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这个民法典

这个民法典

发布时间: 2021-01-19 04:29:27

『壹』 民法典制定的现实意义

民法典五大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正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并且试图通过法律编纂方式,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法治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民事立法的全面总结,是对我国立法经验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我国民事司法工作全面检验。可以这样说,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在民事立法方面已经走出了探索阶段,正准备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法律规范。
过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务院颁布的许多涉及民事方面的司法解释和民事政策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都必须比照民法典进行彻底的清理,凡是与民法典不一致的地方,都必须立即废除。中国民事法律规范第一次实现了法典化。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导向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绝对贫困不复存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总结过去民事立法成果,通过民事立法开辟新的未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肩负的神圣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正大踏步地向现代化阔步前进。
民法典是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中国从此告别贫困,走向现代化的美好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保留了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框架,同时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了新的法律制度体系,突出了人格保护的内容,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如何建立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必先按劳分配,实现劳动平等。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何解决市民社会基本的社会矛盾,这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课题。
民法从本质上来说,应当体现互助精神,强调守望相助,互帮互助。因此,全国人大讨论民法典(草案)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我国控制重大疫情的有益经验,纳入民法典,全国人大主席团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及时修改民法典草案中的有关内容,并且付诸表决。这充分说明,中国民法典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体现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精神的具体法律规范。民法典所确立的各项原则,有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但是,必须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守望相助,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则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如何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民法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19世纪法国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把民法这个充分体现互助精神的法典和商法这个充分体现营利精神的法典区分开来,民法解决的是民事关系问题,而商法则着重解决商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由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已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规则,因此,法国立法机构只需要把商人的规则加以认可,即可成为国家的法律。
这种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的原则与民事交往遵循原则的矛盾之处。换句话说,西方社会存在着商业化社会和非商业化社会,非商业化社会又可以分为传统的家庭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社会和社会组织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社会。
在保护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身份的区别,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为的差异。法国民法典着重解决商业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完全采用“外观主义”,强调商人的信用价值。德国则采用双重标准,侧重于关注商人的行为,建立了一套非常独特的商业伦理价值体系。
可以这样说,这种分别立法模式,旨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价值观念扩张所产生的问题。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之所以采用分别立法的模式,就是要防止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进入到民事领域,从而破坏守望相助和谐的家庭或者邻里关系。
20世纪商业活动日趋发展,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立法过程中,一方面保留传统的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单独立法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法律规则体系。我国在合同法中规定了许多商业合同,这是我国民法典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由于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是一种民事活动统揽全局的立法模式,因此,如果不了解民法特别法,那么,实施民法典过程中,有可能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判断。
可以这样说,我国民法典旨在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问题,但是,由于在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基本道德伦理体系关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精雕细刻,因此,民法典能否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还需要持续观察。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坚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中国抗击重大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全国人大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一个带有隐喻性质的立法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立法机关在如何保护公民权利方面,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
中国民法典呼应了人民的呼声,对那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民事主体,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并且制定了法律规范。譬如,对于我国长期存在并且在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个体工商户,除了民法通则作出详细规定之外,在后来民事立法中往往一笔带过,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民事立法机关认为,随着现代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传统民事主体譬如个体工商户即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主要市场主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民法典专注于“宏大叙事”,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小商小贩,缺乏应有的关注。
重大疫情所带来的失业问题以及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困难问题,已经纳入中央决策体系之中。“中央文明办”明确规定,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和流动商贩今后不再列入文明城市考评的内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终于意识到,在中国社会仍然存在中低收入阶层,他们收入来源于占道经营,来源于马路市场,如果不尊重小商小贩,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那么,中国民事法律规范将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民法典适应我国现存社会发展状况,对于过去那些被忽视的民事主体,给予必要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为他们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为了总结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经验,立法机关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衍生出了土地集体流转和经营权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集约经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信随着我国民法典的实施,我国城市和农村的面貌将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些过去不被重视的市场主体,有可能会挺起腰杆,生存得更加有尊严。农村土地所有权人,会更加充分尊重承包权人的利益,允许他们将承包的土地转让经营,从而使农民过上没有退休金,但是,可以依靠土地出租获取固定收入的幸福生活。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解决了我国民事审判统一化的问题。如何把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法律规范编纂成为现代化的法典,形成完整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解决我国司法统一化的问题,这是现代法治社会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不少学者反映,由于我国民事立法零打碎敲,以至于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不得不上穷碧落下黄泉,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法律依据,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之上,考察各个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作出司法判断。我国民法典颁布之后,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民法典就是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行为指南,法官再也不需要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会议纪要中寻章摘句,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民法典所确立的基本法律规范作出判决,如果民法典中没有具体的行为规范,那么,所有判决都必须符合民法典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中国主流价值观,也是国家价值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我国民法典中,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尽可能地融入到每一个法律规范,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多争议的案件。譬如,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如何证明是否构成侵权,“南京撞人”案件是否还会出现?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案件,法院是否会自由裁量,不同地区法院是否会作出不同的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充分吸取我国司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之中,从而使每一个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中国正处在多元化社会转型时期,将国家价值观法律化,面临巨大挑战。立法机关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使用法律的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规范,便于普遍实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价值观至关重要。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法学教育中,恰恰忽视了价值观教育。虽然法学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一样,都增加了有关意识形态的内容,但是从整体来看,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官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法官拒绝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足够的尊重,那么,在适用法律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新的分歧和矛盾。我国当前民事审判中的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法官意识形态出现了问题。由于一些法官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先入为主,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结果导致民事审判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偏差。我国关于合同、公司、婚姻的司法解释中,有许多规范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论,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因此,民法典颁布实施之后,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法律企业共同体的价值观教育,让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充分意识到,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那么,尽管法律条文烂熟于心,在司法实践中仍然会出现不应有的争议。解决我国司法审判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从条文到条文,而应该加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

『贰』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记忆力准备的意义这句话是谁说的

很多女孩子总是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所以我们时刻要谨记,一个男人能不能成为你的终身伴侣,一定要看他对你的态度,这态度包含着他对你的真心实意,也是他对你们这个家的坚定信念。

一段婚姻需要两个人去经营,一个新家需要两个人去建设。如果仅仅只有你辛苦付出,而他却坐享其成的话,这段婚姻和感情始终不会长久。男女之间的恋爱过程,或一见钟情,或经历坎坷,尽管有着各不相同的色彩,但一般来说,大致总是经过相识、交往、相互产生好感、爱慕直到相爱这样一个双方不断了解和感情深化的过程。恋爱中,为了最终实现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家庭的目的,双方总是力求达到相貌上的相互倾心、志向上的相互一致,情趣上的相互吻合,性格上的相互和谐,以及经济和事业成就上的相互满意。3
①不拒绝你们之间的肢体接触

女人不管她表现得如何外向,其实骨子里都是内敛的动物,而且本能的她们习惯隐藏自己的感情。言不由衷更是她们习惯的互动方式,有时候明明她已经有70分好感,可表现出来的却总是不足20分。尤其一个女人对异性的肢体接触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不是有好感,那会让她产生异常的抵触和厌恶情绪,但如果这个女人不仅不拒绝你肢体的接触靠近,还会非常的自然和开心,那么一定是内心对你有好感且希望你主动追求撩一撩自己表明心迹。但撩只是夸张比喻,千万不能成为暧昧的一种挑逗方式,不然很容易被定义为不尊重自己,而错失本来大好的姻缘机遇。

②总是有理由找你帮忙,然后约你出来

女人虽然处于弱势群体,可时代变迁如今的女人可以说个个是女汉子,独当一面很少有她们处理不了的问题,即便这个女人真的对一些事力不从心,因为面子,因为不想欠人人情,也不会主动向男人索要帮助,而一个女人若频发出“求助”信号,她总是能说出一大堆合情合理的原因把你约出去,那么其实男人你该懂得,女人的本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关键是需要多些给你英雄救美的机会。她更希望一来二去两人产生默契,从而自然地走到一起。所以不要再为自己那一点点处理问题的能力人脉或者维修技能而洋洋得意,因为那只能证明自己还根本没有翻译对女人的心。

不要去欺骗自己,也不要去勉强自己,即使是你现在深爱这个男人,如果他对你的态度不够端正,对你们婚姻的总是一副不自信的样子,那么这样的男人和你是根本就走不到最后的。

不懂得体谅你的人不要,虚伪的人不要,不负责任的人不要,只顾自己的也不要。

人生伴侣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之外再慎重,现在得不到没有关系,不好的不要,得到的就要最好的最适合的。

期待他的到来,期待有一段美好的婚姻,有一个美好的人能够陪你走完这一生。

③秒回你的每条信息

这一条是非常明显,也会常常出现的一个暗示形式,女人的生活可远比男人想的要忙碌,逛街吃饭约闺蜜,还有些非常励志类型,忙碌自己的事业或工作上的东西问题,或许男人不能体会,但确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太悠闲是真的,只是大家忙碌的点不同而已。

但当男人不论发怎样的消息,不管什么时候发送,对方总能秒回自己的信息,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整闲得要命,而是由于她真的已经开始喜欢上了你,才会如此关注自己的手机,即便是女人变得天天捧着手机,也是在等待你的问候和消息,而秒回举动其实已经暴露了女人的感情和不淡定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也有好感一定要懂得抓准机遇。

或许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态度和互动,然而在初期女人暗示阶段,这些举动也算是最为突出和常见的行为,人生很长,遇到的人也会有很多,但能够遇到一个对自己心动的人实属不易,若有意,请珍惜,切不可因为优越感爆棚而愚弄人的感情,因为很多过来人都曾经总结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要切忌。美好的爱情和婚姻要经历一个萌芽,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这就是男女之间的恋爱过程。

『叁』 走近民法典,民法典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66年的时间,经过了多少次的挫折,经过了几代人的期盼,民法典终于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我国第1部民法典,它象征着一个新征程,它象征着一个新生活,它象征着我们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民法典就这样用一种非常低调的姿态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很多人都不明白美英法典的重要性,也不了解民法典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们很可能因为民法典的出台而得到的一些更对我们有利的东西。

小区共有财产以及收入属于业主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电梯房广告的费用,停车场收取的费用,以及小区共有财产所有设施的收入,都是归全体业主所有,我们应该为这一条民法典点赞,这真的会影响我们每一个所在小区业主的生活,并且是好的影响是让我们能够更有底气的说出我是小区的业主,这个小区的一切都与我有关系,也都与所有业主有关系,而不是再去听那些物业的。

『肆』 法导课上,老师说民法法系有五大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 这五大

普通法系,又称英美法系,其法律渊源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其中判例所构成内的判例法在容整个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从19世纪到现在,其制定法也不断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释的制约。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种原则或规则对以后的判决具有约束力或影响力,由于这些规则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创立的,因此,又称为法官法。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国家还有一定数量的制定法,同时,还有一些法典。如美国的《统一商法典》、美国宪法等。但和大陆法系比较起来,它的制定法和法典还是很少的,而且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远没有判例法大

『伍』 民法典中有假币的这一条吗

民法典合同编中的重大问题

按:本文系王利明教授在最高法院第三巡回法庭讲座内容整理,转自公号“法语峰言”,整理人蒋浩天、郝书馨。

我们的民法典是七编制,以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体系。

法治的核心是限制公权,保障私权,这也是民法典的价值核心。

民法典一共有1300 多条,合同编有500 多条,可见合同编的重要意义。

一、合同法与债法总则的关系

1. 合同法应当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

合同法总则的体系是按照交易的顺序规定的,从交易的发生到消灭,我们应当尽量保持合同法总则的完整性,而非把目光过度放到债编。我们一直以来只有合同法,没有债法,不设债法总则编也是考虑到法官的适应性。

2. 在合同履行中应当将债的履行规则尽可能纳入其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

不设债法总则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债的分类往哪放。所以要把合同的履行这一章扩大化,从而吸纳债法的规则。

3. 有必要在合同编设置“ 准合同” 一节,规定各种法定之债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往哪放是一个问题。王轶的建议是采用英美法和法国法的概念,采取准合同这个概念,放在合同编最后。准合同概念源自罗马法,后来被英美法吸收。无因管理放在准合同是没有问题的,给付型不当得利放在准合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加害型不当得利是典型的侵权行为,放在准合同就有疑问。我的建议是加一个准用条款,适用侵权编的规定。

二、完善合同订立规则

1. 明确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

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是有争议的,第一种情形它是给交易双方提供交易的机会和场所,更类似于居间人的地位,因此应当适用居间的规则。第二种情形它是买卖合同中的卖方,这样直接适用买卖合同的规则即可,不需要专门规定。第三种情形它是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存在,此时适用代理的规则即可。这样一来,现有的规定基本是可以涵盖的,似乎没有必要做专门的规定。

2. 完善以实际履行方式订约的规则

合同法第10 条规定合同订立可以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这里的其他形式,主要就是以实际履行方式订立。我们认为,此时一方必须履行主要义务,这里的主要义务,必须包含未来合同的主要条款。什么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呢?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 条曾经做了一个规定,我认为这个规定有一定道理,但是当事人、标的、数量这三个因素并不能概括所有合同的主要条款,因此需要做一系列的细化规定。

『陆』 民法典这个丈夫瞒着妻子在外借钱挥霍其实应该服务妻子应该帮他还钱吗

丈夫瞒着妻子在外面借钱挥霍,如果钱没有花在家里没有花在妻子身上的话,那么妻子没有义务帮他偿还债务的。

热点内容
律师惯用手段 发布:2025-10-14 00:06:54 浏览:219
法硕法学书目 发布:2025-10-14 00:04:27 浏览:820
婚姻法里夫妻分居多长时间算离婚 发布:2025-10-14 00:04:07 浏览:569
婚姻法男方叫女方爷爷公公 发布:2025-10-14 00:03:11 浏览:810
遵守党的法规制度 发布:2025-10-14 00:01:38 浏览:303
婚姻法改年龄 发布:2025-10-13 23:34:41 浏览:895
南京国民政府婚姻法 发布:2025-10-13 23:31:14 浏览:258
凤阳法律咨询律师 发布:2025-10-13 23:27:18 浏览:960
罗马的诉讼法 发布:2025-10-13 23:21:53 浏览:593
李德顺依法治国 发布:2025-10-13 23:15:18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