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法規
⑴ CDM收益是怎麼上稅的
1.CDM項目所得稅優惠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關於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30號),首次明確了我國關於開展CDM項目的若干所得稅優惠政策,將進一步促進清潔發展機制市場在我國的發展。
為了從不同層面支持國內應對氣候變化事業,促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開發和實施,我國於2007年成立了中國清潔發展基金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基金的收取、籌集、管理和使用。關於清潔發展基金,財稅[2009]30號文件第一條明確規定,對清潔基金取得的四類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即CDM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上繳國家的部分,國際金融組織贈款收入,基金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國內外機構、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收入。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類收入並非目前我國清潔發展基金的全部來源,對清潔基金的其他來源,如基金管理中心開展基金業務取得的營運收入等,仍應按照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2.CDM項目實施企業可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CDM項目實施企業上繳國家收入准予在稅前全額扣除。溫室氣體減排量資源歸中國政府所有,而由具體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歸開發企業所有,因此,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因轉讓溫室氣體減排量所獲得的收益歸中國政府和實施項目的企業所有。《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外交部、財政部令第37號)明確了不同的CDM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額在國家和實施企業間的分配比例,財稅[2009]30號文件第二條第一款規定,CDM項目實施企業按照上述比例上繳給國家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即:
1.氫氟碳化物(HFC)和全氟碳化物(PFC)類項目,為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65%;
2.氧化亞氮(N2O)類項目,為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30%;
3.《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的重點領域以及植樹造林項目等類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為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2%.
二是CDM項目實施企業有關所得可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對按照規定比例上繳給國家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的HFC、PFC和N2O等CDM項目的實施企業,財稅[2009]30號文件規定,企業實施該類CDM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減排量轉讓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享受該優惠政策的所得,是指企業實施CDM項目取得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轉讓收入扣除上繳國家的部分,再扣除企業實施CDM項目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後的凈所得。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應單獨核算其享受優惠的CDM項目的所得,並合理分攤有關期間費用,沒有單獨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此外,我國在2005年已發生第一筆CDM交易,目前相關協議的有效期是2008年~2012年,而財稅[2009]30號文件是從2007年1月1日起執行,因此,對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施企業,應對2007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按該文件規定進行調整。
3.CDM項目不涉及流轉稅
我國和發達國家CDM項目的合作領域涉及多種方式,如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衛生填埋、綜合回收利用,或大規模植樹造林、草原建設和管理,或使用水利、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那麼,我國企業在CDM項目合作中向國外企業或組織收取的款項,是否需要根據雙方合作的不同項目,根據中國企業在該項目中提供勞務的形式徵收流轉稅呢對此,目前尚無明確的文件規定。但在現行政策下,我國企業在實施CDM項目中向國外企業或組織收取的款項並不涉及流轉稅。
第一,對於中國企業在CDM項目合作中向國外企業或組織收取的款項,不能按中國企業在該項目中提供勞務的形式徵收流轉稅。在中外雙方合作的CDM項目中,外國企業只是對合作的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其向中國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目的只是為了獲得該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而並不是為了獲得中國企業從事該項目所提供的勞務。也就是說,外國企業並不是中國企業在所合作的CDM項目中提供勞務的接受者,因而對中國企業向外國企業收取的款項不能按銷售應稅勞務徵收流轉稅。那麼,是否應將外國企業或組織提供的資金作為企業提供上述勞務所收取的價外費用,並入其勞務銷售額徵收流轉稅呢其實,無論是《增值稅暫行條例》還是《營業稅暫行條例》,其規定的應並入銷售額征稅的「價外費用」都是向購買者收取的,而不包括向購買者以外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因此,對我國企業向外國企業或組織收取的資金,也不能作為提供流轉稅應稅勞務所收取的「價外費用」,並入銷售額徵收流轉稅。
第二,對於中國企業在CDM項目中向外國企業收取的款項,也不能按「銷售溫室氣體減排量」項目徵收流轉稅。盡管從法律意義上講,「溫室氣體減排量」在國際市場上已成為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但根據我國現行流轉稅法規,並不能將其歸為某種流轉稅的應稅資產。根據《營業稅稅目注釋》,屬於營業稅應稅項目的「轉讓無形資產」,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商譽,「溫室氣體減排量」顯然並不屬於這里的任何一種「無形資產」。而增值稅中的貨物,是指「有形動產」,「溫室氣體減排量」顯然也不屬於增值稅的應稅貨物。因此,即使將中外企業CDM合作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作為一種資產,根據現行稅法,對其徵收流轉稅也是沒有依據的。
⑵ 什麼是CDM軟體
CDM是職業黑客專用的一款最新,功能比較完善的編程軟體,這款軟體從不在網上發布,只有內幕人員才可以購買,購買時還需要推舉人和認證推舉人。
⑶ 有人知道規定銀行辦公區和營業區不得超過多少米的文件嗎
銀行辦公區和營業區必須隔離,營業區必須保持獨立的營業場所,
下述文檔可以幫到你,看下吧
本篇文章來源於:安防知識網(www.asmag.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GA38-2004
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Regulations on level of risk and classification ofprotection for Banking business place)
2004-09-22發布 2004-1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布
前言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本標準是對GA38-1992《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的修訂。
本標准對GA38-1992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1.對原標準的章節和內容作了較大調整,取消了原標准中有關管理內容的章節。
2.將原標准中劃分的四個風險等級和相應的防護級別改為三個風險等級和相應的防護級別。
3.將原標准中劃分風險等級的表達方式由表格改為文字描述,使風險等級的劃分明了、易於操作。
4.對近年來在銀行營業場所採用的新設備、出現的新業務項目,如自動櫃員機(ATM)、自動取款機(CDS/CDM)、自動存取款機(CRS)、安全櫃員裝置(STS)、視頻監控數字錄像設備(DVR)、自助銀行、計算機室等均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要求和防護要求。
5.原標准對業務庫未予明確定義, 本標准引用了JR/T0003-2000中業務庫的定義。
本標准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A38-1992。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由公安部三局、中國人民銀行保衛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三利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派員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謝平、楊蘭平、袁鶴、顧 岩、鮑世隆、史奇中、施巨嶺、鄧慕瓊、劉玉成、徐志偉、滕雲海。
銀行 營 業 場 所 風 險 等 級和防 護 級 別 的 規 定
1 范圍
本標准對銀行營業場所的風險等級及其相應的防護級別作出了規定,是確定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採取相應防護措施的依據。
本標准適用於新建、改建和擴建的銀行、信用社、郵政儲蓄營業場所。其他金融機構的營業場所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的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17656 防盜安全門
GA/T73 機械防盜鎖
GA165 防彈復合玻璃
JR/T0003-2000 銀行金庫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銀行營業場所 Banking Business Place
各銀行機構辦理現金出納、有價證券業務、會計結算業務的物理區域。包括營業廳(室)、與營業廳(室)相通的庫房、通道、辦公室及相關設施。
3.2 風險等級 Level of Risk
銀行工作人員、現金、有價證券、重要憑證及相關設施等在營業場所環境中可能受到的危害程度。
3.3 防護級別 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on
為保障銀行工作人員、現金、有價證券、重要憑證及相關設施等的安全,銀行機構對不同風險等級營業場所採取的相應安全防範措施的程度。
3.4 業務庫 commercial vaults
指銀行機構為辦理日常現金收付業務而設立的現金保管庫房。其保管的現金是為保證正常營業的准備金,是銀行營運資金的組成部分。它經常處於有收有付的周轉狀態,屬於流通中貨幣的一部分。
3.5 自動櫃員機(簡稱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銀行提供給客戶用於自行完成存款、取款和轉帳業務的設備。
3.6 自動存款機(簡稱CDM) Commercial Deposit Machine
銀行提供給客戶自行完成存款業務的設備。
3.7 自動存取款機(簡稱CRS)Commercial Reverse System
銀行提供給客戶自行完成存、取款業務的設備。
3.8 自助銀行 Self Service Bank
銀行機構設立的電子化無人值守營業場所。由客戶使用銀行提供的自動櫃員機、自動存款機等自助設備,通過計算機、網路通信等信息技術支持,客戶可自行完成取款、存款、轉帳、和查詢等金融服務。
3.9 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 (簡稱DVR)Digital video record equipment
採用標准介面的數據載體(如:硬碟),通過數字圖像與信息處理技術而實現視音頻信息的數據採集、壓縮、解壓、存儲、回放、控制和傳輸的裝置。
4 風險等級
4.1 風險等級的劃分
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級別,由低到高為:三級風險,二級風險,一級風險。
4.1.1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三級風險單位:
(1)設在鄉、鎮;(村莊)、農牧區、山區或機關、院校、部隊、工廠等企事業單位內部的營業場所。
(2)現金出納櫃台不超過2個(含2個)的營業場所。
(3) 設有現金保管點,存放現金5萬元;(含5萬元)以下的營業場所。
4.1.2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二級風險單位:
(1)設在縣(含縣)以上城市、城鄉結合部的營業場所。
(2)與小型業務庫相連,庫存現金余額不足50萬元的營業場所。
(3)現金出納櫃台超過2個,不足5個(含5個)的營業場所。
4.1.3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一級風險單位:
(1)與大型業務庫相連,庫存現金余額50萬元以上的營業場所。
(2)現金出納櫃台6個;(含6個) 以上的營業場所。
4.1.4 下列風險部位的風險等級:
(1) 離行式ATM、CDM、CRS等按二級風險實施防護。
(2)離行式自助銀行按一級風險實施防護。
5 防護級別
5.1 防護級別的劃分
銀行營業場所安全防護的級別分為三級,由低到高為:三級防護、二級防護、一級防護。
5.2 防護級別的確定
5.2.1 防護級別的確定,原則上應與風險等級相對應。即三級風險單位應達到三級防護要求;二級風險單位應達到二級防護要求;一級風險單位應達到一級防護要求。
5.2.2 銀行機構也可根據安全防護的需要,結合營業場所的營業規模、現金收付量、周邊治安環境、公安機關應急能力等因素對防護級別進行高配,即對風險等級低的營業場所配備高於其對應防護級別的防護設施。
5.3 三級防護要求
5.3.1銀行營業場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堅固的金屬防護門或防盜安全門,防盜安全門應符合GB17656的要求。金屬防護門的鎖具應符合GA/T73的要求。
5.3.2 銀行營業場所二層;(含二層)以下窗戶應安裝金屬防護欄等防護設施。
5.3.3 銀行營業場所外圍有圍牆的,應設置防止爬越的障礙物或周界報警裝置。
5.3.4現金出納業務櫃台應採用磚石或鋼筋混凝土等結構。櫃台上方應安裝防彈玻璃,櫃台高度應≥800㎜、寬度應≥500㎜。
5.3.5 安裝防彈玻璃時,防彈玻璃的寬度應≤1800㎜,高度應≥1500㎜。防彈玻璃以上未及頂部分應用金屬防護欄(網)等防護設施封頂或至離地3500mm高度。採用二塊防彈玻璃錯位交接時,交接部位長度應≥100mm,兩塊防彈玻璃的間隙應≤30㎜。防彈玻璃上不允許開孔,櫃台內外需要通話時可加裝通話設施。
5.3.6 現金業務櫃台的檯面應設置300mm(長)×200mm(寬)×150mm(高,以槽底計算)底部為弧形的凹槽。
5.3. 7 現金業務區的出入口應安裝防尾隨用緩沖式電控聯動門。門體上有玻璃的,應採用防彈玻璃。防彈玻璃應符合GA165的相關要求。門體上的鎖具應符合GA/T73的要求。
5.3.8 現金業務區應安裝不少於2路獨立防區的緊急報警裝置。緊急報警裝置應能立即向公安110報警服務台報警,同時應啟動現場聲、光報警裝置。緊急報警裝置應安裝在隱蔽位置,且便於操作和維修。
5.3.9 緊急報警線路上一般不應掛接電話機、傳真機或其它通訊設備。如掛接此類設備,系統須具有搶線發送報警信號的功能。
5.3. 10 實行安全櫃員制的營業場所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實時監視、記錄現金支付交易全過程,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櫃員操作及客戶臉部特徵。視頻安防監控裝置還應能夠實時監視營業場所內人員的活動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辨別進出人員的體貌特徵。安防系統記錄資料的保存期不應少於30天。
5.3. 11 銀行營業場所應設衛生設施,配置自衛器材、消防器材和自動應急照明設備。
5.4 二級防護要求
二級防護除應滿足5.3的相關要求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5.4.1 營業場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能夠監視營業場所大門外人員往來情況及出入營業場所人員情況。回放圖象應能清晰分辨出入人員的體貌特徵。
5.4..2 運鈔交接區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運鈔交接全過程進行實時監視、記錄,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整個區域內人員的活動情況。
5.4.3 現金業務區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實時監視、記錄現金支付交易全過程,回
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櫃員操作及客戶臉部特徵。
5.4.4 非現金業務區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夠實時監視營業室內人員的活動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辨別人員的體貌特徵。
5.4.5 銀行營業場所內設置的自助機具;(指ATM、CDM、CRS等)應安裝攝像機,在客戶交易時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辨別客戶面部特徵,但不應看到客戶密碼。對裝填現金的操作區應安裝攝像機進行實時監視、記錄。
5.4.6 槍彈庫、計算機室等部位的出入口應安裝防盜安全門、與110報警服務台相連的緊急報警裝置及入侵報警裝置,能准確探測報警區域內門、窗、通道等重點部位的入侵事件。
5.4. 7 監控室應具備有線和/或無線通訊方式向110報警服務台緊急報警。
5.4. 8 視頻監控系統應採用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
5.5 一級防護要求
一級防護除應滿足5.4的相關要求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建立全方位防護體系:
5.5.1營業場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入侵報警設施,並應能與照明、視頻安防監控及聲音復核等設備聯動。入侵報警設施應能准確、及時報告入侵異常事件,即應在向安防監控中心值班人員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的同時,清楚顯示事件發生的部位、性質;(搶劫、盜竊、故障等),准確記錄報警時間、位置等信息,並能夠詳細查詢、列印以上內容。
5.5.2 業務庫防護除應符合JR/0003-2000的要求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
(1)庫區應安裝2種以上探測原理的入侵探測器,應能准確探測報警區域內門、窗、通道等重點部位的入侵事件。應安裝與110報警服務台相連的緊急報警裝置。啟動緊急報警裝置時應同時啟動現場聲、光報警裝置。
(2)業務庫清點室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對復點、打捆等操作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監視記錄,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工作人員的操作情況。
(3)業務庫守庫室出入口應安裝防盜安全門和可視/對講裝置。守庫室內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守庫人員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
(4)無人值守的業務庫應全方位防護。報警系統應具有紅外報警、振動感應報警、視頻移動偵測報警等多種功能的報警設備,並應有聲音復核裝置。安防系統應能實現遠程報警、圖像、聲音等信息的傳輸監控。
5.5.3 代保管箱庫的防護可參照本標准5.5.2執行。但安裝的攝像機不應看到用戶密碼。
5.5.4現金業務區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只允許授權人員在規定時間內進出並記錄所有出入人員、出入時間等信息。
5.5.5 現金業務櫃台應安裝聲音復核裝置,並能連續記錄交易過程的對話內容。
5.5.6 監控中心內應安裝安全管理子系統,並應設有線和無線兩種通訊聯絡方式。
5.5.7 安全管理子系統應採用計算機網路技術,以實現對安全防護其他子系統的控制與管理。
5.5.8 監控中心、守庫室應設衛生設施。
5.6 風險部位的防護要求
5.6.1 離行式ATM、CDM、CRS等的防護應滿足以下要求:
(1) 應安裝報警裝置,對撬竊事件進行探測報警,並應具備報警聯動及報警聯網功能。
(2) 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操作人員進行監視、記錄,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操作人員的面貌特徵。
5.6.2 離行式自助銀行的防護應滿足以下要求:
(1) 應安裝入侵報警裝置,對裝填現金區發生的入侵事件進行探測,並應具備入侵報警聯動功能。
(2) 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進入自助銀行的人員進行監視、記錄,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進出人員的體貌特徵,但不應看到客戶密碼。
(3) 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設備,對裝填現金操作區出入口實施控制。
(4)應能實現遠程報警、圖像、聲音等信息的傳輸監控。
希望可以幫到你 如果滿意請採納
⑷ 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GA38-2004)的風險等級
4.1 風險等級的劃分
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級別,由低到高為:三級風險回,二級風險,一級風險。答
4.1.1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三級風險單位:
a)設在鄉、鎮(村莊)、農牧區、山區或機關、院校、部隊、工廠等企事業單位內部的營業場所;
b)現金出納櫃台不超過2個(含2個)的營業場所;
c)設有現金保管點,存放現金5萬元(含5萬元)以下的營業場所。
4.1.2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二級風險單位:
a)設在縣(含縣)以上城市、城鄉結合部的營業場所;
b)與業務庫相連,庫存現金余額不足80萬元的營業場所;
c)現金出納櫃台不超過5個(含5個)的營業場所。
4.1.3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營業場所定為一級風險單位:
a)與業務庫相連,庫存現金余額80萬元(含8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營業場所;
b)現金出納櫃台6個(含6個)以上的營業場所。
4.1.4 風險部分
a) 離行式ATM、CDM、CRS等;
b)離行式自助銀行。
⑸ 《京都議定書》中六大氣體所規定的排放量
《京都議定書》又稱《京都條約》,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補充條框,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京都議定書》中具體指標是「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條約規定,發達國家從2005年開始承擔減少碳排放量的義務,而發展中國家則從2012年開始承擔減排義務。目前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而美國沒有簽署該條約(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京都議定書》約定的目標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京都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1. 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2. 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3. 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4. 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什麼是CDM?
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清潔發展機制的簡稱,是《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3個靈活履約機制之一,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合作進行溫室氣體減排的一種基於項目的機制。
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已完成工業革命的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承擔更多的歷史責任,但發達國家減排的成本是發展中國家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根據經濟學外部性和經濟最優化理論,CDM在減排目標最大化與全球經濟最優化之間找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平衡點,即對發達國家而言,給予其一些履約的靈活性,使其得以較低成本履行義務並減少減排義務對國內經濟的上海;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協助發達國家能夠利用減排成本低的優勢從發達國家獲得資金和技術,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對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實現共同減排目標的前提下,減少總的減排成本。
簡單點說,發達國家為了承擔減排目標,必將對現有工業化項目進行節能減排改造,這不僅僅增加了企業成本,而且對通貨膨脹水平、國民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目前的新能源新技術應用已經較為廣泛,進一步實現減排成本極高,從而出現了減排不經濟的現象,減排義務承擔受到了較大的挑戰。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工業化程度比發達國家低出許多,因此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方面,轉移成本要比發達國家低了許多,因此可以通過發展中國家多減排一些,發達國家少減排一些,來實現全球減排總量不變的目標。
CDM項目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全球減排工作設計的,發達國家通過技術和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大減排力度,從而抵減本國所應承擔的減排義務部分指標。目前CDM項目最為落實的實現方式為「碳交易」。
符合CDM要求的潛在項目包括改善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供應方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燃料、農業(甲烷和氧化亞氮減排項目)、工業過程(水泥生產等減排二氧化碳項目,減排氫氟碳化物、全氧化碳或六氟化硫的項目)、碳匯項目(僅適用於造林和再造林項目)。
什麼是碳交易?
由於發達國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這些發達國家進一步減排的成本極高,難度較大。而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也低。這就導致了同一減排單位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價差。發達國家需求很大,發展中國家供應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場由此產生。
《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履行溫室氣體減排義務時可以採取3種在「境外減排」的靈活機制:
1. 聯合履約(JI),指發達國家之間通過項目的合作,轉讓其實現的減排單位(EUR);
2. 清潔發展機制(CDM),指發達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與發展中國家開展項目合作,實現「經核證的減排量」(CER),大幅度降低其在國內實現減排所需的費用;
3. 排放貿易(ET),發達國家將其超額完成的減排義務指標,以貿易方式直接轉讓給另外一個未能完成減排義務的發達國家。
歐盟排污權交易體系(EUETS)規定,歐盟27國的廠商必須符合EUETS規定的二氧化碳減排標准,如減排量超標,就可賣出稱為「歐盟排碳配額」(EUA)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反之,如果減排沒達標,就必須從市場購買相應配額的排放權。
CDM機制的設立將二氧化碳減排量設計成產品,可以轉讓和交易,發達國家用資金和技術換取各種溫室氣體的排放權,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出售溫室氣體排放權直接從中獲益。
目前全球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包括EUA、EEX、場外OTC、BlueNext、Bordpool。
中國曾經是CDM機制的最大受益者,然而隨著2012的臨近,CDM由曾經的「救命稻草」變成了「燙手山芋」。根據《京都議定書》第一期承諾要求,2012年之前發展中國家無需承擔全球碳減排義務。那麼我國在2012年之後面臨著很大碳排放壓力。
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把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為完成此目標,建議制定國內碳減排計劃,並建立國內「碳交易市場」,在國內各省或各企業進行碳排放權交易。
2008年,中國相繼成立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邁出了構建碳交易市場的第一步;2009年11月17日,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促進中心及RESET(香港)公司在深圳聯合簽署了發起成立亞洲排放權交易所的合作備忘錄;2010年1月上海期貨交易所表示上期所將繼續關注、探索碳排放權期貨交易的可行性、交易風險的可控性、風險監測體系的可靠性等問題。
2010年8月上旬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9月發改委表示正在推動碳排放交易工作的進行,將就《自願減排管理辦法》徵求各方意見,並於近期出台這一政策。
⑹ 【急求】溫室氣體排放 AIR EMISSION(如CO2等)國家法律法規
1.2000年《中國抄進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名錄(第一批)》一共出過四批.
2.1997年,《關於禁止新建生產、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設施的通知 》
3.2001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哈龍替代品及其替代技術管理的通知 》
4.2000年,《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 》
5.2008年,《江蘇省二氧化硫排放指標有償使用收費管理辦法(試行)》
6.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⑺ 跳高(撐桿跳高)比賽中,是否可以免跳規則中有哪些規定
大型比賽中 有決賽及格線 如果跳過去就可以免賽 直接進入決賽了 撐桿跳規則:,運動員要將竿子插如到 插斗內才能起跳 起跳離地後,握竿的手不許向上。
⑻ 什麼是DOE能效認證
DOE能效認證:所謂DOE(DESignated Operational Entity,指定經營實體),是EB批準的獨立的第三方審定/核查機構,內負責對容CDM項目審定或核查等職能。
審定就是對申請的項目進行定性評估,判斷這個項目符合不符合CDM的要求;所謂核查就是對申請的項目進行定量評估,判斷這個項目產生了多少溫室氣體減排量。
DOE在CDM項目運作過程中非常關鍵,它直接決定了一個CDM項目能否成功注冊、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能否獲得簽發及簽發多少。
(8)cdm法規擴展閱讀:
DOE(指定經營實體)主要職責
以PDD為主要依據,對所建議的CDM項目進行審定; 出具審定報告,並提交EB,申請對CDM項目注冊; 以項目的監測計劃等為基礎;核查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在核查的基礎上,出具核證報告,並提交EB,申請向 項目簽發CERs。
⑼ 靜電的相關標准
靜電的測試標准分為器件級和系統級。器件級ESD分為HBM,MM,CDM,其中HBM的相關規范包括MIL-STD-833H Method 3015.8(美國軍標),JS-001-2012(ESDA-JEDEC發布的聯合規范),AEC-Q100(汽車電子協會)。CDM相關規范包括STM5.3.1-2009(美國靜電協會),JEDEC EIA/JESD22-C101-E(電子工程協會),不過上述兩個標准已經被JS-002-2014(ESDA和JEDEC發布的聯合標准)所取代。汽車行業的CDM測試規范為AEC-Q100-011-B。MM目前已棄用。
國際電工委員會的IEC 61000-4-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ection 2: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 Basic
EMC Publication(電磁兼容性(EMC)- 第4部分:試驗和測量技術- 第2節: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基本EMC出版物),.我國國家標准GB/T 17626.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試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IEC 61000-4-2和GB/T 17626.2規定要求的最高試驗電壓是接觸放電8kV,空氣放電15kV(不包括開放等級的特殊電壓)。
⑽ 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是什麼
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GA38-2004)
前言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
本標準是對GA38-1992《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規定》的修訂。
本標准對GA38-1992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1.對原標準的章節和內容作了較大調整,取消了原標准中有關管理內容的章節。
2.將原標准中劃分的四個風險等級和相應的防護級別改為三個風險等級和相應的防護級別。
3.將原標准中劃分風險等級的表達方式由表格改為文字描述,使風險等級的劃分明了、易於操作。
4.對近年來在銀行營業場所採用的新設備、出現的新業務項目,如自動櫃員機(ATM)、自動取款機(CDS/CDM)、自動存取款機(CRS)、安全櫃員裝置(STS)、視頻監控數字錄像設備(DVR)、自助銀行、計算機室等均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要求和防護要求。
5.原標准對業務庫未予明確定義, 本標准引用了JR/T0003-2000中業務庫的定義。
本標准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A38-1992。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由公安部三局、中國人民銀行保衛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上海三利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派員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謝平、楊蘭平、袁鶴、顧 岩、鮑世隆、史奇中、施巨嶺、鄧慕瓊、劉玉成、徐志偉、滕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