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管理人員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管理人員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1-02-07 09:43:29

1. 員工管理制度

員工應遵守該公司一切規章、通告及公告。

員工應遵守下列事項

1、盡忠職守,服從領導,不得有陽奉陰違或敷衍塞責的行為。

2、不得經營與該公司類似及職務上有關的業務,或兼任其他廠商的職務。

3、全體員工必須時常鍛煉自己的工作技能,以達到工作上精益求精,期能提高工作效率。

4、不得泄漏業務或職務上機密,或假借職權,貪污舞弊,接受招待或以公司名義在外招搖撞騙。

5、員工於工作時間內,未經核准不得接見親友或與來賓參觀者談話,如確因重要事故必須會客時,應經主管人員核准在指定地點,時間不得超過15分鍾。

6、不得攜帶違禁品、危險品或與生產無關物品進入工作場所。

7、不得私自攜帶公物(包括生產資料及復印件)出廠。

8、未經主管或部門負責人的允許,嚴禁進入變電室、質量管理室、倉庫及其他禁入重地;工作時間中不準任意離開崗位,如須離開應向主管人員請准後始得離開。

9、員工每日應注意保持作業地點及更衣室 、宿舍環境清潔。

10、員工在作業開始時間不得怠慢拖延,作業時間中應全神貫注,嚴禁看雜志、電視、報紙以及抽煙,以便增進工作效率並防危險。

11、應通力合作,同舟共濟,不得吵鬧、斗毆、搭訕攀談或互為聊天閑談,或搬弄是非,擾亂秩序。

12、全體員工必須了解,惟有努力生產,提高質量,才能獲得改善及增進福利,以達到互助合作,勞資兩利的目的。

13、各級主管單位負責人必須注意本身涵養,領導所屬員工,同舟共濟,提高工作者情緒,使部屬精神愉快,在職業上有安全感。

14、在工作時間中,除主管及事務人員外,員工不得打接電話,如確為重要事項時,應經主管核准後方得使用。

15、按規定時間上、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



(1)管理人員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企業的管理模式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組織,都存在著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企業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也存在著它相應的管理模式,而且它的管理模式將會隨著企業內部環境變化,如股東的變化,經營代理人的變化等而產生很大的改變,同時也會因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現今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變數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大,影響的程度越來越深,每一個企業家都面臨著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即「 如何使企業的內部條件適應外部環境,並達到最優境界」。而G管理模式就是以追求管理最優境界作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發點而創立的一種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體系。

在運作規范化的企業組織中,體現其管理模式特性的是企業的管理制度。即一個企業有什麼樣的管理模式就有什麼樣的管理制度。因此,企業的管理制度應是動態的柔性的,需要隨著企業內外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取捨或徹底變革。其目的是適應環境變化,調控企業行為,保證企業穩健、快速、健康運行。

2. 管理制度、管理辦法的區別

具體有以下的區別:

1、管理制度是長久性的文件,也是企業(團體)規范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針對的是整個集體的,是對所有人的行為規范。

2、管理辦法則是臨時性的文件,只針某件事情或某個部門出台的臨時性或短暫的管理辦法。通過長時間驗證後,有可能轉化成為制度,也有可以取消。它針對的是對部分人或某個部門的行為規范。

3、管理制度是要求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或行動准則。也可以說管理辦法是制度的一種。

4、在文件內容上,管理辦法定的是責權,即誰負責干什麼事情。管理制度說的是流程,前後步驟應該怎麼配合,完成目的。

5、管理制度並不是只限於經濟,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准則。人們依靠制度來衡量自己的行為。管理辦法是公司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文件。

(2)管理人員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是企業管理的實踐者。他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制度是文件,是命令;執行是落實,是實踐;制度是執行的基礎,執行是制度的實踐,沒有制度就沒有執行;沒有執行,制度也只是一隻空殼。所以要想貫徹落實企業管理制度還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和執行所設的內容在員工中的透明度。員工是企業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的主要對象。如果員工連遵守什麼、怎樣遵守都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就是沒有目的或目的(目標)不明確,後果將導致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流產。企業管理制度是員工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度遵守得好壞,取決於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

如果員工把平時的工作表現和制度執行的好壞程度分開來衡量自己是不恰當的。因為制度和工作在性質上不可分,是相互聯系和依存的。制度遵守得好,工作起來就好,就順心,沒有壓力;反過來,工作上的每一次過失和失誤,大多是不遵守制度、遵守制度不徹底而引起的。因此,遵守企業管理管理制度雖然提倡自覺性,但同時不能忽略強制性,對少數員工實行罰款、辭退、開除等執行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企業管理管理人員在制度和執行上應做到「自掃門前雪」。管理人員有宣貫公司管理制度的義務和責任,制度的擬定者和執行者都應把心態放正,不要滲雜個人感情在制度中。同時要杜絕一問三不知。在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上對執行者要做到相互監督,落實,要防止陷進「一根煙、一杯酒、你我大家是朋友」的工作怪圈,這非常不利於企業管理制度的執行。

企業管理制度執行本身就具有強制性的特徵。沒有過硬的強化手段,有些剛建立的企業管理制度就是一紙空文。一般地講,制度的制定,來自於基層,也適應於基層,為基層服務。因此,建立持久的強化執行方案是完成管理制度最有效的方法。當一種企業管理制度,經過一定階段強化執行後,它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甚至可以成為一種好的企業傳統發揚下去。

企業管理人員應有好的決心,才有好的制度執行力。優秀的領導應從宏觀角度去監督指導企業管理制度執行的程度,隨時檢查糾正,調整執行方案、執行方法,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推動公司制度的執行在幹部、員工的行為中的深入度,堅持用誠實可信、勤懇踏實的務實敬業作風去感化和影響自己的下屬,為自己的工作服務,為企業服務。

3. 管理制度、規定、辦法、條例

制度的含義較為廣泛,具體應用的時候可大可小。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就是大的制度,而具體到一個企業的制度,往往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章程之類的。

規定是為實施貫徹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根據其規定和授權,對有關工作或事項作出局部的具體的規定。是法律、政策、方針的具體化形式,是處理問題的法則。主要用於明確提出對國家或某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規定重在強制約束性。

辦法是對有關法令、條例、規章提出具體可行的實施措施;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重在可操作性。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是對有關法律、法令作輔助性、闡釋性的說明和規定;是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是對某機關、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辦法、人員配備、任務職權、工作原則、工作秩序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或對某類專門人員的任務、職責、義務權利、獎懲作出系統的規定。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度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資料來源於網路。

熱點內容
廣東省法律援助事項條例 發布:2025-07-29 16:17:00 瀏覽:952
民法學教材哪個好 發布:2025-07-29 16:15:20 瀏覽:63
民法典七大 發布:2025-07-29 16:10:17 瀏覽:185
常州金壇法院 發布:2025-07-29 16:02:49 瀏覽:300
cng加氣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9 15:42:52 瀏覽:726
女方出軌懷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15:40:45 瀏覽:398
法律效力的三要素 發布:2025-07-29 15:22:34 瀏覽:969
道德示範街 發布:2025-07-29 15:20:24 瀏覽:509
法律效力僅次於會計法 發布:2025-07-29 15:07:19 瀏覽:741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21條 發布:2025-07-29 15:02:01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