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綠化工地管理規章制度

綠化工地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2-08 04:32:45

Ⅰ 請問:綠化工程 施工安全規章制度怎麼寫啊

我單位投標森林公園綠化工程綠化服務承諾書

招標單位:
如我單位能在本次競爭性談判中中標,我單位做出以下承諾:
第一、與業主協調管理措施
中標後,我單位將從計劃管理、技術質量管理、資金管理等方面與業主積極配合,其主要措施:
(1)選擇優秀施工隊伍,且依法與其簽訂勞務合同,按時支付工人工資,絕不拖欠民工工資。
(2)項目部將負責向業主報送總體工期網路計劃,並積極協助業主確定栽植、養護隊伍及供貨材料的進退場和中間交接事宜,配合業主合理解決施工用水、電、材料堆放、場地劃分等事項。
(3)每月的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計劃和材料進場計劃,經監理審核後報業主進行最後定板。
(4)提前*天向業主提供苗木及所有材料數量、規格、及進場時間計劃,現場設置材料樣板間,並積極配合供業主選樣定貨。
(5)每周召開工程例會,由監理主持,業主及項目經理部參加。通過工程例會這一制度度完善施工與監理、業主之間的關系,協調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6)召開工程例會時項目經理部將向業主提交每周工作匯報及下周工作計劃,在報告中將詳細說明工程的進展情況,在計劃中詳細進度、材料、勞力、設備、資金等的細部計劃。
(7)認真做好施工日記,記錄工地上每個工種雇傭工人及使用機械的數目、運到工地的苗木、物資材料數量,以及每天的天氣情況,並將其放在工地辦公室,以便業主隨時查閱。
(8)充分重視業主的指示,現場管理人員隨時以書面形式記錄業主的指示,並予以貫徹。
第二、質量與安全方面:
自覺接受使用業主、監理單位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對綠化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等的監督檢查,及時改正檢查中提出的問題。在質量、安全方面做出以下承諾:
(1)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綠化工程。不轉包或者違法分包工程。
(2)建立質量責任制,對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如有需要分包的專業分項工程(如園林小品、步道等),經業主的同意下,依法簽定專業分包工程合同書,我單位對其分包工程的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3)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施工,不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偷工減料。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4)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苗木及其他材料進行檢驗、檢疫;沒有兩證一簽的苗木概不使用。
(5)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的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作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
(6)對隱蔽工程以及有關材料,在業主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見證下現場取樣,並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7)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未經培訓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上崗作業。
(8)依法履行綠化工程質量缺陷補救保養義務。
(9)主要負責人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條件所需資金的投入,對所承擔的綠化工程進行定期和專項安全檢查,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10)聘請專職安全員(具有執業資格)負責綠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立即制止。
(11)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如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章進行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查和專家論證,符合要求後組織實施。
(12)綠化工程施工前,負責項目管理的技術人員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詳細說明,並由雙方簽字確認。
(13)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臨時用電設施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14)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現場暫時停止施工的,做好現場防護。 將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分開設置,並保持安全距離;辦公、生活區的選址符合安全性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休息場所等符合衛生標准。
(15)對因綠化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構築物和地下管線等,採取專項防護措施。 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施工現場採取措施
(16)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其教育培訓情況記入個人工作檔案。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我公司擁有優秀的人才與先進的設備、精良的施工隊伍、科學的管理方法、周到完善的服務,本著「以人為本,誠實信用」的原則,以品質與信譽求發展,以客戶為中心,保證每一步的施工都精益求精。

Ⅱ 求:園林管理規章制度

制度是組織表現的基本形式,是維系一個組織有序活動的紐帶。大多數效率低下的企業並不是因為沒有制度,而是不能將制度貫徹下去,執行到位。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制度的制定者,二是制度的實施者。
制度的制定者留下了「病根」
一、制度的可操作性太差

主要表現為:1、制度定位過高,超出了員工接受能力和素質要求,造成多數員工達不到要求而失去信心。2、制度體系缺乏系統性,政出多門,前後矛盾,讓員工左右為難,無所適從,最終產生逆返心理。3、制度過於文字化、或者意義含糊。如在廠務公開有關制度中規定,凡關系員工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公開,凡關系單位發展的重大事項要公開,凡能夠公開的一律要公開,但操作起來還是不清楚具體有哪些事項要公開。4、制度定得過於繁瑣,一般員工很難准確掌握,因此也不可能照章行事。5、制度定得太死,缺乏必要的靈活性,讓人難以遵守。如原內部《職工醫療保險辦法》規定:職工醫療門診費一律實行定額補貼,住院費按比例報銷。但一些患有重大慢性疾病的職工,需常年吃葯,如不住院,高額的葯費個人無法承受,如住院治療,個人總體負擔不會減輕(因是按比例報銷),但單位的負擔卻明顯加重。如果規定部分特殊疾病的門診葯費可比照住院報銷,則對患者和單位都有利。
二、制度體系不完備
一是對制度的執行沒有規定相應的保障條款。如本單位《對個體及外協單位勘察施工管理規定》中有一條:嚴格禁止受聘人員或聯營單位用本單位的證照以各種方法與本單位實體爭項目。但至於怎麼樣算是爭項目、爭項目了怎麼辦卻沒有明確的規定。二是對制度執行過程中的獎懲規定不明確。翻閱一些規章制度,經常可以發現諸如表現優秀者要給予一定的獎勵,違反規定的要給予相應的處罰,造成損失的要追究相關責任等措辭,讓人看後不知所雲。三是對制度的執行者缺乏必要的約束。如制度規定,對在工地不配戴安全帽者,發現一次罰款5元。為什麼這么一條簡單且很有必要的規定並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原因在於管理者即使不執行這一規定,一般也不會有人認為他有過錯。應該明確的是:員工不配戴安全帽,是員工違規;而管理者發現員工不戴安全帽而不進行處罰,則應看作是管理者違規。遺憾的是這一點往往被人們忽視了。
三、制度長期處於靜止不變的狀態
一條規章,十載不變,許多制度存在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但制度卻照施不誤。如地勘單位的勞保用品制度,原來適應野外施工需要發膠鞋、雨衣、棉衣、手套,現在行業轉產了,於是有的單位違規將勞保用品改發皮鞋、衛生紙、水果或者人民幣,我們也許不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違規者,因為原來的勞保用品他們確實已經用不上。建立制度的唯一目的是提高效益和效率,當一種制度已成為發展的障礙,我們為什麼一定還要遵守它呢?還有一項很重要但往往不被人重視的工作就是:廢除制度。翻開我們的《規章制度匯編》,發現有很多制度早已不實行了,但仍然堂而皇之地存在,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一種假象:既然有的制度存在但可不遵守,那麼其它的制度也不必遵守。
四、制度的制定者一廂情願
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製度時,往往過於強調機構的利益,希望員工規范言行,服從指揮,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但卻很少考慮被管理者的立場和個體利益,所以這些制度生來就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被大多數員工認同和接受。有的企業制定製度沒有規定嚴格的程序,未經論證,未經必要的審核,更沒有經過事實的檢驗便草草出台,結果是一經實施卻發現漏洞百出,最後也只有草草結束。還有些企業的管理者對制度缺乏足夠的嚴肅性,朝令夕改,完全被少數人的意志所左右,隨意性極大。如某單位的分房政策,先規定兩口之家不能住兩室一廳,後是小孩不滿5歲的不能住兩室一廳,中途還補加了一項規定:承諾終生不育者可住兩室一廳,且還要另加4分。原來規定住標准房的不能再分新房,後是住半新標准房的不能分新房,最後又改為不管原來住什麼房的都可以再分新房。真可謂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
制度的實施者加重了「病症」
制度本身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而制度實施者的行為是主觀能動的,制度難以執行除了客觀的因素外,也有其人為的主觀原因。
其一是制度的執行者。我有意識地查了一下本單位的物業管理制度,發現其中有這樣的規定:「凡在公共地段亂搭亂建者,罰款50-100元;私養家禽,公共地段種植蔬菜農作物者,罰款10-50元;踐踏草地、攀折花木者,罰款10-50元,。」但自我參加工作至今11年,卻從不知道有人因此而受到處罰,且要亂建的還在建,養禽種菜的還在種,踐踏花草樹木的也還是屢見不鮮。為什麼這些制度執行不下去?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制度執行者缺乏公心和責任感,要麼礙於情面,要麼有心偏袒,要麼是司空見慣,麻木不仁;二是執行制度不能持之以恆,熱一陣,冷一陣,時間一長便熟視無睹;三是制度的學習宣傳不到位,甚至連執行者自己都很難把制度的詳細規定一五一十說清楚,更何況是一般的居民,早將其拋之腦後。
其二是制度的監督者。有人認為:制度遭到破壞,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緣於領導者自己首先破壞制度。這一觀點固然有失偏頗,但也不無道理。作為普通的員工或者管理者,他們迫於壓力一般不敢違反制度,而只有領導者有權超越、甚至改變制度,因為領導即使違反企業的內部制度往往並不會因此受到處罰。現在這種現象並不是沒有,只要有領導的批條,有領導打招呼,問題都可以解決,而不管是否違反了原則,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上有那麼多人熱衷於走「上層路線」的根本原因。甚至有個別素質不高的領導會對堅持按制度辦事的下屬說:這件事就這么辦,出了問題我負責!領導者違規,誰來監督?
如何把制度執行到底
通過對以上原因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議供各級管理者參考:
一、讓制度變得更合理。舉例說明:假設三個人要分一塊金幣,如果由第一個人切金幣並且又先挑金幣,盡管你對切金幣的人進行反復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很難保證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我們從制度上這樣規定,可以由你第一個切分金幣,但是必須讓其他兩個人先挑。制度稍作調整,結果會怎樣?他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盡量做到平均,因為一旦分得不均,吃虧的是他自己。檢討一下我們的工作方法,往往就像第一種分幣法,熱衷於把精力過多地放在空洞的說教和作指示上,對制度本身的缺陷卻關注甚少,而這恰恰是制度難以真正落實的重要原因。
二、克服制度執行者的心理障礙。制度難以執行下去往往與制度執行者的如下心理因素有關:一是礙於情面,怕把關系搞僵;二是害怕受到打擊報復;三是害怕牽扯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四是擔心得不到更多人的支持,因為現實生活中,嚴格執行制度的人並不一定能得到好的評價;五是認為個別人違反制度是小事,不會對事業造成大的影響,因而不能從小處著眼,防微杜漸,習慣於下不為例,遷就思想較重。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礙,最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根除各種私心雜慮的羈絆,做到襟懷袒盪,勇往直前。
三、讓制度成為一隻火熱的爐子。熱火爐有三個最基本的特性:一是及時性,你只要一摸到它,瞬息間就會感到疼痛;二是預警性,你即使不去摸它,你也會知道一旦接觸熱火爐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三是一致性,即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誰,也不論在什麼時候,摸到火爐的後果都是一樣的。讓制度變成火熱的爐子,就是要對違規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處罰,而不要等到更多的人紛紛效仿,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之後再去處理。要加大對制度的宣傳教育力度,讓制度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因為這是人們遵守制度的最基本前提。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既不能因人而異,也不能時寬時嚴,有失公正。因為制度一旦失去一致性,企業必然要為這種不公平付出沉重代價。
四、對違規者給予恰當的處理。如果對違規者不進行必要的處理,那麼遵守制度的人就會有吃虧甚至上當受騙的感覺,隨後便紛紛加入到違規者的行列。如本單位全集資建職工住宅樓,第一期所有的住戶都按時交足了房款,第二期只有一個人沒有按規定交房款,但也沒有受到任何處理,到第三期時發展到有十幾個人不交房款了,時至今日,已近三年,這一事件仍沒有得到最終解決,給單位的管理秩序造成了嚴重損害。所以,讓違規者付出相應的代價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對違規者處理不當,有時也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1、在作出處理決定前要告訴違規者犯了什麼錯誤,並給予其申訴的權利;2、不要當著其他員工的面批評員工,這樣會使被批評者產生較強烈的負面情緒,難以收到好的效果;3、必須堅持以制度本身的規定作為決定是否處分或給予何種處分的依據,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比如,當違規行為較少時,我們可能不把它當回事,但是當一個員工同樣的違規行為反復出現,或者不少員工都出現類似錯誤時,我們可能會因無法容忍而採取過分嚴厲的懲罰措施。
五、授權一個對制度執行進行監督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制定製度的部門很多,但制度執行沒有,執行的效果如何,往往沒有人去深究。授權一個獨立的監督部門,它的職責應該定位為:1、對所有發布的制度進行統一嚴格的審察,主要看制度有沒有出台的必要,制度是否切實可行,制度的條款是否科學嚴密,制度與制度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和沖突。2、對各職能管理部門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考核和監督,對有制不依,執行制度有失公正的行為提出警告,並責成其糾正。3、對管理者本身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監督,避免出現特權階層。
有人說,造成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產權不清,或者是機制不活,而我認為最基礎的還是管理問題,是制度建設有問題,因為不管是什麼產權性質的企業,如果其制度不切實際,或者有章不循,執行不力,同樣會造成管理混亂,效率低下。希望企業的管理者敢於棄舊圖新,多制定適用、有效的制度,並保證把所有制度都執行到底。

Ⅲ 綠化工地管理規章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綠化管理制度
為了推動校園綠化工作的開展,加強校區綠化管理,保護和改善校園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作如下規定。
一、 本規定所稱的校園綠化,是指校園范圍內綠化即:
1、建校以來義務種植的各種樹木花草;
2、通過專業綠化公司設計施工完成的綠化(草坪、樹木、花木、綠籬等)工程;
二、 校區綠化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市有關綠化規定設計方案,保證綠化比例,投入綠化資金,注重綠化效果,加強綠化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 成立以校長為首,分管 後勤的副校長、總務主任、生化教師,綠 化管理員在內的校園綠化美化工作領導小組,由總務處具體實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
2、 根據學校整體格局,認真制定學校校園綠化美化的長遠規劃。綠化美化是校園建設的藍圖,應包括綠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樹木花草配置,花壇的設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的配置等。
3、 制定規劃時應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科學論證、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實用性與藝術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完美結合,和諧統一。
4、 根據規劃,按不同綠化區域的條件、類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長習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種植各種花草、樹木,搞好校園花木的有機配植。
三、樹木配植要做到五結合:
1、 落葉樹與常青樹相結合,以常青樹為主。
2、 喬木與灌木相結合,以喬木為主。
3、 觀賞樹與經濟樹相結合,以觀賞樹為主。
4、 木本與草本相結合,以木本為主。
5、 點、線、面相結合,以點、線搭配植物為主。
四、花草種植要做到配植合理,還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五、廣植樹、盆花。在搞好校園綠化美化的同時,利用盆花易搬動的特點,搞好學校接待室、辦公室、會議室、教室等室內的綠化美化,以便讓師生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得以減輕勞累、疲倦,使室內也充滿盎然的生機,從而實現其觀賞的價值。同時組織師生參加綠化美化活動。
六、搞好校園花木的維護保養,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還要做到適時施肥、施水、防治病蟲害,適時修剪等,從而達到綠化美化校園的目的。
七、凡在校的教職員工,都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植樹和其他綠化義務。
八、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校園綠化用地。確需臨時佔用的,須經校綠化管理部門審查,報經校黨委批准,並辦理有關手續。佔用期滿或佔用期間學校綠化需要時,佔用部門、單位和個人必須騰退佔用的綠化用地。
九、 按照規劃設計栽植的樹木花草成活後,任何人不得擅自移植,確需更換移動的,經校綠化管理部門審查,報有關部門批准後實施。
十、花木工要不斷提高花木培植技術和管理水平,認真履行職責,不僅要做到勤於培植,還要搞好科學管理。
校園綠化管理制度
1、不準踐踏草坪,
2、不準釘、拴、刻劃、攀折樹木;
3、不準擅自折枝摘花,採集種子、果實、割草;
4、不準在草坪或樹木上拋散、堆放、晾曬物品;
5、不準在綠化區內傾倒垃圾和雜物;
十一、對損壞花草樹木的相關人員,除按實際損壞的情況予以賠償外,是教師的,要扣教師個人年終業務考評,是學生的,要納入班級量化管理中。

熱點內容
道德經白話註解 發布:2025-07-31 17:42:23 瀏覽:274
婚姻法復習 發布:2025-07-31 17:36:07 瀏覽:338
欠錢沒還是屬於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31 17:25:24 瀏覽:730
法院判決書公開 發布:2025-07-31 17:23:50 瀏覽:257
法律碩士精品課 發布:2025-07-31 17:07:36 瀏覽:533
非法用工勞動法如何規定 發布:2025-07-31 17:06:19 瀏覽:135
執業律師條例 發布:2025-07-31 17:05:29 瀏覽:606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 發布:2025-07-31 16:53:20 瀏覽:923
廣西省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7-31 16:49:08 瀏覽:733
刑法和刑訴 發布:2025-07-31 16:29:45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