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张明楷刑法学案例集答案

张明楷刑法学案例集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1-17 18:07:06

⑴ 张明楷刑法学思想!

张明楷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承继并发展了德国和日本的三阶层理论
德日三阶层:构内成要件符合性、容违法性、有责性。
张老师的两要素说把犯罪构成分为客观违法构成要件和主观有责构成要件。认为一个行为若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合且直须同时符合这两个要素。而且不同于前苏联和我过现有的并列体系,张老师认为违法和有责是递进的,先判断违法,成立后再判断有责。

⑵ 张明楷 刑法学 第四版 pdf

刑法学【第四版】张明楷(146MB小版本高清晰).pdf

刑法学第四版张明楷.rar


请查收


⑶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出了吗

张明楷 《刑法学》第五版已经出版了
张明楷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独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曾独立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参加过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科研项目,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

⑷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关于盗窃的规定,特别是张明楷对于盗窃罪概念的定义..谢谢.

张明楷《刑来法学》第三版源第724页: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窃取的行为。不过,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张明楷教授在《刑法学》第四版中已经做了修改,第873页写到: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张明楷教授关于盗窃的界定不同于其他学者之处,主要在于对窃取含义的理解。一般学者认为盗窃是指秘密窃取,而张明楷教授认为“窃取是指使用非暴力胁迫手段(平和手段),违反财物占有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第三版P727),“窃取是指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第四版P877)。

⑸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关于盗窃的规定,特别是张明楷对于盗窃罪的定义。。谢谢。。越详细越好。。

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第724页: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版数额较大的财物,或权者多次窃取的行为。不过,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张明楷教授在《刑法学》第四版中已经做了修改,第873页写到: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张明楷教授关于盗窃的界定不同于其他学者之处,主要在于对窃取含义的理解。一般学者认为盗窃是指秘密窃取,而张明楷教授认为“窃取是指使用非暴力胁迫手段(平和手段),违反财物占有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第三版P727),“窃取是指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第四版P877)。

⑹ 张明楷刑法学下载

三个部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892038.html第一部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156153.html?from=isnom第二部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671986.html?from=like第三部分
三个部分都要下
第三版加进了新的研究观点。强烈推荐这本书,对刑法解释的首选之作

这个是PDF版本 用ADOBE READER打开

⑺ 张明楷《刑法学》

你好朋友,我看过张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学》这本书,你说的这种情况的意专意思是 如果出现这种极其罕属见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严重,刑法没有规定为有罪,那就是没有罪,但一样会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希望你顺利解决问题。

⑻ 张明楷 刑法学 第四版 pdf

您好:
我们网站有各种司法考试复习资料,您可以免费下载。
祝您好运!

⑼ 张明楷教授《刑法学》一书第280页提到的“构成要件的故意”的内涵是什么与“责任的故意”有什么区别

我不太理解你想问的是什么,但是我看了张明楷教授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对这段的理解是,如果行为人以为自己实施的是正当行为(如正当防卫),但是实际上其实是假想防卫,那他对于行为的违法性是不存在故意的,因此不能认为是故意。
若甲明知乙出现了假想防卫而利用乙,比如乙一直以为丙要杀他,丙其实也一直威胁乙说要杀乙,一天丙拿着锄头出现在乙的门前(丙可能只是刚从地里回来,当时并没有要杀乙的意思),乙觉得自己生命受到了威胁,就想在丙“动手”之前把丙杀掉,而甲刚好有一直与丙有过节,甲也知道丙此行并不是来杀乙的,因此,甲就利用这次机会,帮助乙实施了乙所认为的“正当防卫”,对于这个行为,根据法律效果的限制责任论,乙为故意,甲构成帮助犯,根据张明楷观点,乙为过失,甲为故意利用他人过失行为的间接正犯,即使甲不构成间接正犯,也能成立故意的帮助犯,这是因为张明楷教授认为对于正犯的假想防卫行为并不以故意为前提,而是以不法行为为前提。也就是是说,只要乙的行为构成假想防卫,甲的行为就可构成犯罪。

热点内容
西安有名气的离婚律师 发布:2025-10-12 22:12:56 浏览:763
财务公司前台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2 22:07:31 浏览:897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 发布:2025-10-12 21:46:25 浏览:104
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备案 发布:2025-10-12 21:37:14 浏览:411
司法鉴定案号 发布:2025-10-12 21:34:47 浏览:34
经济法托运单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10-12 21:19:22 浏览:37
经济法结算卡 发布:2025-10-12 21:16:52 浏览:690
检查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发布:2025-10-12 21:02:03 浏览:576
浙江在职法律硕士报销 发布:2025-10-12 20:50:38 浏览:119
长安区法院院长 发布:2025-10-12 20:38:05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