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用輔料法規
『壹』 葯用輔料是不是用於葯品GMP標准
輔料有輔料的GMP,稱「葯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行版本為2006年03月23日 發布。
2012年08月01日國家專食品葯屬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加強葯用輔料監督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
這些信息均可以SFDA官網上查到。
制劑與原料葯是執行葯品GMP的。
膠囊歸屬輔料
葯包材(包括葯用膠塞、玻璃、鋁蓋等)執行《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管理辦法》(局令第13號)2004年7月20日發布實施。
『貳』 日本葯用輔料的定義 是根據哪個法規定義的
日本醫葯品添加劑協會編輯出版的《醫葯品添加物事典》。
1、葯用輔料定義
葯用輔料篩選是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的重要研究內容:輔料是制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劑生產中起著關鍵作用。一致性評價過程中,葯用輔料對葯品的葯學研究和BE研究均有重要影響,葯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制備工藝,輔料是制備時的重要一環。
2、葯用輔料標准規定
輔料標准日本葯用制劑輔料在標准制定上形式多樣,除《日本葯局方》(日本葯典)收載有部分葯用制劑輔料外,尚有專門的法定葯用制劑輔料標准《醫葯品添加物規格》(收載葯典以外的品種,簡稱"葯添規x",英文名簡稱"JPEx",x為版本年號),該標准由日本厚生省醫葯安全局審查管理部門組織,國立醫葯品食品衛生研究所、東京醫葯品工業協會、大阪醫葯品協會、日本工業協會、日本醫葯品添加劑協會及日本表面活性劑工業會等參與制訂,每隔三年修訂一次,根據葯典修訂情況及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品種增減及內容修訂。每個品種項下內容包括:來源、性狀、確認試驗(檢查方法)、純度試驗、乾燥失重、定量法(根據品種不同有的無此項)、貯存方法、用葯途徑(口服、外用、注射等)及其他隨品種而異的特殊標准檢查項。另外由日本醫葯品添加劑協會編輯出版有《醫葯品添加物事典》(葯用制劑輔料手冊),該手冊全面記載了日本國內已經許可使用過的葯用制劑輔料的成分名及其使用途徑、最大使用量等,為廠家必備參考書,該手冊的內容在判斷是否按添加有新輔料申報葯品時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各品種項下內容包括:名稱、英文名、別名、化學名、結構式及分子量、參考文獻(收載的標准出處及其他重要文獻)、概要(外觀性狀及溶解特性、pH值)、參考規格(指含量及雜質檢測指標)、儲存方法、用途(制劑時可用作穩定劑、矯味劑等已有過使用先例的獲批用途)、給葯途徑及最大使用劑量、商品名及生產廠家。由上可見日本對輔料管理是針對性,重點在於輔料的給葯途徑,新輔料則強調在葯品中是否有應用。另外日本行業協會在輔料的管理和使用中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審批的輔料標准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面對企業更多的有關信息,這些做法值得借鑒。但是日本對輔料在葯學中的作用認識的描述仍然不準確,如仍然認為輔料不得影響安全性或者制劑的檢驗,這與實際情況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輔料能夠減輕制劑的副作用(注射劑中使用局部麻醉劑),有的輔料雖然影響制劑的檢驗,則可以通過建立新的檢驗方法加以解決。
『叄』 食品添加劑、保健品添加劑和葯品輔料都要什麼資質證件政策法規都有哪些規定
你到食品監督局查一下。他們有完整的資料。
『肆』 葯品批准文號轉讓涉及哪些法律
葯品批准文號轉讓所涉及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國家是不允許買賣轉讓葯品批准文號的。
1、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賣方、出租方、出借方的《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生產新葯或者已有國家標準的葯品的,須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並發給葯品批准文號;但是,生產沒有實施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材和中葯飲片除外。實施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品種目錄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中醫葯管理部門制定。葯品生產企業在取得葯品批准文號後,方可生產該葯品。
(4)葯用輔料法規擴展閱讀
1、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資料、樣品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五年內不受理其申請,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2、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九十六條規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監督已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依照本法規定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
已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除依法追究該企業的法律責任外,對有失職、瀆職行為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伍』 制葯輔料多放違反GMP規定嗎
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是為保證葯品在規定的質量下持續生產的體系。它是為把葯品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的危險降低到最小而訂立的。GMP包含方方面面的要求,從廠房到地面、設備、人員和培訓、衛生、空氣和水的純化、生產和文件。「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產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或是「優良製造標准」,是一種特別注重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對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良好葯品生產規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是指導葯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法規。規定:
第五章
第三十八條 葯品生產所用物料的購入、儲存、發放、使用等應制定管理制度。
第三十九條 葯品生產所用的物料,應符合葯品標准、包裝材料標准、生物製品規程或其它有關標准,不得對葯品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進口原料葯應有口岸葯品檢驗所的葯品檢驗報告。
第四十條 葯品生產所用的中葯材,應按質量標准購入,其產地應保持相對穩定。
第四十一條 葯品生產所用物料應從符合規定的單位購進,並按規定入庫。
第四十二條 待驗、合格、不合格物料要嚴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要專區存放,有易於識別的明顯標志,並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第四十三條 對溫度、濕度或其他條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間產品和成品,應按規定條件儲存。固體、液體原料應分開儲存;揮發性物料應注意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製、整理加工後的凈葯材應使用清潔容器或包裝,並與未加工、炮製的葯材嚴格分開。
因此多加輔料是違反GMP規定的。
『陸』 葯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哪些系統進行了規定管理
一、用輔料的定義
在品制劑成型時,以保持穩定性、安全性或均質性,或為適應制劑的特性以促進溶解、緩釋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質稱之為用輔料。
日本局方(日本典)制劑總則的制劑通則(3)項中有如下規定:制劑時除特別規定的物質外,為確保制劑保存過程中的性狀、品質及提高制劑使用的順應性,
還可根據需要適當添加賦形劑、穩定劑、防腐劑、緩沖劑、矯味劑、助懸劑、乳化劑、芳香劑、助溶劑、著色劑、粘稠劑等輔料。但這些輔料不得影響制劑的劑量,
或影響制劑的療效及檢驗。此規定就是要求添加輔料製得的制劑即使穩定性和溶解性良好,但若有導致效不能充分發揮、或影響其安全性,以及影響品的質量判
斷時,仍不得使用。所以,對用輔料的評價,除輔料自身的特性外,還應當結合對添加了該輔料制劑的整體評價。
二、《醫品添加物事典》(用輔料手冊)
《醫品添加物事典》中收載了已有的用輔料,且均確認了用途和用量等,用輔料名稱項下記載的內容均已獲批准。
三、研製物制劑輔料使用的注意事項
1、添加的輔料具有理活性
通常因制劑技術上的需要添加的成分為輔料,而出於理作用需要添加的成分則為有效成分。如果因制劑技術需要添加某種輔料,且該輔料本身也具有理活性,但
只要其用量未達到該成分顯示出效的劑量時,仍可視為輔料。但是,當輔料的用量與用量相近(日用量為日常用量下限的1/5為標准)時,則視為有效成分。
另外,以具有理活性的成分作輔料時,產品不得暗示或標示這種成分的效果。
2、添加首次使用的輔料
對於輔料,使用前必須對其是否在品中使用的情況等內容進行調研,以充分了解其安全性。《醫品添加物事典》對判斷輔料是否有使用先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
值。如果擬使用的輔料《醫品添加物事典》未收載,申請人應對其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因有些輔料有別名,因此,應先與品管理當局溝通,確認其是否以別名注
冊。添加無使用先例;或有使用先例,但給途徑不同或用量超過先例用量的申請,按照新輔料管理。
3、對給途徑、劑型等有使用限制的輔料
3.1依地酸(EDTA)鹽
3.1.1劑 除依地酸鈣鈉和依地酸二鈉外,原則上均不得使用。但對於非長期連續使用的品(如碘造影劑),需根據安全性及使用該輔料必要性資料進行綜合評價。
3.1.2口服制劑:除依地酸鈣鈉外,其他不使用為宜。
3.1.3外用劑型(不包括以提高吸收為目的的佐劑):可以添加使用。
3.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3.2.1劑(肌肉、皮下、靜脈) 不得使用。
3.2.2口服制劑、眼用制劑可以使用。
3.3五氯酚(PCP):口服制劑、外用制劑不得使用。
3.4硫脲:口服制劑、外用制劑、劑不得使用。
3.5汞化合物
3.5.1氨基氯化汞不得使用。
3.5.2其他的汞化合物:口服制劑、劑不得使用。
原則上不得使用,因制劑及安全性方面有要求,並有充足理由不能用其他輔料替代的外用制劑除外。
3.6氯仿
不得使用,不直接用於人體的診斷試劑等除外。
4、焦油色素
品中使用的焦油色素,按厚生省公告的可用於品中的焦油色素的規定執行。描述品外觀時,應明確成品的色調,不必標明使用了何種色素。此外,《食品添加
劑公定書》中也收載食用色素,其中部分與可用於品的焦油色素相同,但即使使用《食品添加劑公定書》中的色素,其用量也應符合省令的規定,在申請書中的成
分欄中標明色素的用量。
劑中不得添加以著色為目的的色素,必須添加色素時,需說明理由。
5、香料
香料的添加量在總重量的0.1%以下時,只需標明成分名為香料(微量),不必明確具體的限度和檢驗方法。關於香料的香型,可以標明香料(玫瑰香型),也可以僅標明香料。
香料的添加量超過總重量的0.1%時,除明確標明成分名和用量外,需同時明確具體的限度和檢驗方法。
6、預混輔料的管理
預混輔料可方便生產,並可防止微生物污染。若所用成分的規格、混合比例明確,且質量(檢驗方法,定量指標等)有保證,則其申請可被批准。
當預混香料的用量在總量的0.5%以下,且該香料中所含非《日本局方》和《醫品添加物規格》收載的其他成分的含量在總量的0.1%以下時,只要在質量標准、檢驗方法中明確標示出成分名稱、混合比例,也可使用。
四、新輔料的管理
1、使用新輔料制劑申請的管理(新輔料的申請程序)
在品中無使用先例,或雖有使用先例但給途徑不同、用量增大的輔料,作為新輔料管理。審批時須對新輔料的質量、安全性等進行評估。
含有新輔料品的申請,需提交如下資料:輔料的來源、研製情況綜述、國外使用情況綜述,輔料的理化性質、質量標准、檢驗方法、穩定性研究資料,以及有關安
全性研究資料。目前不接受單獨申報新輔料的注冊申請,對新輔料的評價是與使用該輔料的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質量可控性一同進行評價。
具體的管理方法:
(1)口服、外用的輔料:用於口服、外用的輔料,即使有用於食品、的先例,但若無用於品的先例,仍作為新輔料管理。
(2)外國有使用,但在國內尚未使用過的輔料,作為新輔料管理。
(3)不符合《日本局方》醫品用塑料容器檢驗標準的新材料製成的容器,作為新輔料管理。
(4)添加新輔料的品注冊申報時,需在備注欄內註明「含有新輔料」。
2、申報資料的要求
新輔料注冊申報,原則上需提供如下資料:輔料的來源、研製情況綜述、國外使用情況綜述,輔料的理化性質、質量標准、檢驗方法、穩定性研究資料,以及有關安全性研究資料。
(1)關於申報資料,現階段不要求注冊申請人提供全部的試驗資料,但需盡可能收集有關該輔料的情報資料(包括國外的文獻、綜述等)。
(2)關於穩定性研究資料,通常應提供輔料本身的穩定性研究資料,但如果有合理的理由,也可以用添加該輔料的制劑的穩定性研究資料替代。
(3)關於安全性研究資料,原則上要求提供單次給的毒性資料、重復給的毒性資料、生殖毒性資料和遺傳毒性資料,但如果有正當的理由,部分毒性資料可以省略。安全性研究資料可以是實驗資料,也可以使用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
(4)根據申報輔料的特性,提供相應的安全性研究資料。例如,外用新輔料,除上述安全性研究資料外,還需提供局部刺激性研究資料等。
(5)安全性試驗應符合GLP要求。
註:含有新輔料的品由厚生省審批,其他已有上市產品的生產由各都道府縣衛生管理部門審批。
『柒』 請問我國現行葯品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是以葯品監督管理為中心內容,深入論述了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葯品生產經營管理、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葯品稽查管理、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對醫葯衛生事業和發展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現行版本為2015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改。
2018年10月22日,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將全面加大對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處罰力度。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
(簡稱《中國葯典》)是2015年6月5日由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由國家葯典委員會創作的。
《中國葯典》分為四部出版:一 部收載葯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二部收載化學葯品、抗生素、生化葯品以及放射性葯品等;三部收載生物製品 ;四部收載通則,包括:制劑通則、檢驗方法、指導原則、標准物質和試液試葯相關通則、葯用輔料等。
3、《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是為加強醫療用毒性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製定。經1988年11月15日國務院第二十五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1988年12月27日發布並實施。
4、《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是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管理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5年8月26日頒布,2005年11月1日起實施。共有八章四十五條。
根據2014年7月29日公布的國務院令653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第十五條修改。
根據2016年2月6日公布的國務院令第666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第四十六條修改。
根據2018年9月18日公布的國務院令第703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六條修改。
5、《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是我國對葯用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保護管理的行政法規。1987年10月30日由國務院發布,自1987年12月1日起施行。
我國野生葯材資源極為豐富,但亂采濫獵情況十分嚴重。
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葯材資源,《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對野生葯材資源的管理原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葯材物種、野生葯材的采獵規則、野生葯材資源保護區的建立和管理、野生葯材的經營管理和出口、野生葯材的價格、等級標准、獎勵和處罰等作了規定。
該條例宣布,國家對野生葯材實行保護、采獵相結合的原則,並創造條件開展人工培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捌』 葯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審計指南有嗎
必須遵循。國家食品復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在2012年8月1日發布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加強葯用輔料監督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國食葯監[2012]212號),通知中有《加強葯用輔料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規定》中第二點,第(六)條明確:「葯用輔料生產企業必須對產品質量負責。應嚴格執行《葯用輔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該規定自2013年2月1日起執行。