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工法規
⑴ 有關社區工作法律法規的案例分析
這個很難找.
我這里只有一篇這樣的,估計能派一點點用場
社區社會工作案例13章1
案例分析
某城市小區的居民被附近一個建築工地項目嚴重干擾。噪音下許多居民無法集中精力,工地的長明燈使許多無法入睡。還有的人甚至產生輕微的病症,如頭痛和眩暈。社區工作站的工作者依據居民的意見將社區居民組織起來,搜集了噪音的具體數據資料,與居民一起到建築公司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最終從建築公司得到一定經濟賠償,並且成功阻止了建築公司的擾民行為。
問題:簡要描述社會工作者在該案中採用了哪些專業方法?
在社區服務中,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社區工作方法和個案及小組工作方法是常用的三種大專業方法,一般會根據服務目標來選擇具體的方法。
1、運用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調查了解居民的問題與需求。了解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是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務效率的保障。而居民的現實問題和需求,可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訪問、召開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等科學方法才能准確了解,從而為服務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2、2、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3、運用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專業輔導服務。社區居民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共同的需求,同時每一個居民在面對劇烈變動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時,又有其個別化的需求,社區針對兩種不同需求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往往被社區社工用來滿足居民情感生活、心理安撫 、家庭調適、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對照上述主要的社區工作方法,本案例描述的社區行動中,社區工作者幾乎運用了專業社會工作的所有主要的方法:與居民進行個案訪談,以了解居民的困擾和需求;用小組工作的形式明確核心成員的分工;用社區組織的策略與相關部門商討解決辦法等。
運用社區工作方法,整和社區內外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群體服務,會面臨人群結構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要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發現、挖掘、調配和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想,如果你是單位人員,那麼可以請示去購買此書,今後也用的上的
社區工作法律法規及案例分析
價格:¥26.80
【作 者】劉曉梅 [同作者作品]
【叢 書 名】 現代社區管理叢書
【出 版 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書 號】 7111162137
【出版日期】 2005 年3月 【開 本】 32 【頁 碼】 303 【版 次】1-1
這里有個試讀版本,可以在線閱讀
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813298
⑵ 2014年社工是什麼編制
社工的編制在於你所在單位是什麼性質的。如果你在民政局當社工,那就是公務員編制專,如果在養老院屬這些事業單位就是事業編制,如果是非盈利機構那就沒有編制。
你要獲得編制,就必須考有編制的社工崗位,也就是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
⑶ 社會工作政策與法規這門課程第七章 我國特殊群體保障政策與法規的知識點有哪些
社會工作政策與法規這門課第七章 我國特殊群體保障政策與法規的知識點包含章專節導引,第一節 老年屬人權益保障政策與法規,第二節 婦女權益保障政策與法規,第三節 未成年人保護政策與法規,第四節 殘疾人保障政策與法規。
⑷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總序
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戰略部署。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知識和能力體系,推進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進程,2007年,我們組織專家編寫了《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社會工作實務》(中級)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五本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指導教材。這套教材是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培訓教材,也是社會工作知識和方法的普及讀本。2008年和200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舉辦了兩次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全國有22.2萬人次報名參考,有27259人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8418人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大量社會工作從業人員通過學習這套教材提高了社會工作的知識和能力,大大促進了社會工作的普及程度,促進了社會工作服務質量的提高。兩年來,我國以民生為基礎的社會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社會政策和法規。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對這些經驗的梳理和研究,我國社會工作知識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充實。為更好地反映我國社會工作發展進程,滿足廣大讀者的要求,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在民政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對2007年版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指導教材進行了修訂。本次修訂除了對原書稿的錯訛之處進行訂正外,還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重要修改。第一,《社會工作實務》(初級)和《社會工作實務》(中級)有較大篇幅重新編寫;第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補充了新的內容或用新法規替代了過時的法規;第三,《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和《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有關章節也進行了重新編寫。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力圖使本教材所闡述的知識更加准確、完整,所講述的方法更具實用性和操作性,使教材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社會工作的實踐 .
⑸ 社會工作政策與法規這門課程第四章 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業務政策與法規的知識點有哪些
社會工作政策與法規這門課第四章 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業務政策與法規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概述,第二節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登記,第三節 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管理。
⑹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的內容簡介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考點精講,共分為十一章,內主要內容容包括:社會政策的特點、目標及體系;社會政策的運行;我國社會救助政策法規;我國特定人群的社會政策法規;我國婚姻家庭政策法規;我國社區矯正與人民調解政策法規;我國優撫安置政策法規;我國社區建設與管理政策法規;我國民間組織管理與公益慈善事業促進政策法規;我國勞動就業與失業保險政策法規;我國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第二部分為模擬題庫,該部分的章節設置與第一部分相同。第三部分為真題解析,主要是對近年的考題進行詳細解析。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濃縮了考試復習重點,試題豐富,解答詳細,可作為考生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輔導教材。
⑺ 社會工作與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1,社會工作專業課中有一門《社會工作法律基礎》或稱為《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2,社會工作有一個專業方向:大陸叫司法社會工作;港台叫法律社會工作。
在內地,司法社工一般在政法委下屬的司法局、禁毒辦、青少年工作辦工作。或者說是在司法體系內工作。
主要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矯正與預防犯罪工作。面臨的對象是一些罪行較輕的違法者,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舒緩心理危機,使他們生活有著,不至於再次犯罪。
在歐美、港台,司法社工更多的是在民間組織里工作,工作范圍更廣泛,例如司法體系之歷史與角色、訴訟體系之介紹;兒童作證、專家證人、法庭訴訟、法律與專業倫理之議題;兒童虐待、兒童收出養、監護與探視權、偏差行為少年、老人虐待,以及性侵害、婚姻暴力之專業評估與報告。
內地的法律社會工作尚未如此發達,不過很受重視——維穩需要
3,在內地,上海的司法社會工作最為發達,也最受重視,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國際大都市,非常注重社會穩定——形象。
4,據悉,上海司法局與上海政法學院2011年會開設一個新專業——社區矯正,由這所學校的刑事司法系與社會工作系共同主辦、授課。是一門法學與社會工作交叉的專業。上海政法學院本身隸屬於上海市政法委和司法局。
5,社會工作根本上是實行社會控制。社會工作是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服務,為他們爭取資源,給他們提供幫助,如果弱勢群體的問題得以解決,那麼社會當然就會穩定,所以說本質上是實行社會控制。當然,這是一種正向的、對弱勢群體有好處的事業。
6,以上就是法律與社會工作的關系,如果從事司法社會工作,必須學習許多相關的法律,特別是刑法、民法以及所有與弱勢群體緊密相關的法律。只有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地解決弱勢群體的問題。
⑻ 2014社會工作者初級考試多少分合格
根據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2014年度社會工作者、土地登記代理人資格考試合格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2014]98號)文件精神,現將2014年度社會工作者考試合格標准及領證事宜通知如下:
專業名稱
科目名稱
試卷滿分
合格標准
社會工作者
助理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
100分
60分
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綜合能力
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⑼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社會工作者職業行為,提高社會工作者專業 能力,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根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 殘障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 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國家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統一規劃。
第四條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分為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三個級別。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評價辦法另行制定。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英文分別譯為:Junior Social Worker 、Social Worker
第五條 通過職業水平評價,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人員,表明其已具備相應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第六條 人事部、民政部共同負責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並按職責分工對該制度的實施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二章考試
第七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評價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時間、統一組織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
第八條 民政部負責組織專家擬定考試科目、考試大綱,組織命題,研究建立考試試題庫,提出考試合格標准建議。 第九條 人事部負責組織專家審定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試題,會同民政部確定考試合格標准,並對考試實施等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十條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 ,並符合助理社會工作師或社會工作師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申請參加相應級別的考試。
第十一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二)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 2 年;
(三)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
(四)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五)取得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第十二條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並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後,從事社會工作滿 6 年;
(二)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 4 年;
(三)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 3年;
(四)取得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 1 年;
(五)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博士學位;
(六)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其從事社會工作年限相應增加 2 年。
第十三 條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合格,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有效。
第十四條 凡以不正當手段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由發證機關收回證書 ,2 年內不得再次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
第三章義務與職業能力
第十五條 社會工作者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工作職業守則。
第十六條 社會工作者在社會服務工作中,應當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平等的溝通關系,維護服務對象權益,傾聽服務對象訴求,尊重服務對象選擇,保守服務對象隱私。
第十七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應具備以下職業能力: (一)熟悉與社會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行業管理規定,掌握基本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
(二)能夠與各類服務對象建立專業服務關系,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做出預估,制定服務計劃和服務協議,獨立接案、結案並提供跟進服務;
(三)能夠根據服務計劃,運用專業方法和技術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
第十八條 社會工作師應具備以下職業能力:
(一)能夠熟練運用社會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行業管理規定,具備較豐富的社會工作專業經驗
(二)能夠綜合運用各種社會工作方法,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服務,處理各類復雜問題,並對所提供的專業服務質量與效果進行評估;
(三)能夠指導助理社會工作師開展專業工作,幫助其提高專業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和發展規劃,整合、運用相關社會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保證服務質量。 第十九條 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人員,應當接受繼續教育,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職業素質和本專業工作能力。
第四章登記
第二十條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實行登記服務制度。具體工作由民政部或其委託的機構負責。
第二十一條 民政部或其委託的機構定期向社會公布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登記情況,並為用人單位提供查詢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人員的信息服務。
第二十二條在社會工作職業活動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或職業道德,造成不良影響的,由登記機關取消登記,並由發證機關收回職業水平證書。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 通過考試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聘任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十四條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報名時應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或學位證書、從事本專業工作實踐證明。台灣地區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考試的辦法另行規定。外籍人員申請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十五條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有關機構,在開展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等工作中,因工作失誤,使專業技術人員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賠償,並向有關責任人追償。
第二十六條 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不履行工作職責、監督不力、借機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以及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由其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自 200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
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
第一條 人事部、民政部共同成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 評價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民政部,負責研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相關政策和考試日常管理工作。具體考試考務工作委託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考試工作,由當地人事部門會同民政部門共同負責,具體職責分工由各地協商確定。
第二條 民政部組織成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專家委員會,負責編寫考試大綱、命題,研究建立考試試題庫。
第三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社會工作實務(中級)》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第四條 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人員,應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社會工作師考試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 ,參加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第五條 報名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的人員,應符合《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中規定的相應報名條件。由本人提出申請,按規定攜帶有關證明材料,到指定的考試管理機構報名。經考試管理機構審查合格後 ,向申請人核發准考證。申請人憑准考證及有關身份證明,在指定 時間、地點參加考試 。
第六條 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在報名時應提交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可畢業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等)和所在學校出具的應屆畢業生證明。
第七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考點設在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大、中專院校或高考定點學校。如確需在其他城市設置考點,應經人事部、民政部 批准。
第八條 堅持考試與培訓分開原則。凡參與考試工作(包括命題和組織管理等)的人員,不得參加考試和參與或舉辦與考試內容有關的培訓工作。應考人員參加相關培訓實行自願原則。
第九條 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考試有關項目的收費標准,應經當地價格主管部門核准,並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第十條 考試考務工作要嚴格執行考試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切實做好試卷命制、印刷、發送過程中的保密工作,遵守保密制度,嚴防泄密。
第十一條 考試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考試工作紀律,認真執行考試迴避制度。對違反考試紀律和有關規定的,按照《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