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是中国的吗

民法典是中国的吗

发布时间: 2021-01-17 19:32:16

民法典的中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起草。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法学院、中国建银集团法律部等单位的26人组成。梁慧星学部委员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该草案采用德国潘德克吞编制体例,分为总则、物权、债权总则、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七编,共计1947条。
我国首部民法典编纂今年或启动
2015年3月,张德江表示,将抓紧研究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最终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现有民事立法存在主体多元化、法律渊源众多等问题,并未形成系统。民法典有上千个条文,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多且复杂。如何将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串在一起,缺乏共识,需要处理好法典编纂和单行法的关系。此外,中国的民法典编纂,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立法经验,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反映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在实践中需要权衡。

Ⅱ 中国有过《民法典》吗

不管任何一个国家民法典的制定都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公民人身和财产权专利保护最基本的准则属,这也是人类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立法中最复杂、最巨大、最庞杂的过程,目前中国民法典正在加紧编撰,在此之前中国曾经几度开启民法典的立法程序,然而由于当时我国民事领域立法经验和立法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欠缺,几经搁置,最终只能针对总则部分的在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但是我们的法律人一刻也没有忘弃这件大事,就是为了继续积淀经验和技术等待合适的时机完成这项中国最艰巨的立法任务,2016年已就总则部分正式提到立法计划之中。

Ⅲ 为什么中国没有《民法典》呢

民事诉讼法民法通仄则

Ⅳ 我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

我国为什么需要制定民法典?
《决定》提出,要“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65年了,可是我国还没有颁布民法典,这在世界成文法国家的民事立法史上是罕见的。当今我国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发展更加需要民法典。现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理论准备、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我们应当乘此大好时机,加快制定民法典,使民法典成为巩固改革开放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工具,为世界法律文化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视个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注重商品交换,发展市场经济。伴随着的是民事立法的大发展,成果辉煌。立法机关宣布,2010年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形成的民法体系是初级层次的体系,不够完善,科学化程度不高。例如:缺少民法总则;缺少债法总则;关于人格权的规定不能适应新情况;单行法之间存在着重复、矛盾、冲突,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事司法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性,是产生社会矛盾的原因之一。这些问题都属于立法问题,不能用司法解释的方法解决。进一步说,即使全部单行法都修订好了,而不将其整合为民法典,也不是高层次的、科学的民法体系。
制定民法典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有何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质是限制行政权力,加强民事权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是转变重行政权力、轻民事权利的传统观念,改善官民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民法典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有利于推动这项改革和巩固这项改革的成果。民法典确立全面的民事权利体系,就为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利的关系奠定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在民事上“法无禁止即可行”,在行政上“法无授权不可行”,从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以上问题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魏振瀛作答)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需要扎扎实实的民商法律制度?
民法典是民事立法体系化和科学化的产物。以前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是不理性的。法律的体系化和科学化不是想扩张法官、检察官的权力,恰恰是限制他们的权力。要把各种抽象的知识变成更有体系化、更有逻辑的东西,对此,我们应该肯定它,不能认为这是背离人民的、繁琐的。过去我国在体系化和科学化上做得比较少,致使最高法院不断编制司法解释,也是迫不得已。
民法典对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显著。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最为典型,原来法国是相对落后的国家,民法典编制以后国力变强。德国也是一样,民法典对其工业尤其是工商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把普通国民的权利写清楚,体现了国民的重要性,有助于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我们讨论依法治国时,有的人认为这和公法有关,和民法无关。应该认识到依法治国需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民商法律制度,不能把依法治国停留在口头上。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民法训练,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法律依据。一个国家讲法治,必须把理想落实到一个个的行为规范中去,民法典的作用不可或缺。 (以上问题由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作答)

Ⅳ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5)民法典是中国的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第一章基本规定如下: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Ⅵ 为什么中国现在还没有一部《民法典》

立法必须依照社会发展而逐步推进,不能今天出台一部,明天就因为不适应社专会属现实而改了,常变法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是成文法国家,颁布一部法律不易啊;中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并且中国的法制史传统也存在重实体、重刑法的倾向。民法典的出台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现实的需要,涵盖民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才可以出台。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民法典的出台工作,现在民法类的部门法已经相对完善了。总则即民法通则,分则即是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只待最后编纂成民法典了。中国民法典的出台指日可待了!

Ⅶ 我国第一部民法典,难道以前没有法律吗

以前有法律,比如合同法,婚姻法等,但没有民法典。民法典是完善、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

热点内容
遵守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的词语 发布:2025-10-13 01:12:46 浏览:928
疫情司法警察 发布:2025-10-13 00:52:24 浏览:878
丛法官 发布:2025-10-13 00:43:52 浏览:738
我国立法数量 发布:2025-10-13 00:42:23 浏览:770
经济法苏苏和黄洁洵 发布:2025-10-13 00:31:03 浏览:521
行政诉讼法何海波pdf 发布:2025-10-13 00:19:12 浏览:699
法治在我心中讲座讲稿 发布:2025-10-13 00:08:40 浏览:737
经济法特征专业性 发布:2025-10-13 00:08:37 浏览:965
行政诉讼法二审上诉 发布:2025-10-13 00:07:01 浏览:745
聘用法律顾问项目招标文件 发布:2025-10-12 23:43:47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