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獎促銷法規
A. 抽獎促銷合法么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么
我國《反不正來當競爭法》及《關於禁止自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對有獎銷售活動進行了詳細規定,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所以,抽獎促銷是否合法要看一個獎項的獎勵金額是否超過5000元。低於5000的合法,反之則為不合法。要受到工商處罰的。
B. 刮獎促銷活動,需要注意那些法律法規
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吧。
實踐操作中具體需要注意的細節:
1、最高獎的獎品價值不能高於人民幣5000元;
2、活動需要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或備案);
3、如果要找公證處對該促銷活動進行現場公證,最好早一點兒向公證處提出申請。負責任的公證處一般都會給你的活動規則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並且要求至少從布獎階段開始進行公證監督;
4、促銷活動策劃得比較大規模或者在公共場所進行的話安排專門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也許還需要轄區派出所批准。否則現場發生安全或治安事件會歸責到你的頭上。
C. 有獎銷售在法律上有什麼規定
1、《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一條 為了制止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附帶性地向購買者提供物品、金錢或者其他經濟上的利益的行為。包括:獎勵所有購買者的附贈式有獎銷售和獎勵部分購買者的抽獎式有獎銷售。 凡以抽簽、搖號等帶有偶然性的方法決定購買者是否中獎的,均屬於抽獎方式。 經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有獎募捐及其他彩票發售活動,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禁止下列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一)謊稱有獎銷售或者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二)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三)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者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四)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前款第(四)項行為,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認定,應當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 第四條 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 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前款所稱「質次價高」,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同期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質量和購買者的投訴進行認定,必要時會同有關部門認定。 第六條 經營者舉辦有獎銷售,應當向購買者明示其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種類、兌獎時間、方式等事項。屬於非現場即時開獎的抽獎式有獎銷售,告知事項還應當包括開獎的時間、地點、方式和通知中獎者的時間、方式。 經營者對已經向公眾明示的前款事項不得變更。 在銷售現場即時開獎的有獎銷售活動,對超過五百元以上獎的兌獎情況,經營者應當隨時向購買者明示。 第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隱瞞事實真相的,視為欺騙性有獎銷售,比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八條 有關當事人因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受到侵害的,可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 2、《關於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制止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附帶性地向購買者提供物品、金錢或者其他經濟上的利益的行為。包括:獎勵所有購買者的附贈式有獎銷售和獎勵部分購買者的抽獎式有獎銷售。 凡以抽簽、搖號等帶有偶然性的方法決定購買者是否中獎的,均屬於抽獎方式。經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有獎募捐及其他彩票發售活動,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禁止下列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一)謊稱有獎銷售或者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二)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三)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者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四)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前款第(四)項行為,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的認定,應當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備案。 第四條 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 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前款所稱「質次價高」,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同期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質量和購買者的投訴進行認定,必要時會同有關部門認定。 第六條 經營者舉辦有獎銷售,應當向購買者明示其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種類、兌獎時間、方式等事項。屬於非現場即時開獎的抽獎式有獎銷售,告知事項還應當包括開獎的時間、地點、方式和通過中獎者的時間、方式。 經營者對已經向公眾明示的前款事項不得變更。 在銷售現場即時開獎的有獎銷售活動,對超過五百元以上獎的兌獎情況,經營者應當隨時向購買者明示。 第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隱瞞事實真相的,視為欺騙性有獎銷售,比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八條 有關當事人因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受到侵害的,可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 第九條 在《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前發生的、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禁止的有獎銷售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後,一律不得繼續實施。但預先設定的開獎、兌獎時間在1993年12月1日之後,經營者仍然應當在預定時間按照預定事項履行其開獎、兌獎的義務---以上答案由家律網整理提供
D. 促銷商品活動不能超過5000元相關法律法規
您好!具體規定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權十三條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E. 抽獎活動有什麼法律法規的限制嗎
:《反不正當競爭法》。
:該法第十三條:「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採用謊稱有回獎或者故意讓內人員中獎答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 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應當事先將抽獎活動方案報當地工商部門批准。工商部門審查認為符合第十三條條規定的即可批准。你公司可以在批準的范圍內進行相關的抽獎活動。
F. 有獎銷售都是合法的嗎
現在的商家在促銷活動中不斷採用有獎銷售的方式刺激消費,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專也往往存有僥幸心屬理,希望自己購買的商品不僅物有所值,而且能獲得意外收獲。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百貨公司舉行有獎銷售活動的日子裡,人們的購買力特別旺盛,商店亦是笑逐顏開,喜上眉梢。但是,隨之而來也開始出現了消費者感到自己被欺騙的情況。那麼,法律對有獎銷售有沒有規定呢?法律對三種形式的有獎銷售行為作了禁止性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一)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因此,如果消費者在參與有獎銷售活動中,發現銷售者有以上行為,就可以認定銷售者實施了違法行為,欺騙了消費者,坑害了消費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G. 中國法律有規定活動獎勵獎金和獎勵物品價值不得超過5000元嗎!
沒有法律規定活動獎來勵獎自金和獎勵物品價值不得超過5000元,法律規定的是抽獎式的有獎活動最高獎金額不得超過五萬,至於其他非抽獎式的有獎活動,法律並沒有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
經營者進行有獎銷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
(二)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7)有獎促銷法規擴展閱讀:
抽獎式有獎銷售作為一種促銷手段,抽獎式有獎銷售可以提高提高相關商品的市場佔有率,促進商品流通,並給經營者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抽獎式有獎銷售運用適當,可以起到活躍市場,促進競爭的積極作用;運用不當,則會造成對競爭秩序的破壞,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抽獎式有獎銷售的直接目的是吸引消費者購買其商品或者服務,取得競爭優勢;而借有獎銷售發行非法彩票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直接通過此種手段獲利。不可否認,經營者藉助有獎銷售形式發行非法彩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消費者、增強自身商品或服務競爭力的效果,但是,這並不是其主要目的。
H.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法律法規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3條以列舉方式禁止經營者從事三類有獎銷售行為。國家工商行內政管理局1993年12月9日《容關於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對第13條加以細化,禁止以下列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1)謊稱有獎銷售或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2)採取不正當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3)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或者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4)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5)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經營者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商品或積壓滯銷的商品;
(6)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I. 抽獎類的有獎銷售是否違法
遵從國家規定的有獎銷售不屬於違法行為。有獎銷售信息必須明確,不得影響兌獎;不能存在欺騙方式;抽獎式最高金額不得超過五萬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
第十條 經營者進行有獎銷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
(二)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9)有獎促銷法規擴展閱讀:
有獎銷售不可隨意而為
據媒體報道,近日廣西一超市舉辦抽獎活動,一名2歲半男童幸運抽中了一輛寶馬車。但隨後當地工商部門介入調查,稱超市的抽獎行為涉嫌違法,可能面臨罰款。
商家舉辦的各種抽獎活動就是為了推銷商品、擴大銷售,是吸引消費者的一種手段,尤其到了節假日前,類似的活動就更多,而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抽獎、返券等。這些抽獎活動,看似是商家的銷售行為,但是按照法律也有不少限制性的規定,不能隨意而為。
根據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進行有獎銷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 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違反相關規定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可見,商家設置有獎銷售必須嚴格遵守上述規定,否則有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上述新聞中,超市的抽獎行為就是違反了「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五萬元」的這條規定,涉嫌違法。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發展,商場里的抽獎活動又蔓延到網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是聊天群形式在網上進行抽獎,線下領獎,無論是「集贊送」還是「抽獎送」,在領取時都普遍存在「兌換難」的問題,這種抽獎除了商業欺詐,還會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被泄露、合法權益受到侵犯。
消費者參與抽獎的初衷很簡單,往往是抱著「參與一下」「試試運氣」的心態,但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無論抽獎條件看起來如何誘人,消費者都要理性面對,不要為了抽獎而沖動購物,更要把商家的抽獎細則以及各種限制了解清楚,以免誤入陷阱。
一旦遇到營銷欺詐,也要保存好證據,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外,對於花樣頻出的有獎銷售行為,監管部門不能總是「遲到」,須加大執法力度,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督促商家規范經營,消除監管盲區;
通過多種途徑向商家宣傳反不正當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法律知識,幫助經營者自覺樹立守法經營的意識,營造公平守法的市場競爭秩序;
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獲取相關線索,依法運用法律賦予的行政指導、市場准入、行政監管和行政處罰等許可權,切實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J. 請問抽獎活動有什麼法律法規的限制嗎
法律法規對抽獎活動的限制: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版競爭法》
第十權三條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採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