理、道德和哲学为一体,法典实质上是它们的混合物。缺乏独立地位。
二、古代印度法律的历史地位
(一)在印度法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印度法系
何为印度法系(死法系——历史遗迹)?

法系是比较法学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法系一般是指由若干国家和地区的、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法系并不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的总称,而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总称。由于对法系这一概念没有精确的解说,因此,学者们对世界上的法律应划分为几种法系也是各执一词。
有学者主张分为二大法系,即死法系和活法系,前者包括巴比伦、埃及等类型,后者包括英美、法德等类型。大多数学者主张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日本学者大多主张分为东洋和西洋两大法系。
有学者主张分为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或分为原始民族法系、东洋系和希腊、罗马法系。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否构成一个与西方两大法系并列的一个法系,在战后西方法学界一开始是有争论的。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在结构、形式方面同民法法系相似,因而应属于民法法系的一个分支而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系。但占优势的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由于在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方面根本不同于西方法律,因而应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系。为此,有的西方比较法学家在战后对传统的法系概念作了新的解释,将“法系”一词的含义扩大到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律。这里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比较法学家往往将当代中国的法律列为“三个主要法系”之外的某种次要法系之一。
有学者主张分为四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
有学者主张分为五大法系,即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或分为古代东方法律文化(埃及、楔形文字和希伯来法系)、古典古代法律文化(希腊、罗马、教会和海商法系)、北方法律文化(日耳曼、斯拉夫、凯尔特法系)、英美法律文化(英吉利、美利坚法系)和东洋法律文化(中国、印度、伊斯兰、日本等法系)。中华法系是指前5世纪的《法经》到7、8世纪的《唐律》(包括唐高祖的《武德律》、唐太宗的《贞观律》、唐高宗的《永徽律》等)到《清律》,1840年死亡。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与西方两大法系比较)有:君主与民主;道与法;刑与民。伊斯兰法系(7——11世纪)主要表现为古兰经、穆罕默德的言行、法学家的著作)。印度法系(前7——5世纪)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种姓”制度是基本特征(4种姓:婆罗门即僧侣、刹帝利即武士、吠舍即农民和商人等、首陀罗即最低劳动者)。
有学者主张分为16大法系,即罗马法系、英美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希伯来法系、希腊法系、日本法系、日耳曼法系、海上法系、寺院法系、凯尔特法系、斯拉夫法系、阿拉伯法系、埃及法系、巴比伦法系、大陆法系。

一般采用日本的穗积陈重的“五分法”即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印度法系是死法系;而伊斯兰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是活法系。

㈨ 全世界都在“嘲笑印度”,印度高院为何这样急眼

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面对雾霾天气,相关政府却拿不出很好的方案来,导致全世界的人都在嘲笑印度,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所以最高法院先急眼了,认为印度政府里的官员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所作为,还批评新德里的空气让人窒息,也从一方面谴责了政府官员。

而且印度在治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体制原因,印度的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很难在治霾方面达成一个共识,他们互相的推卸责任,不作为,这也是最高法院急眼的原因,不仅事情没有做好,内部却发生了矛盾,毕竟他们当务之急是怎么样来应对治霾,而不是互相争论和推卸责任。

㈩ 印度的司法体系是怎样的

印度实行联邦制,联邦下有20个邦和8个直辖市(截止于1978年)。各邦划分成若回干地区,地区又划答分成若干区。法院的设置与行政区划密切相关。联邦设最高法院。各邦和直辖市分别设高等法院,是该邦和该直辖市的最高一级法院。每个邦最少一个庭区(session divisions),一个庭区可能是属于一个地区(district),也可能共属于几个地区。每个庭区设置称为Court of Session的法院(本文暂译为“庭区法院”)。各邦在每个地区(除市区外)设地区治安法院。地区治安法院分一级和二级。一级治安法院为常设法院,二级治安法院是为特别的案件而设立的特别法庭。地区下面还可以设分区。在分区还可以设治安法院(或者治安法官)。

热点内容
论述行政法的含义 发布:2025-10-12 13:45:43 浏览:19
法官佛教 发布:2025-10-12 13:37:56 浏览:703
机关单位聘请法律顾问的目的 发布:2025-10-12 13:36:19 浏览:767
民法草案和民法典 发布:2025-10-12 13:12:53 浏览:616
市场退出制度经济法 发布:2025-10-12 13:10:10 浏览:740
2016退伍安置条例 发布:2025-10-12 13:05:44 浏览:246
医院骗保医生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3:04:17 浏览:721
田兴都律师 发布:2025-10-12 12:56:55 浏览:312
中国科技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10-12 12:50:22 浏览:909
法律硕士德语难度 发布:2025-10-12 12:41:51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