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案例张明楷

刑法案例张明楷

发布时间: 2021-01-18 01:14:26

『壹』 刑法学研究是陈兴良还是张明楷最强

显然是张明楷更高一筹,陈兴良是中国刑法学泰斗高暄铭的高足,之前的学派还是版属于高派,权如果没有张明楷,陈兴良应该算是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个张明楷,而张明楷一出来就不同凡响,根本不买高暄铭、马克昌这些泰斗的帐,直接把高、马来赖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论颠覆。话说,这个四要件,的确很扯淡,都什么年代了,还死守苏俄的刑法理论体系,输了也活该。虽然高马出动很多弟子来围攻张明楷,但这些虾兵蟹将,根本不是张明楷一个级别的,攻击的越狠,破绽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书,可以分成两种:一张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编著的刑法学书。随着中国的改革,中国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采用张明楷的理论。这几年,陈兴良也逐步转向张明楷学派。

张明楷的刑法理论,奠定中国新刑法体系,未来二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人超过张明楷。

『贰』 求张明楷的案例

仅仅是为了司法考试的话,没必要如此……
张的理论体系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同样是一个问题,2年前和现在,张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学他?学日本刑法岂不更直接?

『叁』 张明楷的刑法学怎么样

其实他俩的刑法差别不大,过程可能有差别,但是结论基本都一致。

刑法一年一个理论,学哪个其实都没关系,张明楷的可能更主流一些。

『肆』 张明楷《刑法学》

你好朋友,我看过张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学》这本书,你说的这种情况的意专意思是 如果出现这种极其罕属见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严重,刑法没有规定为有罪,那就是没有罪,但一样会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希望你顺利解决问题。

『伍』 张明楷刑法学思想!

张明楷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承继并发展了德国和日本的三阶层理论
德日三阶层:构内成要件符合性、容违法性、有责性。
张老师的两要素说把犯罪构成分为客观违法构成要件和主观有责构成要件。认为一个行为若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合且直须同时符合这两个要素。而且不同于前苏联和我过现有的并列体系,张老师认为违法和有责是递进的,先判断违法,成立后再判断有责。

『陆』 张明楷和陈兴良所著的刑法学方面的书,麻烦大家给推荐几本!

张明楷的《刑法学》抄法律出版社的这个是作为研究生必看的,然后如果你没有基础看看陈兴良老师新出的一本《教义刑法学》吧,我导师推荐的,他就是陈老师的博士生~~~书不用太多,一两本足以!这两本书能在帮助你提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让你在理论方面有所长进!

『柒』 抢劫赌资刑法案例分析

我说两句:
既所谓赌资则无所谓应得,我们关注的仅仅是该赌资作为货币形式回而客观存在的原始答归属,若该赌资确系陈某、朱某二人所输,无论王某的取得手段,就暴力索回赌资的行为本身而言一般并不认为是犯罪(特别是不要误定为抢劫罪),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其实施行为的手段而言,可以考虑是否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王某的自杀行为如何认定?我们要看陈、朱二人的威胁是否导致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若是,我们甚至不排除故意杀人的可能,若不是,即自杀系王某的自由意志支配所为,则只能认定其死亡与陈、朱二人的威胁具有一定的牵连关系(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死亡结果本身并不是行为人所期待或放任发生的,甚至超出了他们可以预见的范围,故仍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该行为,所采取的暴力手段具有当场性,以剥夺被害人的生命相威胁;取财也具有当场性,本应以抢劫罪论处,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以抢劫论。考虑到事实情节构成,即“ 正当在场的张某同陈某、朱某商量调解时”,可以推断二人并非以直接剥夺被害人生命为威胁的内容,而只是为了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其暴力实现的当场性并不具备完全的现实可能性,故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论处为妥!

『捌』 关于《刑法》张明楷法益侵犯说与传统理论的一个问题

我之前在做一个案例辩论的时候刚好有仔细看了看这一系列的学说,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主观危险说、客观危险说和主客观一致说。
1、主观危险说:认为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只要主观上自认为其行为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即可定罪。这就是你说的,甲又杀人故意,即使射击稻草人,也是故意杀人未遂。这个学说的源头主要是特殊预防主义。但是按照这个观点,行为人误以为白糖是砒霜,用白糖毒杀被害人,这样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这种观点有扩大打击面之嫌,争议很大。
2、客观危险说: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客观上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才能定罪。即张明楷所持的观点——射击稻草人实际上没有任何危害性,所以不能定罪处罚。w两手插兜所举例的”迷信犯“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它属于手段不能犯,而射杀稻草人是属于对象不能犯,这个和我们所讨论的三种学说的方向不太一样,我主要是从三种学说的角度来分析危害法益的认定问题。
3、主客观一致说: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从主观上有侵害法益的故意,从大众认知的角度看,也认为其行为当时具有法益侵害性,则行为人构罪。举例:行为人和围观群众都认为行为人手中的枪支有子弹,行为人将枪支对准被害人头部开枪,结果枪支无弹。按照主客观一致说,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这个折中观点目前较为主流。(稻草人如果从第三人角度来看确实是人,那么甲故意杀人未遂)
张明楷持客观危险说,并且在刑法学第四版当中花了大篇幅批驳了主客观一致说。具体的我记不太清楚,只记得两点:首先,该理论不科学(我记得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时笑死了,一下子就想到了网络流行的““这不科学,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其次,所谓的大众认知的角度,不仅难以确认,更可能沦为裁判者的认知。

『玖』 张明楷在我国刑法学中的地位如何

众所之知,当代抄中国刑法学界,张明楷教授的学术地位已经相当巩固。

毫无疑问,张明楷教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在我的书架上,摆放着张明楷教授的如下书籍:刑法格言的展开,未遂犯论,外国刑法学,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刑法原理。不难发现,张明楷教授的书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书籍大多以专著为主,几乎没有与他人合著或充当书籍的主编;二是书籍大多坚持连续的学术观点,不存在矛盾和含糊之处,如张教授在其著作中,始终坚持的便是结果无价值论;三是对所谓学术权威,坚持以理服人的学术态度,既不妄自菲薄,无原则地逢迎,更不会无原则地反对。在我看来,正是上述学术态度,使得张明楷坚持的一系列学术观点逐渐为理论与实务界所接受。

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却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学术体系,最为关键的是,大多数学者甚至缺少必要的学术专著以阐释其自认为科学合理的学术观点。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刑法学界,很可能只有张明楷教授一人通过其各种学术专著,持之以恒地将其坚持的学术观点展现给读者。

热点内容
法院开庭要带什么 发布:2025-10-13 06:36:38 浏览:496
深圳劳动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13 06:36:35 浏览:91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汇编 发布:2025-10-13 06:34:29 浏览:620
红古区司法局 发布:2025-10-13 06:26:15 浏览:464
刑事诉讼法自考资料 发布:2025-10-13 06:22:26 浏览:582
北碚法学会 发布:2025-10-13 06:09:07 浏览:89
公司公车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3 05:55:01 浏览:782
南京大学2018法律硕士面试成绩 发布:2025-10-13 05:44:19 浏览:929
物业管理条例培训目的 发布:2025-10-13 05:43:39 浏览:479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含义 发布:2025-10-13 05:43:01 浏览: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