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獸醫法規文章

獸醫法規文章

發布時間: 2021-02-06 01:07:04

Ⅰ 畜牧獸醫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動物防疫法>《畜牧法》是最大的國家基本法,下面還有很多,但是比較細了,看需要哪一方面的

Ⅱ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2、《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執業獸醫,包括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

第四條 農業部主管全國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執業獸醫的監督執法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

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七條 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

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獸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獸葯的研製、生產、經營、進出口、使用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實行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的辦法和具體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五條 國家實行獸葯儲備制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災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緊急調用國家儲備的獸葯;必要時,也可以調用國家儲備以外的獸葯。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鄉級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管轄區域內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5、《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畜禽標識是指經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耳標、電子標簽、腳環以及其他承載畜禽信息的標識物。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及畜禽產品生產、經營、運輸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畜禽標識制度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第六條 畜禽標識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規范動物診療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機構,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動物診療,是指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動物絕育手術等經營性活動。

第三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執法工作。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法律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第二章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第九條
國家建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以國家為主,鼓勵和支持有關單位、個人依法發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事業。
第十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負責畜禽遺傳資源的鑒定、評估和畜禽新品種、配套系的審定,承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論證及有關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咨詢工作。
第十一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畜禽遺傳資源的調查工作,發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狀況報告,公布經國務院批準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第十二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畜禽遺傳資源分布狀況,制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制定並公布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對原產我國的珍貴、稀有、瀕危的畜禽遺傳資源實行重點保護。
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及本行政區域內畜禽遺傳資源狀況,制定和公布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並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及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分別建立或者確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承擔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任務。
享受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未經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擅自處理受保護的畜禽遺傳資源。
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應當按照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採集和更新畜禽遺傳材料。有關單位、個人應當配合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採集畜禽遺傳材料,並有權獲得適當的經濟補償。
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
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前,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保護方案,採取臨時保護措施,並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從境外引進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經評估論證後批准。經批準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並實施檢疫。
從境外引進的畜禽遺傳資源被發現對境內畜禽遺傳資源、生態環境有危害或者可能產生危害的,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有關主管部門,採取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六條
向境外輸出或者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同時提出國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請的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向境外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並實施檢疫。
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前,不得向境外輸出,不得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
第十七條
畜禽遺傳資源的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的審批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章種畜禽品種選育與生產經營
第十八條
國家扶持畜禽品種的選育和優良品種的推廣使用,支持企業、院校、科研機構和技術推廣單位開展聯合育種,建立畜禽良種繁育體系。
第十九條
培育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和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推廣前,應當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或者鑒定,並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公告。畜禽新品種、配套系的審定辦法和畜禽遺傳資源的鑒定辦法,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審定或者鑒定所需的試驗、檢測等費用由申請者承擔,收費辦法由國務院財政、價格部門會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培育新的畜禽品種、配套系進行中間試驗,應當經試驗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培育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二十條
轉基因畜禽品種的培育、試驗、審定和推廣,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農業轉基因生物管理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
省級以上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可以組織開展種畜優良個體登記,向社會推薦優良種畜。優良種畜登記規則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二條
從事種畜禽生產經營或者生產商品代仔畜、雛禽的單位、個人,應當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申請人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申請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生產經營的種畜禽必須是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或者鑒定的品種、配套系,或者是經批准引進的境外品種、配套系;
(二)有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三)有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繁育設施設備;
(四)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種畜禽防疫條件;
(五)有完善的質量管理和育種記錄制度;
(六)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三條
申請取得生產家畜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的生產經營許可證,除應當符合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實驗室、保存和運輸條件;
(二)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種畜數量和質量要求;
(三)體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來源明確,供體畜符合國家規定的種畜健康標准和質量要求;
(四)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技術要求。
第二十四條
申請取得生產家畜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的生產經營許可證,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並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六十個工作日內依法決定是否發給生產經營許可證。
其他種畜禽的生產經營許可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發放,具體審核發放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樣式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制定,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發放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可以收取工本費,具體收費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價格部門制定。
第二十五條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應當註明生產經營者名稱、場(廠)址、生產經營范圍及許可證有效期的起止日期等。
禁止任何單位、個人無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違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經營種畜禽。禁止偽造、變造、轉讓、租借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第二十六條
農戶飼養的種畜禽用於自繁自養和有少量剩餘仔畜、雛禽出售的,農戶飼養種公畜進行互助配種的,不需要辦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專門從事家畜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第二十八條
發布種畜禽廣告的,廣告主應當提供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廣告內容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並註明種畜禽品種、配套系的審定或者鑒定名稱;對主要性狀的描述應當符合該品種、配套系的標准。
第二十九條
銷售的種畜禽和家畜配種站(點)使用的種公畜,必須符合種用標准。銷售種畜禽時,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種畜禽合格證明、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銷售的種畜還應當附具種畜禽場出具的家畜系譜。
生產家畜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應當有完整的採集、銷售、移植等記錄,記錄應當保存二年。
第三十條
銷售種畜禽,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其他畜禽品種、配套系冒充所銷售的種畜禽品種、配套系;
(二)以低代別種畜禽冒充高代別種畜禽;
(三)以不符合種用標準的畜禽冒充種畜禽;
(四)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種畜禽;
(五)銷售未附具本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種畜禽合格證明、檢疫合格證明的種畜禽或者未附具家畜系譜的種畜;
(六)銷售未經審定或者鑒定的種畜禽品種、配套系。
第三十一條
申請進口種畜禽的,應當持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進口種畜禽的批准文件有效期為六個月。
進口的種畜禽應當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要求。首次進口的種畜禽還應當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進行種用性能的評估。
種畜禽的進出口管理除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外,還適用本法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的相關規定。
國家鼓勵畜禽養殖者對進口的畜禽進行新品種、配套系的選育;選育的新品種、配套系在推廣前,應當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
第三十二條
種畜禽場和孵化場(廠)銷售商品代仔畜、雛禽的,應當向購買者提供其銷售的商品代仔畜、雛禽的主要生產性能指標、免疫情況、飼養技術要求和有關咨詢服務,並附具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
銷售種畜禽和商品代仔畜、雛禽,因質量問題給畜禽養殖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種畜禽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種畜禽質量安全的監督檢驗應當委託具有法定資質的種畜禽質量檢驗機構進行;所需檢驗費用按照國務院規定列支,不得向被檢驗人收取。
第三十四條
蠶種的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生產經營和推廣適用本法有關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四章畜禽養殖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畜牧業發展規劃和市場需求,引導和支持畜牧業結構調整,發展優勢畜禽生產,提高畜禽產品市場競爭力。
國家支持草原牧區開展草原圍欄、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飼草飼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設,優化畜群結構,改良牲畜品種,轉變生產方式,發展舍飼圈養、劃區輪牧,逐步實現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態環境。
第三十六條
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其財政預算內安排支持畜牧業發展的良種補貼、貼息補助等資金,並鼓勵有關金融機構通過提供貸款、保險服務等形式,支持畜禽養殖者購買優良畜禽、繁育良種、改善生產設施、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效益。
第三十七條
國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規模化、標准化養殖。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畜禽養殖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立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需要恢復為原用途的,由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土地使用權人負責恢復。在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用地范圍內需要興建永久性建(構)築物,涉及農用地轉用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八條
國家設立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向農民提供畜禽養殖技術培訓、良種推廣、疫病防治等服務。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國家設立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從事公益性技術服務的工作經費。
國家鼓勵畜禽產品加工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畜禽養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第三十九條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其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生產場所和配套的生產設施;
(二)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三)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
(四)有對畜禽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
(五)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養殖場、養殖小區興辦者應當將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名稱、養殖地址、畜禽品種和養殖規模,向養殖場、養殖小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取得畜禽標識代碼。
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畜牧業發展狀況制定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規模標准和備案程序。
第四十條
禁止在下列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
(一)生活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以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
(二)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養區域。
第四十一條
畜禽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載明以下內容:
(一)畜禽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
(二)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
(三)檢疫、免疫、消毒情況;
(四)畜禽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
(五)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四十二條
畜禽養殖場應當為其飼養的畜禽提供適當的繁殖條件和生存、生長環境。
第四十三條
從事畜禽養殖,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使用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
(二)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喂家畜;
(三)在垃圾場或者使用垃圾場中的物質飼養畜禽;
(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四條
從事畜禽養殖,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四十五條
畜禽養殖者應當按照國家關於畜禽標識管理的規定,在應當加施標識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標識。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標識不得收費,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畜禽標識不得重復使用。
第四十六條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保證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防止污染環境。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違法排放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應當排除危害,依法賠償損失。
國家支持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畜禽糞便、廢水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設施。
第四十七條
國家鼓勵發展養蜂業,維護養蜂生產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廣蜜蜂授粉農藝措施。
第四十八條
養蜂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產品質量安全的葯品和容器,確保蜂產品質量。養蜂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第四十九條
養蜂生產者在轉地放蜂時,當地公安、交通運輸、畜牧獸醫等有關部門應當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
養蜂生產者在國內轉地放蜂,憑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格式印製的檢疫合格證明運輸蜂群,在檢疫合格證明有效期內不得重復檢疫。
第五章畜禽交易與運輸
第五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促進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畜禽交易市場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搜集、整理、發布畜禽產銷信息,為生產者提供信息服務。
第五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劃,對在畜禽集散地建立畜禽批發市場給予扶持。
畜禽批發市場選址,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並距離種畜禽場和大型畜禽養殖場三公里以外。
第五十二條
進行交易的畜禽必須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應當加施標識而沒有標識的畜禽,不得銷售和收購。
第五十三條
運輸畜禽,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採取措施保護畜禽安全,並為運輸的畜禽提供必要的空間和飼喂飲水條件。
有關部門對運輸中的畜禽進行檢查,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的依據。
第六章質量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加強對畜禽飼養環境、種畜禽質量、飼料和獸葯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畜禽交易與運輸的監督管理。
第五十五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採取措施落實畜禽產品質量責任追究制度。
第五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畜禽質量安全監督檢查計劃,按計劃開展監督抽查工作。
第五十七條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制定畜禽生產規范,指導畜禽的安全生產。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擅自處理受保護的畜禽遺傳資源,造成畜禽遺傳資源損失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畜禽遺傳資源和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審核批准,從境外引進畜禽遺傳資源的;
(二)未經審核批准,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遺傳資源的;
(三)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未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的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的。
第六十條
未經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向境外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海關應當將扣留的畜禽遺傳資源移送省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銷售、推廣未經審定或者鑒定的畜禽品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畜禽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無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違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經營種畜禽的,轉讓、租借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三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三萬元的,並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經營種畜禽或者轉讓、租借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情節嚴重的,並處吊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使用的種畜禽不符合種用標準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五條
銷售種畜禽有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至第四項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畜禽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吊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畜禽養殖場未建立養殖檔案的,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養殖檔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七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養殖畜禽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銷售的種畜禽未附具種畜禽合格證明、檢疫合格證明、家畜系譜的,銷售、收購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應當加施標識而沒有標識的畜禽的,或者重復使用畜禽標識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法有關規定,使用偽造、變造的畜禽標識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沒收偽造、變造的畜禽標識和違法所得,並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九條
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的畜禽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銷售的畜禽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並處吊銷營業執照。
第七十條
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個人核發許可證或者有關批准文件,不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一條
種畜禽生產經營者被吊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由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種畜禽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七十三條
本法所稱畜禽遺傳資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質等遺傳材料。
本法所稱種畜禽,是指經過選育、具有種用價值、適於繁殖後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第七十四條
本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Ⅳ 求一篇5000字畜牧獸醫論文

親,,你好,,,小菜一碟

Ⅳ 寫介紹獸醫的文章

獸醫是給動物治療疾病的醫生。一般分為「小型動物」和「大型動物」兩內大派系。除了以葯物容進行內科治療疾病之外,也可以以外科手術進行醫療或其他服務,如獸醫通常還提供閹割或去勢動物,在某些國家中會提供切除動物聲帶,去味等服務。

獸醫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畜牧業獸醫,專門為畜養的家畜,比如豬,牛,雞治療疾病。另一種是近年興起的寵物獸醫,專門為個人飼養的寵物比如貓和狗治療疾病。但因人與動物因經濟開發需要而接觸頻度上升,獸醫服務范圍相形擴大,因此有所謂專科醫生的出現,如在動物園服務的野生動物醫生;因公共衛生部門也開始需要大量的獸醫進行疾病調查,畜產品檢驗與把關,也有所謂的屠體衛生檢驗獸醫或公共衛生獸醫官等等。

一般的獸醫需要修讀微生物病原與動物疾病、獸醫病理學與疾病診斷、公共衛生與獸醫學、水生動物與獸醫學、內科學、外科學、麻醉學、化學、組織學、解剖學、免疫學、寄生蟲學、基因學、葯理學、禽病學、牛病學、豬病學、小動物疾病學等,並要多年的診療實習,執業期間要顧及法規與倫理。

Ⅵ 國家為什麼要制定和執行獸醫法規

因為獸醫不但牽扯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而且還與公共衛生安全息息相關,有證據表明人類80%的疾病與動物有關,所以國家要通過立法立規來加強獸醫行業管理

Ⅶ 求一篇獸醫專業的論文!很急!高分!如果合適再加!

狗狗健康的六個警報

小狗不會說話,不會寫字,沒辦法像我們一樣,傾訴病痛和煩惱。目前我國的寵物市場還很落後,環境臟亂、嘈雜,很多狗販子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有的為了使小狗保持所謂的活潑,不給它吃東西;有的為了把普通小狗偽造成名貴品種,染色、剃毛……用來繁殖的種狗往往沒有免疫,健康狀況極差。絕大多數幼犬進入家庭之前,在如此惡劣的環境里遭到傳染病的威脅和人為的虐待。它的生命安全都靠新家長仔細觀察和體貼照顧。
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是小動物的天性,能吃、貪玩不等於它沒有病。加上很多病有一定的潛伏期,當您發現小狗出現很明顯的症狀時,病情往往已經非常嚴重了。因此,一旦發現小狗不對勁,就應該立即就醫,並在它健康時注射疫苗,保證它一生的安全。為了給治療爭取時間和機會,請您留意以下六個症狀:
A 警報一:是精神不振,身體軟弱無力,動作遲鈍,尾部微微震動甚至不動、下垂;愁容滿面,沒有朝氣。
A 警報二:是鼻部乾燥,流鼻水。這是發燒的症狀。不過,狗狗睡覺時鼻子是會發乾的,這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A 警報三:是排便不正常,有下痢、便秘現象,糞便有時稀得像水,有時又堅硬如石塊。健康的小狗,每日排便兩次左右,大便顏色因食物而異,通常為黑色或黃褐色,而且應該軟硬適中。
A 警報四:是食慾不振或食慾迅速降低。如果小狗吃了臟東西或不能消化的異物,胃部功能會反常,出現不肯吃飯或嘔吐現象。
A 警報五:是眼睛怕光、有眼屎,甚至結膜充血。
A 警報六:是體溫升高。健康的小狗體溫約為38.5℃,幼犬體溫稍高。一般說來,犬只早晨的體溫低,中午至傍晚的體溫高,約差0.5℃。把我們用的體溫表夾在小狗的大腿根5分鍾,體溫高於39℃就是反常。
另外若有咳嗽、小便困難、耳部瘙癢、亂吃異物,把屁股在地面磨擦等反常現象,也是疾病的反映,萬萬不可忽視、拖延。

健康的狗狗才是快樂的寵物

健康的狗狗才是快樂的寵物,而快樂的狗狗才是忠誠而可愛的伴侶。本文所提供的使用指南涉及保持狗狗健康而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識。文章強調的是預防,而不是解釋具體治療措施。
驅除寄生蟲

寄生蟲會影響狗狗的健康。雖然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是定期給寵物驅除寄生蟲會使它們生活得更好。

蛔蟲的特徵

蛔蟲體長約5-15厘米,呈淺白色或米色,形狀似彈簧。蛔蟲可能引起幼小動物嘔吐和腹瀉,但對成年寵物很少產生顯著症狀。

絛蟲的特徵

狗體內的絛蟲通常由跳蚤傳染。最常見的絛蟲長約7毫米,呈白色或乳白色,可在寵物的肛門或糞便中發現。

防治特徵

成年動物可每隔3-6個月服用一次去蛔蟲葯,而幼小動物在斷奶前後都應更經常地服用。如在寵物身上發現絛蟲,在治療前首先應清除跳蚤。驅除蛔蟲和絛蟲的葯劑在獸醫站、葯店或寵物商店都可買到。應嚴格按照劑量說明服用,尤其應注意片劑的含量。有疑問時最好請教獸醫或葯劑師。

犬的致命疾病

下列疾病很難治療,而且費用昂貴,可導致死亡。接種疫苗事宜需請教獸醫。

瘟熱病、肝炎、鉤端螺旋體病、細小病毒(可引起急性疾病及腹瀉)、哮喘和副流感病毒等。

跳蚤—瘙癢的源泉

跳蚤不僅使寵物皮膚瘙癢,而且還傳染疾病。跳蚤的盯咬也會使人爪撓不停。

孳生跳蚤的部位

在你梳理寵物皮毛時注意背部是否有跳蚤或跳蚤屎。跳蚤為桃紅色,它們不停地蠕動或跳躍。深黑色小顆粒不是跳蚤蛋,而是跳蚤糞。

防止跳蚤引起的瘙癢

可使用性能良好的噴劑、粉劑、滅蚤頸圈或新近推出的液體殺蟲劑。這些葯劑在各個獸醫站、葯店和寵物商店都出售,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經常清洗寵物的鋪蓋。在寵物的睡鋪、座椅及其周圍地毯和護板上灑葯劑,也不要忘記在吸塵器的塵土收集袋內灑葯劑。這些措施可使寵物和家人免受跳蚤之苦。

閹割

你如不想讓寵物生兒育女,應給以閹割。一次簡單的手術就可免除寵物的性騷動。如果不對狗狗進行這種手術,就是不存在生育的危險也會出現一系列麻煩。發情的母犬會產生分泌液,如不予配對就會心情憂郁。閹割的費用不多。手術安全,不同年齡的寵物都可做。手術後的寵物不會發現任何變化。閹割不會改變狗狗的心情。

關於犬疫苗,很多狗主人還有一些誤區。比如,有人認為我家小狗很少出門,或根本不出門,不會被傳染。其實,很多病毒是小狗出生時從母體帶來的,一旦抵抗力降低就會爆發,所以即使不出門的小狗也可能生病。還有人認為,從前養狗,哪兒有什麼疫苗、狗糧,不也照樣養得好好的?其實,隨著狗數量的劇烈上升,傳染病也在迅速發展。不是如今的狗嬌貴了,而是狗們所處的大環境變得復雜和危險了。

剛從狗販子手裡買來的小狗,抵抗力弱、環境惡劣、護理不當,身體基礎很差。到家後,應先到可靠的動物醫院注射血清,增強抵抗力。血清的有效時間只有7天,這7天里不要讓它出門、不要洗澡、狗和主人都不要接觸其他的狗。利用這段時間,觀察它的食慾、大小便和體溫、精神狀態、鼻頭是否濕潤等,把體溫表夾在大腿內側無毛處5分鍾,39度以上即是發燒。出現發燒、流鼻涕、咳嗽、拉稀等症狀的小狗應立即就醫,決不能拖延耽擱。

如果您的小狗沒有任何異常,活潑健康,那麼恭喜您,在它滿50天的時候,您可以帶它去醫院注射第一針進口犬六聯疫苗。這種疫苗可預防六種犬的急性傳染病,包括:犬瘟熱病、犬細小病毒病、犬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性肝炎、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副流感病。第一年要注射三次,每次間隔21天,以後每年注射1次,進口的犬六聯苗質量好,保護率高。

在您的小狗滿三個月時,應該為它注射狂犬病疫苗,每年1次。接種狂犬病疫苗是養犬者的義務,也是養犬法規的規定條例內容,必須執行接種。

犬病毒不是一般的消毒用品能殺死的,犬細小病毒尤其頑固。如果您的家裡曾有患傳染病的小狗,無論家裡怎麼消毒,半年內都不該再養沒有經過免疫的幼犬。請不要急於用另一隻沒有打過全部疫苗的小狗來彌補自己感情上的損失,這種自私的感情會害了它。

在您下一年帶它注射疫苗時,應比上一年提前約一個月左右,避免在上一針疫苗即將失效時,發生意外。

注射疫苗時,為了避免遭到不良醫院的坑害,請您監督以下幾點:

1.注射前應給小狗量體溫,在非常健康的狀態下才能注射疫苗;

2.檢查疫苗是否過期、是否進口、護士是否將全部葯液注射了;

3.醫院應提供免疫記錄本,並提示您下次注射的時間。

4.北京地區每一針的價格約60元。

總之,按時注射質量可靠的疫苗,是小狗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每一個狗主人起碼的責任。

Ⅷ 急求!!畜牧獸醫行政執法與法律法規 關於生物實驗室安全的論文

畜牧獸醫行政執法與法律法規關於生物實驗室安全的論文資料我提供給你。

熱點內容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
勞動法休日加班 發布:2025-09-17 07:45:32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