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和公平

司法和公平

发布时间: 2021-01-18 16:36:43

⑴ 什么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⑵ 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什么啊

复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制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根本性原则。
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⑶ 司法有失公平,公证

你觉得司法不公平不公证,审判不合理,公民有权力上诉最高法院,为自己争取合理的审判。

⑷ 公正的司法有什么意义

公正司法,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回济发展和社会答稳定的重要保证。
呼唤司法公正,评价司法公正与否,是任何文明社会公民的正当权利,坚持公正司法是对法权的一种制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然而近年来,为司法的程序外监督不断升级。程序外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司法不公现象。但是,由于程序外的监督大多是从普通的生活逻辑出发,主要关注的是实体结果的合乎正当,而司法的过程却是严谨的和理性的,更注重的是审判过程的合乎正当性,这就使得司法人员与其他社会主体在法律思维方式上产生了差别,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监督司法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和对立,损害了司法权威。
因此,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在任何国家,不可能也不应当仅仅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法官们自己的事情,维护司法公正应当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不仅需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更需要维护司法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

⑸ 如何推进司法为民和公正司法公平公信

请参考:
二、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
司法公开是我国宪法和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应当作为法院的中心工作来抓。要清醒认识现阶段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司法公开理念,从认识上彻底理解、认同司法公开。在此基础上,应当准确把握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目标要求:要以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新要求、新期待为动力,以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为重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以更高的标准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全面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促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二)重点推进,促进司法公开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一,在司法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均衡发展上下功夫。应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受理情况、开庭信息、保全措施及其他重大程序性事项,严格执行公开宣判制度,建立健全听证公开工作制度和案件信息同步查询系统。应推进裁判文书公开,明确裁判文书公开范围,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公开,扩展裁判文书公开渠道,推动裁判文书数据库建设,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工作,完善公众查阅裁判文书制度。应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案件强制执行措施、评估拍卖信息以及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不断完善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
第二,在司法公开形式与载体的丰富和创新上下功夫。应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实时性的司法公开平台,向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全面公开法院工作和案件信息。应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及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导。应加强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司法公开的拓展。应建立丰富完善的白皮书制度,全面细致地向社会展示法院各项工作成果,发现的问题及司法建议。

⑹ 司法严格公正的解释

司法公来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源,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严肃执法,秉公办案,实现法律所追求的社会正义。“法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活的力量。正义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权利的天平,另一只手握有为权利而准备的宝剑。无天平的宝剑是赤裸裸的暴力,无宝剑的天平则意味着法的软弱可欺。”①天平与宝剑共同构筑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理想和信仰,也是法治社会的崇高目标。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的保证,也是司法独立的基础和原因。

⑺ 司法公正可以分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两个维度对吗

是的,司法公正可以分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两个维度。
在对司法公正的理解中,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程序公正指的是过程公正,即司法过程应当有正当的法律程序,这些程序应当符合司法的内在本性和运作机制的公正要求。实体公正指的是司法的实体结果公正,它是指司法的结果应当以法定的事实为基础,正确适用法律的原则和规范,以实现司法公平的解决纠纷,处分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实体公正强调个案处理的公正性。
关于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目前学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优先论。实体公正优先论认为,司法结果公正是优先的、最终的公正,程序公正首先为实体公正服务。程序公正只是一种手段,实体公正才是最终目的。这种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但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和司法理论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在学界的影响日渐式微。程序公正优先论认为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逻辑起点,司法公正就是程序公正,当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程序公正优先。这种观点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司法改革时提出,目前在司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已经成为主流观点,甚至有人宣称“程序就是目的,法律就是程序”。
笔者认为程序公正优先和实体公正优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陷。
一、实体公正优先论的缺陷
首先,实体公正优先论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看到程序的相对独立性和程序自身的价值。法律程序的合理性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离开实体内容来评判的。比如,一般来说,公开的审判要比秘密的审判好,有当事人参与的程序要比无当事人参与的程序合理等。上述程序合理性的评判无需借助于法律的实体内容就可以独立进行。这说明程序是相对独立于实体内容的,程序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美国学者贝勒斯对程序自身的内在价值论述得非常充分,他认为,程序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于结果的,它们是独立于程序的结果之外的。我国学者陈瑞华认为,评价法律程序的价值标准在于它本身是否有一些内在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它在确保好结果得以实现方面的有用性。[1]
其次,实体公正优先论忽略了法律程序对法治实现的重大意义。法律程序除了对解决实体争议、正确适用法律有重要意义外,对法治的实现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法律程序在西方近500余年的法治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与法律职业并列被称为法治的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动力。具体而言,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是权利制衡的机制;是法律权威的保障;是解决纠纷效率的保证;是权利实现的手段。[2]
第三,实体公正优先论不利于我们的法理念与世界接轨,不利于开展国际司法合作和司法协助。我们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司法合作与司法协助是解决许多法律问题的必要途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已将程序保障和程序公正标准国际化。为了履行我们的国际义务,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司法合作与司法协助,我们有必要强调程序公正。
此外,我国法律文化传统上缺少“正当程序”、“程序公正”的基因。近代以来我国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深受将实体公正推向极致的大陆法的影响,而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又受到强调集中性、忽视个人权利、重实体、轻程序的苏联法制的直接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在司法审判中极力推崇实体公正,忽视甚至抵制程序公正。这样做的结果,即使最后裁判结果是正确的,也损害了整个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因此从根本上说是不公正的。
二、程序公正优先论的不足
程序公正是英美法的传统,它起源于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英美国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重视程序正义的传统和理念,即不是从某种外在的客观标准来衡量判决结果正当与否,而是通过充实和重视程序过程本身来保证结果能够获得当事人的接受。笔者认为,程序公正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程序公正可能会导致个案中的实质不正义,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正义。程序公正是用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规则调整社会关系,这就有可能会引起个案的不公正与不合理,甚至会对社会造成更大、更多的不公正。事实上,将程序公正推向极致的美国的立法和司法界已经意识到了强调程序公正、忽视实体公正有很多弊端,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如承认“侦查陷阱”所获得的证据在一定情况下合法有效等。

⑻ 如何认识司法的法律公正与客观公正的关系

客观的公正可谓是绝对的、事实上的公正,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状态,内因为社会关系十容分复杂,各种利益之间的的平衡并非易事,而且事实真相往往不为人知。
所谓司法的法律公正,其实就是司法公正,如前所述,由于客观公正的特性,司法程序中很难达到这种绝对的 完美的状态。加之司法程序除了公正之外,还要考虑效率的因素,所谓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因此,司法公正是在兼顾程序公正与效率的前提下,去追求向客观公正的靠近,但是不以完全达到客观公正为必须。其中程序公正可谓是追求客观公正的保障。程序越公正,最后的结果越趋向客观公正。
以上为个人理解,望采纳

⑼ 支持司法和公正司法是一个东西吗

支持司法公正和公正司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我以为支持司法是公众的一个态度,而公正司法是执法部门的一种态度。

⑽ 司法程序的公平正义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严格司法程序,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方面内容;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可靠保障。司法程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是维护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司法公正,强化程序意识是前提;
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司法公正,细化程序设计是核心。严格司法程序的核心环节是细化程序设计:
一方面,要完善程序规范。应当明确各种程序性违法的法律后果,以体现程序的严肃性,确保程序的不可违反性。
另一方面,要细化程序法。从形式上看,法律条文应详细厘定司法规程,使权利有所依,权力有所矩。法律条文必须达到适当的数量,才能避免由于文字的多义性而可能产生的歧义,确保司法实践中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法律规范,确保司法系统运行时自身的统一性,确保司法公正有一个坚实的成文法的支撑。
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司法公正,抑制程序违法是保证。司法实践中的程序违法现象,有的是因为法制不健全,有的是由于有些司法机关或司法人员置法律规定于不顾,在诉讼活动中不依法办案,有意、无意地破坏法定的程序规范,导致司法不公。
一方面,强化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诉讼程序的参与,为其行使程序选择权、程序异议权提供便利,并引入程序性裁判机制,及时解决程序争议,纠正程序违法;
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如切实推行审判公开等。同时,要健全制度和机制,在法官任用上,实行能上能下,有进有出,吸纳合格者,辞退庸劣者,重用优秀者;在法官待遇上,使其无后顾之忧;在法官权益上,使其有充分保障。培养法官的自尊感和荣誉感,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使其不敢程序违法,不能程序违法,也不愿程序违法。
司法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司法公正的历史。遵循、倡导司法公正,应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司法程序的意义和价值,严格司法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现实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热点内容
甘肃法官去世 发布:2025-10-13 17:04:49 浏览:174
最新劳动法休假制度 发布:2025-10-13 16:57:01 浏览:220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计算 发布:2025-10-13 16:27:56 浏览:625
刑事诉讼法考研笔记 发布:2025-10-13 16:27:08 浏览:310
法治社会的特征 发布:2025-10-13 16:22:16 浏览:596
法治湖南柔性治疆 发布:2025-10-13 16:19:31 浏览:348
邬律师 发布:2025-10-13 16:09:45 浏览:484
法学法医 发布:2025-10-13 15:50:57 浏览:512
广东省劳动法关于婚假假规定 发布:2025-10-13 15:48:40 浏览:597
北京房产拆迁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发布:2025-10-13 15:43:24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