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報銷條例
Ⅰ 新農合報銷條例
一、新農合報銷范圍,大致包括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 補償三部分。2015新農合報專銷比例又稱之為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參合人員的門診費用按以下規定辦理新農合報銷比例報銷:在合作醫療定點村衛生室和鎮街道衛生院均按25%報銷,門診補償總額每人每年最高報銷150元。二級(含)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醫葯費用不予報銷。住院報銷按以下規定辦理:(一)起付線。一級定點醫療機構100元,起付線以下的醫葯費用不予報銷。
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不設起付線。(二)報銷比例。一級定點 醫療機構住院不實行分段補償,符合報銷范圍內的醫葯費補償比例為65%。
三、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分段補償,分為5000元以下( 含5000元)、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和10000元以上三段(下同)。新農合醫療報銷不周全的地方可以選擇商業健康險作為補充(詳細情況依照當地相關部門發出的通告)
希望可以幫到你,還望採納
Ⅱ 新農合醫療報銷是怎麼規定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為:
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院診治所產生的葯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葯費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准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新農合的報銷流程及條件:
醫療費用實行現場報銷,由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在收費時進行減免,醫院按月對減免情況進行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門診醫葯費用報銷僅限鄉村兩級定點醫療機構,縣及縣以上定點醫療機構門診醫葯費用不予以報銷。住院縣內不實行轉診制度,到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轉診制度。
不能報銷醫療費的情況:
(1)住院陪護費,臟器移植,《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葯目錄》以外的自費葯品及自購葯品費用,救護車及其它交通費。
(2)打架斗毆、酗酒受傷、吸毒、戒毒、自殺、性病治療、交通事故等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3)殘疾輔助器具,整容矯形、鑲牙、配鏡等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4)婚檢、計劃生育手術、違反計劃生育規定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5)非病情需要不經批准或到非定點醫院住院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6)核磁共振等超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規定的自費檢查項目。
(7)根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規定不予以報銷的。
Ⅲ 新農合報銷規定
新農合重大疾病報銷比例
1.新農合大病保險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補償。參內合患者按現行新農合容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補償後,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扣減新農合大病保險起付線後,5萬元以內部分,補償比例為50%;5萬元以上至10萬元部分,補償比例為60%;10萬元以上部分,補償比例為70%。
2.按參合年度計算,年封頂線為25萬元。
參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按現行新農合政策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起付線部分,再由大病保險給予保障。
(1)起付線。2014年新農合大病保險設定起付線為7000元。以後隨統計數據及實際情況調整。原則上每年確定一次。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參合對象(農村貧困戶),起付線下降50%,為3500元。起付線每參合年度內只扣減一次。
Ⅳ 新農合報銷范圍
報銷范圍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為:參加人員在統籌期內因病在定點醫院住回院診治所產生答的葯費、檢查費、化驗費、手術費、治療費、護理費等符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部分(即有效醫葯費用)。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准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