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

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04 22:28:56

① 民間志願者團隊注冊需要那些規定

不同的省市,對志願者團隊注冊有不同的要求,以上海為例:
上海志版願者團隊網上權注冊指引(試行)
一、基本條件
1、熱心社會公益志願服務事業的團體;
2、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
3、具備一定的專業特長,擁有較固定的志願者50人以上;
4、可獨立開展並長期運作能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的志願服務項目,且在專業服務領域有較大社會反響,具備一定社會影響力。
二、團隊義務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志願者組織的相關規定;
2、履行志願服務承諾,傳播志願服務理念;
3、自覺維護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的形象,為志願者做好服務記錄;
4、自覺維護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
5、自覺抵制以志願者身份從事的贏利活動或其他違背社會公德的活動(行為);
6、履行相關法律法規及志願者組織規定的其它義務。
參考資料:
上海志願者網:http://www.volunteer.sh.cn/

② 誰知道剛頒布的《上海志願者服務條例》的具體內容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4月23日表決通過《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從6月1日起,志願服務所需的個人信息保護、安全、衛生醫療等都將有一定法制保障。另外,本市確定每年「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3月5日當周集中宣傳、弘揚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志願服務精神。

《條例》為世博會提供法律支持的同時,將會有效推動和保障本市志願服務活動長期又好又快發展。

志願者權益明確保障
按照《條例》,志願者享受選擇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獲得與所從事的志願服務相關的信息、培訓、條件或者保障等權利。志願者的個人信息受到保護,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公開或向第三方提供。另外,《條例》還規定了志願服務活動中志願者的補貼、重大責任風險迴避、人身保險等措施。同時,志願者也要履行相應義務,如接受志願服務活動組織者的指導和安排,履行志願服務承諾,尊重志願服務接收者的意願和人格、隱私等權利。保守在志願服務活動中獲悉的依法受保護的秘密等。

這些權益由誰來保障?對此,《條例》明確上海市志願者協會負責指導、協調全市的志願服務活動,明確民政是負責服務、監督、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門。另外,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支持和幫助本轄區內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
民政局主要負責對志願服務的管理、表彰和禁止行為的處理。如對志願者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對在志願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志願者和志願活動的組織者,予以褒獎等。
一些企業借招募志願者的名義使用廉價勞動力,個別人利用義診強行推銷葯品或保健品,如何處理這些行為?《條例》規定:「未經登記,擅自以志願者組織的名義開展活動的,由市和區縣民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志願者組織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由市和區縣民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並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鼓勵性條款不做硬性規定
「《條例》關鍵是倡導和鼓勵一種志願服務的精神和氛圍。」《條例》採用廣義的志願服務定義、狹義的適用范圍,「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條例》第28條規定,「鼓勵有關單位在招錄公務員、招聘員工、招生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聘用、錄取有良好志願服務表現的志願者。 」楊全心說,這一鼓勵性條款並不做硬性規定,主要是鼓勵和倡導志願服務精神。
「以促進為主,推動發展」是本次立法的基本思路,像「優先聘用志願者」這樣的鼓勵性條款《條例》中還有不少。立法中遇到不少有爭議性的觀點和提法,經過幾審後最終形成的《條例》,乃是經過了多方考量和權衡的產物。
為激勵更多社會力量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立法中曾有一方觀點認為,可設立公益性志願服務基金。但在立法調研中,另一種意見逐漸占據主流,根據社會的支持力度和積極性,本市可以設立若干個志願服務基金會,不宜作統一規定。《條例》最終採納了後者,沒有對設立志願服務基金作出特別規定。

③ 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關於你的看法的作文

作文立意可以從對待《條例》不同態度入手,①樂於助人,是一種朴實的中國傳內統美德。好人也容需要立法保護,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失望?是啊,發現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傷等緊急情況,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救死扶傷是義務,何必要立法呢。從道德面上升到法律層面,讓人會不會感覺到社會溫暖的一面沒了有的是冰冷的法律條文。
②但立法也是有針對性的,由於擔心遭遇麻煩、被人訛詐,不少人不敢出手相救,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果只是從道義的角度呼籲人們增強社會責任感,效果無疑微乎其微。因此,出台前述免責條例,讓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後顧之憂。相信還有更多的地方會用「急救免責」來破解「不敢救」難題。不過,相關部門還要讓更多的人不僅敢救,而且會救。無論傷患者及其家屬還是「好心人」都不希望急救變成「瞎救」,甚至造成新的傷害。所以,「急救免責」需要更多掌握急救技能的志願者作為支撐。遺憾的是,國內在這方面所開展的培訓還不普及,培訓效果也不如人意。在此,更期望我們的急救培訓工作能讓更多的普通人成為「有一手」的急救志願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普通人才敢於救人。否則,你再免責,他也不敢救。

熱點內容
以下選項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什麼 發布:2025-07-27 03:41:24 瀏覽:884
合同解除後還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7 03:34:10 瀏覽:622
深圳市會計條例 發布:2025-07-27 03:27:34 瀏覽:174
拒絕服兵役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7 03:26:06 瀏覽:195
吳傑律師 發布:2025-07-27 03:08:08 瀏覽:113
法律援助收訴訟費嗎 發布:2025-07-27 03:05:18 瀏覽:643
公共法律服務宣傳計劃 發布:2025-07-27 03:05:15 瀏覽:161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防治法律責任承諾書 發布:2025-07-27 03:01:11 瀏覽:529
姐姐的秘密社會與法下 發布:2025-07-27 02:50:28 瀏覽:811
抄襲罪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7 02:44:50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