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旗管理規定是規章嗎
① 我國對於「警旗」的使用有何規定
警旗可以在下列警務活動中使用:
(一)符合警旗授予條件的單位組建成立儀式;
(二)人民警察宣誓活動,入警、授銜、授獎、退休等職業榮譽儀式;
(三)警察節、閱警、重要典禮、紀念活動和重大節日的集會;
(四)維穩處突、搶險救災、安全保衛等重大警務活動;
(五)演練演習、實戰比武、警體賽事、文化宣傳、警營開放等重要活動;
(六)警用船舶執行水上巡邏、治安等任務;
(七)國際會議、交流培訓、執法合作等國際警務合作活動;
(八)其他需要使用警旗的警務活動。
(1)人民警旗管理規定是規章嗎擴展閱讀:
人民警察應當樹立警旗意識,尊重和愛護警旗,維護警旗尊嚴。警旗由公安部制定標准,統一監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負責警旗管理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政治工作部門是警旗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警旗授予、請領、核發和宣傳教育等事項;警務裝備保障部門負責警旗製作、發放、回收處理等事項;警務督察部門負責監督警旗使用、保管等事項。
警旗旗面為長方形,警徽置於左上角,底色上部三分之二區域為國旗紅,下部三分之一區域為警察藍。
警旗附屬物包括旗桿、旗桿套、系帶、球冠、矛頭、旗錐、旗穗、底座等。其中,旗桿為銀白色或者紅黃兩色相間的旋紋,旗桿套和系帶為白色,球冠、矛頭、旗錐和底座為銀白色,旗穗為金黃色。根據不同使用場合、情形,可以按照需要選擇使用警旗附屬物。
② 規定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規章按其性質、內容,可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和一般規章。
1.行政規章。按作者及其許可權,可分兩類:
(1)國務院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所屬各部、各委員會制定、發布的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和自治區政府所在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行政規章常用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
2.組織規章。是指對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原則、成員及其權利義務、機構及職權、活動及紀律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組織規章的常用文種是章程。
3.業務規章。是指對專項業務的性質、內容、范圍及其運作規范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業務規章的常用文種為章程。
4.一般規章。一般規章是各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和活動,在其職權內制發的規章。這類規章便是通常所說的規章制度。一般規章的常用文種有規定、辦法、准則、細則、制度、規程、守則、規則等。
【詞語】:規定
【拼音】:guī dìng
【詞義】: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
【近義詞】:限定
(1) [stipulate]∶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他在遺囑里規定,他的兒子們都得學手藝
(2)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定著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裝在套子里的人》
(3)[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預先制定的規則
關於獎金如何發放,上級最近有新的規定
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寫作應用)
(2)人民警旗管理規定是規章嗎擴展閱讀: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制定規章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其二,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其三,應當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應當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其四,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其五,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條文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
其六,涉及國務院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規章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制定規章。有這種情形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單獨制定的規章無效。
③ 規章和規定的區別是什麼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法律體系框架主要分為三層:第一層為法律,由回全國人大通過答。第二層為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分為國務院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由國務院通過的是國務院行政法規;由地方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是地方性法規。第三層為規章,規章分為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由國務院組成部門以部長令形式發布的是國務院部門規章,由地方政府以政府令形式發布是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由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發布。
④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是國抄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 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總體來說,法律>法規>規章。
⑤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屬於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於2006年11月1日國務院第15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制定的,由國務院總理簽發。
《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立法法》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⑥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屬於法律,法規,規章,還是地方性法規
答: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屬於法律,法規,規章,事實應該是地方性法規。
⑦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是什麼啊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容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⑧ 規章與規定的區別是什麼
既然您學行政法,肯定知道規章的含義。至於《行政復議法》說的規定,是指回針對不特定人發布的、能反答復適用的文件,也稱抽象行政行為。從字面上規定也包括規章。
但《行政復議法》規定,可以一並申請復議的「規定」的范圍不包括規章。後者是法律明確排除的。
讀法律不能光看字眼,要聯系法條上下文理解。
⑨ 規章、規程、規定、規范的區別
1:含義的區別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規程指是「規則+流程」。所謂流程即為實現特定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前後相繼的行動組合,也即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
規定是指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意指符合邏輯,客觀、真實、全面、完整、准確、及時,達標。
2:使用對象的區別
規章: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規章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一般規章。
規程:作程序貫穿一定的標准、要求和規定,如安全操作規程,工作規程,技術管理規程。
規定: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或者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泛指定出具體要求。
規范:榜樣,標准,典範,示例;標準的例子;如坐姿規范。習俗或法規;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准
3:詞語特性的區別
規章:作名詞
規程:作名詞
規定: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規范:作名詞,動詞等詞性
(9)人民警旗管理規定是規章嗎擴展閱讀:
例句:
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關鍵是要保證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內容具有民主性和科學性。
《煤礦安全規程》是2011年2月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編寫。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我們對於這項工作是規定了這樣的步驟的。」
老一輩的人說,這個人真本分,做事說話全憑良心,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說話誠實,現在的年輕人,露大腿。不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