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噪音法律法規
Ⅰ 蘇州裝修擾民的法規有哪些
1、依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因此,當裝修產生的噪音妨礙了鄰居們的正常生活時,實施裝修的業主理應在鄰居的主張下停止裝修。
2、裝修所產生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雜訊污染。《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二條第二款中規定,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而依據環境保護部2008年8月19日發布的《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中的規定,住宅屬於雜訊敏感建築物,其雜訊排放限值在40分貝到50分貝之間,該標准據專家通俗估計相當於兩個人在房間里說話,互相能夠聽清楚的一個音量,而超過這個音量,就可以算做噪音擾民了。
因此,距離較近的裝修噪音通常都已構成壞境雜訊污染,居民可以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投訴。
3、我國已有具體的法律法規對裝修擾民作出規定,居民可以依法主張自己權利。《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Ⅱ 法律上對裝修的噪音有什麼規定啊比如在時間在聲音分貝上什麼的。鄰居雙休日也非常大的聲音裝修,怎麼解
妥善解決的方法:與鄰居協商,規定一個裝修的時段,這樣,對方既可以完成裝修,你也可以免受噪音干擾的困惑。
一個是看你所處當地是否有裝修時間方面的法律或文件規定,或者是業委會通過的小區裝修施工協議,如果有的話就可以管理。
關於法律方面的條款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不受雜訊污染的義務,有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的權利。直接受到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減輕、排除雜訊污染的危害。
第四十七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第五十八條第三項,違反法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以罰款:(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河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劇名生活的環境雜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出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吃二百元一升五百元以下罰款。
另外,《物權法》有關相鄰關系的規定,相鄰權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該以不損害其他相鄰人的合法權益為原則。
原文出處及延伸閱讀課參考:http://www.proattorney.cn/h-nd-285.html
Ⅲ 100分懸賞 施工裝修噪音時間限制 法律規定
相關規定有兩個,GB3096-2008這是一個雜訊標准,相關標准你可以自己網路一下,另外一個是國回家環保總局(那個時侯還是環保總局,並沒有成立環保部)發布的一個文件規定,建築施工作業(含室內外裝修以及安裝作業)早晨不得早於6:00晚上不得晚於22:00。但是樓主,這答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們鄰居的裝修公司有沒有營業執照?那個裝修公司有沒有環境認證,否則的話,對於個人裝修隊環保法規管轄作用並不是很有效,因為環保的處罰只有罰款以及限期整改,那個私人的裝修隊…………不過這個問題你還是到街道也或者管片派出所反映一下吧!
Ⅳ 關於裝修擾民問題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可以和鄰居進行溝通或者可以報警,因為裝修的噪音擾民已經構成了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一條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減少裝修噪音的竅門
1、舊棉布
在拆改、水電開槽的過程中,使用工具都是重錘、沖擊鑽等機械,噪音非常大,施工時期短則3、4天,長則一個星期。施工時可以用舊棉布包裹機器,降低機器在轉動時產生的噪音。在地上鋪上舊棉布,可減少噪音的傳播,在拆改時拆掉的牆塊落在棉布上,撞擊聲音也會減小。
2、門窗
在裝修時閉好門窗可以有效減小噪音的傳播。同時門窗的選擇也有技巧,窗戶選擇隔音窗戶,門以防火隔音門為宜。不僅在裝修是可以減小裝修噪音,在日後的使用中也更有安全保障。
3、牆壁
光滑的牆面看起來美觀,但是降噪的效果很差。粗糙的牆壁可以讓聲音不規則的翻身多次,能夠有效降低噪音。比如電影院、教堂等大空間容易產生迴音,粗糙的牆壁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Ⅳ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是早上幾點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一般是早上8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版治法》規定:
法定休息日權、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在其他時段內作業的,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
(5)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擾民具有某種影響力的人或組織粗暴對待相關民眾利益的作法,一般指雜訊擾民。首先要看是否達到擾民標准,如果沒有達到投訴也是沒有用的。
裝修又稱裝潢或裝飾。是指在一定區域和范圍內進行的,包括水電施工、牆體、地板、天花板、景觀等所實現的,依據一定設計理念和美觀規則形成的 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設計方案。
Ⅵ 法律規定幾點停止家庭裝修噪音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環自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規定:「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在其他時段內作業的,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物業管理條例,有明確的施工時間規定,普通住宅小區裝修時間都是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到12點,下午14點到17點30分。有些管理松點的小區周六可以無噪音施工,但是星期天是不允許施工的,除非是未交付使用的小區。
Ⅶ 國家規定的裝修時間段 裝修擾民有什麼處罰
家庭裝修時間為上午8點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節假日雙休日不允許施工,非合法時間裝修造成的擾民歸公安部門處理,建議您報警,民警有執法權。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規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2、一般認為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
3、一種是雜訊污染 在午休時間和晚上9點以後用錘子,電鑽什麼的大噪音工具屬於擾民,另外一種是環境污染 即在裝修過程中亂丟裝修廢料 垃圾等氣味比較濃重的物質也屬於擾民。
4、第三種是把裝修工具材料等擺放在公共的過道上妨礙別人通過 或者揚起大量粉塵或者房間漏水都屬於擾民,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
遇到在休息時間裝修的情況,可以先向所在的小區物業管理部門投訴,如果還沒有辦法維權,可以撥打110報警。《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7)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
為了不至於搞僵鄰里關系,你可以向在施工的住戶提點小意見協商下,比如告知對方你家有老人小孩需要安靜休息,請他們把有噪音的工作避開休息時間做。
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在已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污染。」
實踐中大部分物業會要求平時裝修基本在上班時間,周末不準裝修或裝修不準影響鄰居。
國家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草案第四十五條規定,「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六條旅館業的工作人員對住宿的旅客不按規定登記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或者明知住宿的旅客將危險物質帶入旅館,不予制止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旅館業的工作人員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員或者被公安機關通緝的人員,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Ⅷ 裝修擾民怎麼辦,法律有沒有什麼規定
非法定時間裝修可以撥打110報警,公安派出所不依法處理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公安部門反映情況。
例如《江蘇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第十八條規定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製作傢具及室外修繕等,十二時至十四時、十九時至次日七時期間不得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在其他時間進行作業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違反裝修時間規定的法律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施工方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在禁止作業的期間內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居民在家庭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娛樂、體育鍛煉及其他活動時排放的雜訊超過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在居住區及其附近街道、廣場、公園等區域進行集會、體育鍛煉、娛樂、促銷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排放標准,或者在禁止期間內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影響周邊居民正常休息的體育鍛煉、娛樂等活動的。
(8)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減小裝修噪音的措施:
1、安裝隔音門
門窗是家中傳入噪音的主要來源,所以做好這兩個地方的噪音處理,相當於隔絕了室內一大半的噪音,先來看看隔音門的選擇,主要是看門內的填充物,如果填充物是蜂窩狀的紙基,那麼隔音效果較一般,而內芯為刨花板的門隔音效果卻很不錯。
2、安裝隔音窗
隔音玻璃窗一般都是由經過多道密封材料和多層中空隔音玻璃組成。在現在的家庭裝修中,雙層中空玻璃窗的使用率會比較高,因為它的製作工藝在不斷提高,而且價格也不是太貴。就窗體的材質來說,用塑鋼的會比用鋁合金的隔音效果好一些。
3、貼隔音膜
很多人都會質疑隔音膜的隔音效果,但隔音膜的效果確實被認可,因為隔音膜是多層結構,一般由隔音樹脂和聚乙烯醇縮丁醛等材料製作而成,均勻的分布了具有隔熱效果的微粒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另外它也不會影響光照和透氣性。
4、厚實窗簾
很多家庭都要求高質量的睡眠,高安全度的隱秘性,一般都會選擇安裝雙層窗簾,或者會挑選相對厚實的窗簾,事實上窗簾也是有一定的隔音效果的。
Ⅸ 噪音擾民的法律依據
雜訊擾民可以報案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9)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的起訴
噪音擾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雜訊擾民是一個行為後果為定義的違法行為。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
《雜訊法》對噪音擾民行為並沒有提出聲響一定要達到多少分貝才構成噪音擾民的必要條件。起訴噪音擾民需有能夠證明噪音存在的證據,比如證人證言、錄音、當事人陳述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Ⅹ 雜訊法和裝修法是怎麼規定的居民區的。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第四十五條: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
第六十一條: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三條: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雜訊排放」是指雜訊源向周圍生活環境輻射雜訊。
(二)「雜訊敏感建築物」是指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物。
(三)「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是指醫療區、文教科研區和以機關或者居民住宅為主的區域。
(四)「夜間」是指晚二十二點至晨六點之間的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總則第四十七條規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對違反本規定,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製造噪音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擾鄰里生活,不聽勸阻的,處警告,可以並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辦法》草案第四十五條規定:法定休息日、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
(10)裝修噪音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裝修噪音擾民處理方法:
1、協商,把時間壓縮在合適的時間段。
2、物業協調,控制雜訊。
3、求助媒體,管用。鄰里關系還是適當維護,有好協商,他們也能理解應該。把出聲響的施工作業集中安排在某一時間段,讓雙方可以接受。
噪音擾民警情處置方式:
1、鄰里、樓層之間的生活噪音。
這類警情相對容易處理。民警接警後會先上門了解情況,跟對方當事人講明相關因素,做好針對性工作,一般都能當場解決問題。當然也有一些因生活作息時間不同導致的噪音不可避免,譬如有些人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
對於這種情況,民警在處警過程中可以給當事人一些好的建議,比如把凳子的腿用布包住,深夜回家時盡量不穿皮鞋而穿軟底的鞋,開車回小區時盡量少按喇叭等。
2、裝修裝潢施工等引起的噪音擾民。
接到此類警情,民警上門了解情況後,施工如果是在正常工作日進行的,可向報警人說明情況,請報警人克服困難,施工完成後就能解決;如施工方是在休息時間施工,民警可請施工方調整施工時間,並將處置情況告知報警人。
同時,如果施工單位條件允許,可以讓其配備一些簡易的隔音措施,盡量減少噪音的產生。
3、動物類尤其是犬類夜間吠叫導致的噪音擾民。
民警首先要找到動物的主人,將情況告知動物主人,請其管理好自己的動物,盡量不要在夜間打擾其他人正常休息。如果是無人管理的動物,可聯系相關機構,請他們處理,並將結果告知報警人。
4、商場、商店等搞活動、搞營銷等引發的噪音擾民。
民警上門後可告知店方擾民情況,提出合理建議,並及時聯系報警人告知其處理情況。同時,將該類警情及時告知社區民警,由社區民警結合走訪了解處置後的情況,是否已經解決問題,是否還存在新問題,聯合物業、居委會或相應的部門一起化解矛盾和糾紛。
5、群眾舉辦喪葬活動引發的噪音擾民。
喪葬時燃放鞭炮是我國民間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鞭炮多改進為禮炮車,但是該類禮炮車發出的禮炮響聲大、震動大,且隨著喪葬隊伍一路發射禮炮,群眾對此反響較大。
針對喪葬類噪音警情,處警民警現場處置時,可以告知主家,禮炮只是對逝者的一種緬懷,夜間緬懷活動時盡量不要播放音樂,出殯時車隊盡量不要經過鬧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