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信息提供者包括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信息提供者包括

發布時間: 2021-02-08 03:34:44

❶ 徵信業管理條例的第四章異議和投訴

信息主體認為來徵信機構採集、保存自、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按照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對相關信息作出存在異議的標注,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並將結果書面答復異議人。
經核查,確認相關信息確有錯誤、遺漏的,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應當予以更正;確認不存在錯誤、遺漏的,應當取消異議標注;經核查仍不能確認的,對核查情況和異議內容應當予以記載。 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投訴。
受理投訴的機構應當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書面答復投訴人。
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❷ 徵信條例第15條信息提供者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

《徵信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631號令)
第十五條內 徵信機構應容當依法收集個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息,不得通過欺詐、竊取、賄賂、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收集信息。
第十六條除下列信息外,徵信機構收集、保存、加工個人信息應當直接取得信息主體的同意:(一)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已經依法公開的信息;(二)其他已經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

此法條嚴格規范個人徵信業務規則,包括: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採集;向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的,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過5年,超過的應予刪除;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他人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徵信機構不得違反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❸ 您平安信用卡未按時足額還款,我行將按《徵信業管理條例》如實報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怎麼辦

如未准時還款時,除了計收利息與違約金,還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影響後期辦內理個人信貸或金融等私人容業務;
如未按時還款,銀行是有權利通過法律途徑或催收部門追回款項。建議及時還款,具體情況可撥打平安信用卡客服電話95511-2詳細了解。

❹ 溫馨提示,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您信用卡的信貸記錄需每月如實報送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

信用卡的最後還款日後,一般是有3天的寬恕期的,這個時候還進去是不會有專問題的。超過這屬個時間就不好說了,每個銀行不一樣。收到這個簡訊及時還進去一般也不會有問題,已經還款後收到簡訊就不用理會了。在平時的使用中,至少要保證在最後還款日還入最低還款額。或許平時覺得不就一次預期嗎?不會有大問題,但當你需要進行貸款的時候,就會發現偶爾一次的預期會給你造成相當大的困擾,比如利率上浮,額度降低,甚至到集體拒貸。就算不貸款,也會影響到你所有信用賬戶的提額。信用卡——且用且珍惜。

❺ 徵信業管理條例的第三章徵信業務規則

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
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禁止徵信機構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徵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內,信息主體可以對不良信息作出說明,徵信機構應當予以記載。 向徵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但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經同意查詢的除外。
徵信機構不得違反前款規定提供個人信息。 徵信機構可以通過信息主體、企業交易對方、行業協會提供信息,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已公開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決、裁定等渠道,採集企業信息。
徵信機構不得採集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採集的企業信息。 徵信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規章制度,並採取有效技術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徵信機構應當對其工作人員查詢個人信息的許可權和程序作出明確規定,對工作人員查詢個人信息的情況進行登記,如實記載查詢工作人員的姓名,查詢的時間、內容及用途。工作人員不得違反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查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獲取的信息。 徵信機構應當採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確性。
徵信機構提供的信息供信息使用者參考。
第二十四條徵信機構在中國境內採集的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加工,應當在中國境內進行。
徵信機構向境外組織或者個人提供信息,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

❻ 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自收到異議之日起多少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

20日,法律依據如下: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採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

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按照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對相關信息作出存在異議的標注,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並將結果書面答復異議人。

經核查,確認相關信息確有錯誤、遺漏的,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應當予以更正;確認不存在錯誤、遺漏的,應當取消異議標注;經核查仍不能確認的,對核查情況和異議內容應當予以記載。

(6)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信息提供者包括擴展閱讀:

徵信機構未對異議按要求核查的法律責任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三十八條 徵信機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運行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給信息主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未按照規定對異議信息進行核查和處理;

第四十條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提供或者查詢信息的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給信息主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未按照規定處理異議或者對確有錯誤、遺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熱點內容
道德經白話註解 發布:2025-07-31 17:42:23 瀏覽:274
婚姻法復習 發布:2025-07-31 17:36:07 瀏覽:338
欠錢沒還是屬於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31 17:25:24 瀏覽:730
法院判決書公開 發布:2025-07-31 17:23:50 瀏覽:257
法律碩士精品課 發布:2025-07-31 17:07:36 瀏覽:533
非法用工勞動法如何規定 發布:2025-07-31 17:06:19 瀏覽:135
執業律師條例 發布:2025-07-31 17:05:29 瀏覽:606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 發布:2025-07-31 16:53:20 瀏覽:923
廣西省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7-31 16:49:08 瀏覽:733
刑法和刑訴 發布:2025-07-31 16:29:45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