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酒的法規
『壹』 有誰知道關於賣酒的相關法律,法規
要辦理工商局的營業執照,衛生局的衛生許可證 沒什麼法律上的規定把 代理不懂 復制了一段 希望對你有幫助代理商在選取了代理的品牌後,務必深入認真地理解總部的經營模式、經營理念、品牌文化、品牌特性和品牌的市場定位;嚴格按照「統一」的原則,對轄區市場進行貫徹和傳播,不惜代價地保證轄區市場與總部的要求保持一致,這樣你才能將品牌的有利資源一網打盡,使品牌成為你的搖錢樹。
當然,理解特許經營還只是初步的思想認識,而更重要的還是執行。無論是「千店一面」的統一,還是「保姆式」的終端維護,你都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機構和團隊去執行。這就要求代理商必須「公司化運做」,必須建立系統健全的營運機構,培養素質全面、業務專業的營銷隊伍,才能真正承擔起終端網路的建設和維護服務,確保終端網路健康良性發展,發揮最大的品牌營銷效能。
所謂維護服務,就是要求省代理商必須積極協助、督促終端全面貫徹特許經營品牌專賣的營銷模式,嚴格遵守「統一」的特許原則;不斷保持與終端的交流與溝通,及時協助解決終端的實際困難;准確把握感性與理性混合的市場狀態的特點,引導終端充分利用品牌專賣的資源和優勢,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只有這樣,終端才能深切體會到品牌專賣贏利模式的魅力,自覺維護終端的特許經營路線,忠誠地團結在你的品牌麾下。
除此之外,你還應掌握幾樣基本素質。
一、 科學合理地規劃、開拓市場:
有的代理商片面追求加盟店的數量,盲目擴張,一味追求業績的水平增長(即全省總業績的增長),而不考慮單店業績的垂直增長;招商加盟不做任何調查研究,來者不拒。結果開設的銷售終端雜亂無章,良莠不齊。幾年下來,力氣花了不少,開三家倒兩家甚至不斷縮水,然後就開始怨天尤人。這就叫急功近利,殺雞取卵,不留後路。這種人缺乏把握市場的全局眼光、長遠眼光,沒有系統的營銷策略。
代理商選定加盟的品牌後,首先要深入認真地理解總部的經營模式、經營理念、品牌文化、品牌特性和品牌的市場定位;然後再根據所掌握的確切信息,對轄區的市場進行戰略規劃。正如戰場的將軍規劃要攻佔的領地一樣,要制定全局、長遠發展的建設策略,切實執行。有了良好的建設策略,招商加盟就成竹在胸,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招商加盟一定要把好質量的關,嚴格挑選加盟商,不要急功近利,給自己種下後患。
做完招商之後還要及時跟蹤維護,督促、協助終端嚴格貫徹特許經營的模式。有的代理商只圖一時之快,以為終端一開張就萬事大吉,就可以坐收漁利;於是就不管不顧,任由加盟商去擺弄;結果下去一看,辛苦鋪設的網路,掛羊頭賣狗肉的、打著紅旗做八國聯軍買賣的、四季改行變臉的應有盡有。也有的代理商為了片面追求眼前的銷售數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提貨,多多益善,個個歡迎。別說形象統一,連品牌專賣都沒法保證。如此一來,跟做地攤貨、搞批發沒有本質的區別,總部殫精竭慮塑造出來的品牌號召力,在當地市場逐漸削減,特許經營品牌專賣的市場優勢更是盪然無存。不僅嚴重影響了品牌在當地的市場形象,而且給該市場的後續發展設下了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此開發市場,無異於自掘墳墓。
二、學會科學訂貨、科學備貨:
如何科學訂貨,則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經過科學分析作出結論。
訂貨好比請客,訂餐首先要了解用餐人的口味。不但要請人吃飽,還要請人吃好。我們的省級代理商就是請客的主人,請的就是屬下的每個賣場。
首先,從胃口上來說,你要明白他們需要吃什麼。這就要求每位代理商,首先要是賣場陳列專家,其次要是高明的買手。你必須弄清楚屬下每種規格的賣場最佳陳列方案可分幾個區,每個區要陳列哪些貨,這些貨要有幾個系列、幾個款式、幾個色系。貨有主銷貨、概念貨、配色貨等等,他們的比重又如何分配,這些都是非常有學問、有科學依據的。因此,要做到科學訂貨,首先要懂得基本陳列的重要性,然後再利用專業買手的高明眼光,來規劃你的陳列內容,也就是:選貨。
選貨要根據當地的人文環境、時尚潮流、消費者情趣、習慣特點等,以一個高明買手的眼光,給每個下屬賣場科學配貨。買手必須要能准確把握當地的流行趨勢、消費心理等,如果自己吃不準,也可以在加盟商、導購員中發掘、培養買手;高明的買手對於訂貨實在是太重要了,有了專業的買手,吃什麼的問題才能真正得到科學解決。
解決了吃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吃多少的問題了。也就是如何吃飽的問題。
首先,你得先弄清楚每個人的食量,需要多少的飯菜才能讓每個人吃飽。也就是訂貨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屬下有多少個賣場,每個賣場的最佳陳列應該要多少貨;另外還有多少個賣場要在本季啟動經營,總共需要增加多少貨保證開張經營的最佳勢頭。結合對各個賣場基本陳列的科學分析和以往同期的銷售情況,最終確定你這次訂貨的基本數量。只有這樣,你才能在訂貨的時候做到瞎子煮餃子,心中有數。
有的人或許會說,原來積壓了不少的庫存,如果我照單進貨的話,可能前面的吃不了,後面的我還得兜著走;要是加大庫存風險,形成惡性循環,那就更慘了。此話乍一聽,似乎也有道理。但是細一追究,就不對了。
我們知道,產品一定要圍繞市場需求,一切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指導,才能提高銷售業績,才能贏利
當然,進銷存調的數據管理系統對於科學訂貨、科學備貨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一個成功代理商必備的條件。
總的說來,從事品牌代理,你只有真正理解並切實貫徹品牌特許經營的游戲規則,並通過公司化運做,強化執行效果;有規劃地開拓市場、建設網路,真正做到「千店一面」和「保姆式」的終端維護;利用科學訂貨、科學備貨的手段,巧妙運用進銷存調系統,規避風險,促進銷售。你的時機才算成熟了,你的實力也就初步具備,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輕松地開展多品牌代理,而且每個品牌都將是你的搖錢樹。
『貳』 關於酒駕的法律條例
《道路交通安全復法》第九制十一條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拓展資料: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中規定,該規定指出,飲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叄』 和酒水類產品的相關法律法規都有哪
醉酒駕駛,涉及到刑法上面的危險駕駛罪(即酒駕)
製造假酒,涉及刑法上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走私販酒,涉及到走私罪
使用他人商標賣酒,涉及到侵犯知識產權罪
等等
『肆』 關於酒類的法律
《進口酒類國內市場管理辦法》http://315.cztv.tv/folder626/2008/02/2008-02-2682761.html
《廣西壯族自治區酒類回管理條答例》
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lar&gid=16789529
『伍』 有關一起酗酒出事法律法規
【根據抄《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多數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但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共同飲酒人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陸』 關於酒駕的相關法律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法來》第九十一條 飲酒源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15日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柒』 關於酒類管理的政策文件有哪些
《酒類流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酒類管理條例>>
1990年12月18日,召開了第129次總理辦公會議,對酒類生產和銷售討論議定了三點意見:
1 對酒類產銷中存在的混亂狀況,有必要進行一次清理整頓. 首先要把新建酒廠控制住.要通過採取行政的和經濟的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酒類的產銷管理, 由輕工業部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對酒類生產環節進行清理整頓和加強管理的意見;由商業部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對酒類流通環節進行清理整頓和加強管理的意見,盡快提交國務院討論確定.
2 由國務院法制局牽頭,會同輕工業部和商業部等部門,共同研究起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酒類管理條例>>.
3 對酒類產銷是否實行專賣的問題,暫不定論,進一步研究各方面情況,權衡利弊後再定.
輕工業部和商業部都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各自的整頓清理意見.
輕工業部的決見認為建國以來所形成的飲料酒產銷管理體制不宜變動, 而應集中力量,按照第129次總理辦公會議的要求,對酒類產銷進行清理整頓. 同時根據 「政企分開」的精神,建議目前一些地區商業系統的糖酒公司等企業,不應兼有專賣行政管理職責。
輕工業部關於酒類產銷整頓的意見是,建議由輕工業部牽頭, 組織有關部門參加,共同組成在生產領域內清理整頓工作小組,負責對全國的飲料酒生產進行清理整頓.嚴格飲料酒技改,擴建等建設項目的審批程序. 大型建設項目由輕工業部提出初審意見,報國家計委審批立項.中小型項目也按同樣原則由各級輕工業部門審批立項. 未經上述程序批准,任何單位都不得按排飲料酒生產項目.對飲料酒生產實行許可證制度,並由輕工業部組織實施 .商業部門不得經銷無生產許可證企業生產的飲料酒. 由輕工業部組織制定並實施飲料酒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 同時對各部門的飲料酒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站實行技術歸口.加強對飲料酒評比工作的歸口管理, 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計劃,由輕工業部組織對飲料酒的國優評比工作;由輕工業部會同其它部門組織部優評比;省級輕工業主管部門會同本省有關部門組織飲料酒省優評比.不經輕工業部批准,任何部門和地區不得以展覽會、博覽會、文化節、旅遊節、 地方節等名義,組織國內飲料酒的評比。
輕工業部還就調整飲料酒的稅收政策提出意見:在保證國家飲料酒總稅收額度不下降的前提下,對飲料酒實行高酒精度高稅、低酒精度低稅的政策:55度以上的烈性酒,其產品稅由現行的35%調整到40%以上;黃酒和葡萄酒, 其產品稅由現行的 30%和15%降為20%和10%;啤酒由從價計稅敗為從量定額計稅.各類飲料酒廠一律不得減免徵收產品稅、增值稅和所得稅。
商業部的意見認為:要解決酒類產銷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必須有法可依;其次是要有可靠的組織保證;第三是要有有效的管理手段. 商業部認為組織機構可本著" 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在商業部副食品管理局增掛一塊牌子,恢復酒類管理局, 負責對酒類的流通管理.各級也按同樣的原則設置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商業部酒類管理局的主要任務是會同輕工業部、國務院法制局擬定<<國家酒類管理條例>>; 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有關法規、政策、規劃、計劃、標准等;並監督、檢查、指導各地貫徹執行上述規定;會同執法部門依法查處違反<<條例>>的違法行為; 審批酒類經營許可證和酒類商品准運證.對酒類流通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頓,重點是酒類批發.酒類管理局的任務還包括加強酒類市場的衛生和質量管理,價格管理, 稅務管理.
『捌』 白酒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是什麼
中國白酒按國家標准分為3類:
一、固態法白酒
用純糧食在窖池裡發酵,呈固態,故名。這也是傳統釀造法。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微生物(酒麴)把澱粉轉化為糖,把糖轉化為酒精。糧食還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種微量的其他有機成分,它們或被微生物轉化,或與酒精反應,或者相互反應,生成幾百種有機分子。
1瓶固態法白酒,酒精和水佔98%,幾百種有機分子佔2%。酒的優劣,不決定於那98%,只決定於這2%。這2%中,最重要的是酯類。酯類分子有大有小,酯類大分子是這樣產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轉化為脂肪酸,再轉化為脂肪酸酯。脂肪酸酯不溶於水,溶於酒精,酒精度高則溶解度高,酒精度低則溶解度低。1瓶固態法白酒,脂肪酸酯大分子溶在酒精里,所以酒是無色的,如果兌水,酒精度降低,則脂肪酸酯大分子析出,於是呈白色渾濁。這是鑒定固態法白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二、液態法白酒
以富含澱粉、糖類的原料加曲、加水發酵,呈液態,故名。其發酵產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機分子微乎其微。食用酒精企業也是這樣發酵的,所以國家標准允許白酒企業直接利用食用酒精。因為食用酒精不含其他有機分子,所以國家標准又允許勾兌香精以改善口感。勾兌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於水,所以,液態法白酒對水後不會有析出,不會呈現白色渾濁。
三、固液法白酒
30%固態法白酒+70%液態法白酒。但是絕大多數酒企加的固態法白酒都不夠30%,即便加夠,兌水也僅呈現微微淺藍。
為了遏止白酒標簽欺詐消費者,2013年11月28日,國家食葯監局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液態法白酒標簽必須標注食用酒精、水、香精,不得標注糧食;固液法白酒中必須有30%的固態法白酒,標簽只標注糧食是不行的,也要標注食用酒精、香精。白酒生產大省四川更進一步,從2015年10月1日起,四川省施行新的《酒類管理條例》,規定:瓶裝白酒標簽應標注是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還是固液法白酒;年份酒標簽應標注所含「陳釀酒」的比例和貯存年限,廠內應保存材料、資料以備追溯、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