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遗产

民法遗产

发布时间: 2021-01-19 10:07:10

民法典遗产继承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但目前民法典还未生效,现行《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2年。

❷ 民法典遗产继承,被继承者有一个女儿,父母,一个兄弟一个姐姐,该怎么继承

1. 如果被继承人留下了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遗产按遗嘱或版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权
2.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按法定继承处理:死者的女儿和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死者的姐姐、兄弟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
如果死者的妻子还在,妻子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3.继承遗产的方式:可以由死者的女儿和死者父母协商继承,协商不成时,也可以到法院起诉继承。

❸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新规定

遗产继承顺序有所调整,扩大了继承范围: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什么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

《继承法》第三十二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民法典继承了这一规定!

❺ 新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是否涉及2021年之前赠与的房产

遗产继承不涉及赠与,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如果赠与从民法典实施前持续到民法典施行后,适用民法典关于赠与的相关规定。

❻ 附有民事责任的遗产怎么分配

根据《继承法》来之规定,继承遗自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但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税款及债务清偿后,还有剩余财产的,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份额。
实践中遗产继承较为复杂,建议委托律师办理。

❼ 民法典遗嘱的形式有几种

遗嘱,是立遗嘱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愿,将个人合法财产预先进行身故后的分配。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中,从更尊重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角度出发,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新增遗嘱形式,并创设了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

背景

现行继承法出台于1985年,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法律规定,立遗嘱人需要通过自书或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方式订立遗嘱,并需要见证人在场。随着社会发展,更多的遗嘱订立方式出现。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打开手机便可以开始录像,甚至有机构开始探索互联网“区块链+遗嘱”的存证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订立遗嘱,能否得到法律的认可?

草案亮点

●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两种遗嘱形式;

●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立有数份遗嘱的,以设立时间最后的遗嘱为准;

●若立遗嘱后又实施了与遗嘱相反的法律行为,视为对遗嘱相反内容的撤回。

专家解读

行为与遗嘱相反以行为为准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智慧表示,在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中,有多处条文都体现出法律对立遗嘱人意愿的尊重。

现行继承法中,公证遗嘱被确认为效力最高的遗嘱形式,其余形式的遗嘱不得对公证遗嘱进行撤销、变更。但《民法典(草案)》对这一规定进行了较大修改,如果被继承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符合法定要件的最后一份遗嘱为准,也就是说,遗嘱效力确定的基本依据是遗嘱意愿表示时间的先后,而非是经公证与否。

公证遗嘱有着规范的办理程序,但要想对其进行撤销或变更,同样面临复杂的流程。如果立遗嘱人遇到紧急情况,又有新立遗嘱的意愿,严格的程序便成为了障碍。

此外,从草案中新增了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使得遗嘱的法定形式得以丰富。民法典颁行后,立遗嘱将变得更加便捷,这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民众对遗嘱形式灵活多样的需要。同时,草案规定遗嘱订立时需有见证人在场。

立遗嘱人还可以“行胜于言”,用实施法律行为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如果其行为与所立遗嘱内容相反,以其实施的行为为准。

草案新增的被继承人宽恕制度中,同样体现着对立遗嘱人意愿的尊重。即使继承人曾经实施过隐匿、欺诈、胁迫订立遗嘱等可能丧失继承权的行为,但其最终改过自新,被继承人也表示愿意宽恕,法律则不强制剥夺他的继承权。给继承人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也可能让被继承人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照料。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编辑:李拓

流程编辑 刘伟利

❽ 民法典增加了哪些遗嘱形式

第一,来增加打印遗嘱。依据新继源承法的规定,打印遗嘱是指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该等增设,主要源于时代的变化。原《继承法》于1985年颁布,彼时电脑、打印机等电子设备非常稀少,普通人很少考虑以打印形式设立遗嘱。社会发展到现在,电脑已经十分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打印,打印文件也远多于手写文件,可预见通过打印形成遗嘱文本的情况将越来越普遍。? 
第二,新增录像遗嘱。新继承法在原《继承法》规定的“录音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基础上,对形式要件进行了补充规定,增加了“录像”这一形式。通过录音录像形式订立遗嘱的,立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肖像,以及年、月、日。录像形式的补充,正体现出我国立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步性。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 发布:2025-10-14 04:59:50 浏览:365
劳动法产假辞职 发布:2025-10-14 04:46:12 浏览:753
破产法司法解释三全文 发布:2025-10-14 04:41:25 浏览:923
法院判还钱 发布:2025-10-14 04:36:02 浏览:516
卡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4 04:33:42 浏览:57
工作环境高温劳动法 发布:2025-10-14 04:33:04 浏览:540
民事诉讼法7天内立案 发布:2025-10-14 03:44:00 浏览:654
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法中案例 发布:2025-10-14 03:38:53 浏览:661
淘汰老旧船船法规 发布:2025-10-14 03:29:39 浏览:961
武汉市工资支付条例 发布:2025-10-14 03:04:44 浏览: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